《孔祥毅文稿•晋商研究-63》
《汾商采访录》序
孔祥毅
【背景说明】本文是2010年11月20日为吕梁市史志办公室主任王希良同志《汾商采访录》一书所写序言。
又一本晋商专著将要出版了,这就是汾阳市原市志办公室主任王希良同志的《汾商采访录》。这本书与以往的晋商著作不同,它内容新鲜、体例新颖、不与现有成果重复,虽然它仅有十多万字,但它比数十万言的翻版制作的价值要高了很多,它完全来自晋商最活跃地区民间的记忆,实在可喜可贺。
汾商,是汾阳商人,也可以说汾州商人或者汾州府商人的简称。汾州所辖汾阳、平遥、孝义、介休地区,汾州府则包括现在的吕梁市的大部分县。汾商在明清时期是晋商最活跃的商帮之一。
2008年汾阳市东龙观村出土了宋金时期的商人墓葬,墓室壁画有一幅经营钱币兑换的场景,墓主任王立生活在公元1196年以前,说明900年以前汾阳商人已经开办了钱庄。汾阳商人经营账局、印局在全国著名,在湖北汉口经营账局与印局的大部分商人是汾阳人,凡经营此业,须加入其行会,该行会名曰“山西汾州账庄商会”,足见其在汉口的垄断性。光绪年间重修汉口山陕会馆时,汾州帮捐银1000两,是太原帮的2倍,核桃帮捐款也达到600余两,足见其实力之强。汾商经营于外蒙古、特别是俄罗斯影响最大,台北出版的《革命人物传.阎锡山传》讲到,俄国十月革命后,在俄晋商纷纷返回,阎锡山很震惊,1920年接见旅俄汾阳商人代表,当阎问到在俄有多少山西人时,汾商代表回答有1万多人。在恰克图市博物馆里,至今还保存着乾隆八年(1743)汾州府汾阳县商人捐铸恰克图寺庙的大铁钟,数十名汾商的大名赫然雋刻其上。可见汾州人经商之久,商路之遥,活动范围之广,经营成就之盛,汾商是晋商队伍中的佼佼者。所以,挖掘、整理、研究汾商史料,是填补晋商研究空白、填补中国经济史研究空白的重要方面。《汾商采访记》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
《汾商采访记》是一本口述史。口述史著作虽然不多见,但是却是一种重要的史书形式。人们生活中所见、所历、所闻、所传闻的种种活动、认知,不一定都能载入史册。晋商活动的史料,能够留下来的文字资料为数寥寥,也许是当时货币商人为了给客户保密,档案、文献等很少保存下来。所以,晋商史料不能不重视口述史。王希良同志的《汾商采访录》是晋商研究中迄今唯一的口述史专著,它生动地记述了大量汾商活动的珍贵史实,实属难能可贵,王希良同志为晋商研究立了一大功。
口述史,涉及被采访人、采访人、采访时间与地点,本书作者在每篇采访记录之后都用简短的文字,提示采访人、受访人和采访的基本信息,并且在每篇文稿前面均列有标题,既便于读者查询,又还原了采访场景,使人读起来感到十分亲切,如同身临其境。王希良同志采访了数十位当事人、见证人、知情人,年纪最长者九十多岁,每一篇采访记都是十分珍贵的资料。
口述历史并不是简单的笔录,而是通过笔录、录音等方法,记录历史事件当事人、知情者的回忆,经由史学家、研究者从原始记录中抽取有关的史料,与其他历史资料对比,经过认真的学术分析,让历史更接近具体真实,然后与文字档案核实,整理成文稿。所以,口述史是发掘历史与认识历史相结合的史学形式,不是道听途说,更不是编故事,是一项及其严肃的学术研究。
王希良同志的《汾商采访录》能够让我先睹为快,并请我为之写序,我欣然同意。故以此感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