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凌晨2点,浙江海宁市委书记朱建军发出一段7分43秒的语音。
“虽然已经到凌晨了,但是久久不能入睡。始终在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很多新海宁人,进不了我们的社区,进不了我们的村庄,这是今天困扰我和市长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作为我跟市长来说,心情是非常沉重的"
在语音中,朱建军关注了返工潮。他说:
接下去迎来了返工潮,接下去我们的很多工地要开工,企业要开工,很多的商场要开工。有些“新海宁人”回到海宁来,进不了社区,进不了村庄,也回不去。
作为我跟市长来说,心情是非常沉重的。当前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个关键时候,但是我也一直在想,住在海宁的也都是“新海宁人”,我们怎么能把他们忘掉呢?
他说,“这两天我跟市长一直探讨,怎么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真的很难。我们不想把我们群众自发形成的共同守护我们家园的这种积极性,给他们泼(冷)水。”
他提到,“如果每一个人,都把我们排除在外,那什么叫中国人的众志成城呢?我们现在市委市政府,我跟市长两人,对我们来自湖北、来自其他重点地区的职工和新海宁人,都告诫他们迟点回海宁。”
“我们还是欢迎他们回来!”
“企业是要发展的,是要生存的,他们有外贸订单,他们有来自国内的订单。如果失去了这些订单,海宁还靠什么?我们很多工地要开工,有学校,有医院,有我们的厂房,还有很多的道路,还有我们的城际铁路,没有这些设施,我们靠什么呢?还有我们的农业龙头企业,他们不回来,怎么会有丰盛的食物摆在我们的餐桌上?还有很多给我们城市清洁卫生的保洁员,还有为我们守卫平安的保安,没有他们,我们这座城市将会失去光彩。”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据海宁市政府官网介绍,海宁面积863平方公里,现辖8个镇、4个街道,拥有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海宁是我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2位,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35位,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第9位,长三角县域资本活力指数第5位,均进入全省5强。
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8.73亿,财政总收入153.08亿。
朱建军担任海宁市委书记,是在2016年。
朱建军,1971年1月出生,浙江金华人,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91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
公开资料显示,他曾任浙江金华团市委副书记、书记,兰溪市委副书记(正县级),东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等职。
元宵节在高速路口执勤的市委书记
2016年4月,朱建军履新嘉兴市海宁市委书记。
在履新时,他提到,“我会以如履薄冰的敬畏心态,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担当起这份重任。”
政知道(微信ID:upoilitics)注意到,就在今年2月8日元宵节,为响应全市“你过元宵我守平安”倡议,让一线执勤人员能和家人共度佳节,全市580余名各镇(街道)、市级各部门(单位)科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分赴全市各个道路卡口管控值守。
当天下午4点,朱建军带队准时替换上一轮值班人员。
“你好,你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朱建军和医务、警务人员、志愿者们一起,对每一辆车辆进行排查、登记,对车上人员进行体温测量、询问,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放行、留观、劝返等措施。
和市长一起写信
就在2月12日,朱建军和海宁市长曹国良还一起写了一封信《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
他们在信中提到:
现在交通恢复、物流畅通至关重要,受控返工、复工复产至关重要,生活便利、经济运行至关重要,疫情传播渠道必须切断,但返岗返工返学的就业之路、成长之路、回家之路要尽可能畅通。
信中提到,来了,就是海宁人!69万海宁人,加上50万新海宁人,才是真正的海宁一家人。
“所以,我们想请全体市民思考,如何在守护家园的同时,守好这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发展合力?”
不能再搞“一刀切”
一个现实情况是,在各地疫情防控过程中,出现了禁止一些省份的车辆下高速,部分小区物业甚至不让返回人员、租户进入等行为。
2月9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称,疫情不那么严重的地区,要适当扩大多业态经营范围,不能再搞“一刀切”、一管了之。
就在2月11日,公安部发布通知,不得擅自设限、劝返长期异地行驶的湖北籍车辆。
12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聂辉华在财新网撰文称,一些地方为了体现防控疫情的政绩,层层加码,盲目升级管控措施。
“背后的逻辑是,我封得越严,管得越紧,说明我越重视上级指示,如果再出事就不是我的责任了。”
防止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2月9日,由浙江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的一纸公文在网上受到好评,网友纷纷点赞。
文件中提到:
“当前,部分地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出现无理由擅自升级管控措施,甚至采用层层加码的简单化管理手段,必须切实加以制止。要统筹把握好疫情防控与民生保障、复工复产的关系,突出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区域实行分级分类管控。”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一道考验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主观题、必答题。
有媒体评论称,在当前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并举的关键时期,在巨大的责任和压力面前,我们的领导干部更应努力保持定力,回归理性,多一点大局意识,多一点辩证思维,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