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吴限)在资本金压力下,上市融资成为银行最重要最快捷的补充渠道,然而奔赴香港上市的中小银行日子并不好过。
距离晋商银行上市刚满半年时间,该行股价已由发行价跌至1.62港元/股,跌幅达到57.6%。股价连连下跌的情况在港股上市的中小银行中并不罕见,分析人士指出,股价下跌的背后,是投资者对中小银行的业务模式和潜在信用风险等存在担忧。
晋商银行于2019年7月18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每股发售股份定价为3.82港元。虽然多年上市梦圆,但是该行上市后的股价表现并不乐观,截至2020年1月17日收盘,晋商银行报1.62港元/股,相较3.82港元/股的发行价已下跌57.6%。
其实,在上市之时,晋商银行公开认购就不顺利。根据该行2019年7月的公告,当时晋商银行公开发售共接获2687份认购申请,认购合共1519.6万股,相当于公开发售初步可供认购总数8600万股的18%。由于公开认购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晋商银行将未认购的公开发售股份回拨至国际发售。对于上市半年股价下跌情况及后续措施,北京商报记者联系晋商银行并发送采访提纲,但是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事实上,晋商银行股价低迷只是H股中小银行的一个缩影。同样于去年成功登陆港交所的贵州银行,在2019年12月30日上市首日股价就跌破发行价,当日跌幅达到7.26%。之后的14个交易日,该行股价一直震荡下行,截至2020年1月17日,股价跌至2.29港元,跌幅达到7.66%。另外,中原银行从2019年1月2日至今股价累计下跌超五成,跌幅达到51.63%,尤其是去年9月初至10月初曾呈现断崖式下跌,一个月跌幅超三成。
分析人士指出,赴港中小银行股价低迷主要是投资者对内地中小银行存在一定的担忧等因素导致。邮储银行战略发展部研究员娄飞鹏表示,一方面,中小银行的抗风险能力相对大型银行较弱,经济下行压力下风险爆发对中小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更大压力。另一方面,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小银行通过同业业务加杠杆问题更突出,在金融去杠杆过程中去杠杆压力也更重,所受到的影响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港股中小银行上市交易不活跃,但是港股的上市流程简单、门槛较低等优势,也使得很多中小银行的眼光仍瞄准H股。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新疆汇和银行、达州银行、富滇银行、遂宁银行等多家银行都曾明确透露过赴港上市意图。
“上市是银行补充资本金的一个重要渠道,中小银行在金融去杠杆过程中,面临着非标转标、表外资产转表内等问题,资本金补充压力较大,本身就有较强的上市融资补充资本金的压力。”娄飞鹏认为,港股上市门槛较低、程序便捷、速度较快,因而中小银行有较强的意愿赴港股上市。这不仅可以补充资本金,也可以带来品牌效应,有助于后续回归A股上市。
对于中小银行的未来发展,娄飞鹏建议称,一方面应强化研究赋能,需要增加研究力量配置,加大研究投入,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服务银行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强化风险管理,通过运用金融科技等,强化风险管理能力,更好的管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