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欢迎来到新华社《中国名牌》70年70人特别报道栏目,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品牌建设杰出代表是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安平(中国晋商俱乐部荣誉理事长)。董事长,您好!非常欢迎您来做客我们的栏目!
我们都知道您从1993年开始创业,2003年转型进入制药行业,可以说是把整个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这个行业,那么在医药行业越来越数字化和标准化的今天,振东制药在新产品研发的时候,有借助哪些现代化的手段?
嘉宾:现在是智能时代,从一开始的手工操作到半自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这个发展过程必然使我们中国的企业不会落后于国际上的企业,因为现在我们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不比国际差,有的还要好。
比如说在整个生产流程中,一开始种中药材,不太好管理,因为农民种植时有的要用化肥、农药。但是我们应用了互联网技术后,坐在监控室就可以看到农民在地里用什么了,什么没有用。基地经理去检查一下,就感觉到(农民的)质量意识都提升了,老百姓也不会再随便用农药和化肥,从基础产业上使原材料质量得到了保障。
还有生产线,以前是离线监测,产品生产出来以后经过检测不合格再毁掉,第一浪费大,第二不科学。后来,我们用了在线检测,其实以前的技术比较落后,在线监测就是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有检测,对它的温度、含量都有检测的标准。那个时候我们是全国前几家有这种技术的(制药企业),感到很好。再后来智能化了,现在我们的生产车间里边几乎没有人,因为智能化以后,整个质量体系通过传感器反馈到监控室,一旦哪里出了什么问题就会报警,所以这种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的质量得到了保障。
同时,标准也得到提升。我们都知道现在做中医药的难度很大,因为质量标准不太好把控。地里种的中药材什么标准?怎么来管控?国家一直在抓,启动了100个中药材质量标准提升,我们拿到了十个标准的项目,国家给每一个项目三百万元的培养经费。
从种植到炮制加工、仓储、做成成品,整个环节中都制定了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国家标准,这个标准一定要通过科技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国家技术部门的把控和认证,我相信这个标准非常了不起。包括我们现在走向国际的产品,一定要匹配国际上的标准。以前没有标准这个意识,其实并不难,比如中国人说话的标准是普通话,这就是标准。有了规矩,制定了制度,有了现在的智能化设备,质量标准自然提升。并不是我们一家,中国制药企业的质量都在积极提升,我觉得老百姓的健康得到了保障,挺有意义的。
主持人:那咱们再继续聊聊品牌方面,我在振东集团的官网上看见,2018年被称为品牌年,在这一年里品牌建设上有什么突破吗?
嘉宾:其实我们民营企业都是从小一步步往大走,一开始为了生存,疯狂地挣钱,因为不挣钱就没办法发展,市场竞争还是很残酷的。
这个过程过去以后,我们就要拼命地去扩大市场,在扩大市场期间,问题就来了,品牌太重要了。我们都把品牌理解得不太到位,其实品是三个口字,就是大家都说好。
对于品牌,我们第一个目标是要做长治名片,我们企业在太行山区长治县,先让长治人感到我们的产品特别好,走出去以后,让别人用到我们长治企业的产品也感到非常好。第二个目标就是山西名片,现在做到了,因为我们的产品已经走向了全国,大家说振东是山西的企业。
大家也知道,前几年我们山西的煤炭企业比较火,市场比较猛,产生了很多煤炭企业家,就是社会上所谓的煤老板。其实山西的煤炭企业家也很注重品牌,只不过产业比较滞后,没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并不是企业的素质低。
那么我们这种企业怎么把品牌树立起来,让消费者认可,感觉到用振东的产品心里踏实,然后所有用我们药的医生、大夫感到这个企业的产品质量很靠谱,怎么用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让我们企业自己的员工感觉到很自信,我们的产品非常好,是精益求精的。就要在这个基础上先把产品的品质做好,第二才做品牌,才形成很好的口碑,没有好的产品品质,品牌是做不起来的。
要有一个好口碑,这个时候我们就不断地承担了很多责任,我们有一个“中华仁爱天使”基金,它是面向全国的医院。有的患者能看得起病,但确实有的患者没钱了要放弃治疗,我们就通过医生来帮助他们、资助他们。我们让医生感到这个企业很有担当,承担了很多责任,他们都会感动,他们觉得我们非常好,就愿意和我们合作,他们觉得我们每年拿这么多钱来资助别人,干嘛要偷工减料。
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做品牌,比如我经常穿的衣服,这边是国旗,这边是我们企业的名称,还有我们的品牌。我们不断地来树立我们的形象,传播我们的品牌。我们也和很多媒体共同合作去打造品牌,打造了责任的品牌、质量的品牌、工艺的品牌、仁爱的品牌。我相信我们的品牌会做得越来越好,我也相信中国品牌里面应该有我们。
主持人:那么您认为这种品牌规划对于现在整个中国的医药行业来说,有哪些借鉴意义呢?
嘉宾:品牌太重要了,比如说同仁堂,只要是买六味地黄丸,消费者第一想到是同仁堂。我们也有六味地黄丸,但是消费者不相信我们,因为(同仁堂的)品牌好。买西药时第一想到的是江苏恒瑞(医药),因为它的创新能力很强,每年的研发经费投入特别多,管控也特别好,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在抓好质量的前提下,也在不断研究国内企业的品牌成功之路,不断探索国际企业的品牌成功之路。我们能学到的、应该(学到的)或者好学到的,我们向它们学习。但是在某个领域我们学不到的,我们就去创新。反正我认为一定要把品牌建立在发展的道路上,这样才能逐渐走向成功。
主持人:在之前的采访中您曾提到过,说振东集团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企业,那么作为一个民族品牌企业,希望老百姓能够在这个企业哪些方面看见正能量呢?
嘉宾:我觉得是都想创造正能量,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体现。这几年,我们中国的企业都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小企业可能无所谓,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恐怕就不是靠制度管人了。小企业的时候是人管人,做到一定地步的时候是制度管人,大规模的时候就靠文化管人了,文化熏陶,文化传播。
企业正能量的根基是什么?我们的企业为什么叫振东?因为我老家那个村叫东和村。改革开放以前,(它)几乎是我们县的是首富村。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条件不太好,周边有资源的企业就发展起来了,有这样的村,我们村滞后了我就不服气,我一定要把我们老家的村振奋起来,我一定要让父老乡亲生活得幸福一点,所以,这一开始的根基就是正能量的根基。
1993年开始创业,1994年就给老百姓修路,1996年建造第一座振东中学,现在我老家长治县教育局的乡办中学名单上都是象征名,就是我们那个中学叫振东中学。后来(建造)小学、卫生院、自来水安装、大街小街修路绿化等等。我们做得多了,就变相带动了周边的企业家,要比着,看振东给老家的村投了多少钱。村里的邻居、老百姓、原来一个生产队的,大人教育孩子时说:“你得好好干,看李安平给村里做了好多事儿。”我认为这就是正能量,这个能量一定能辐射周边,让大家向他看齐。
我每年中秋节的中午都在山里贫困老百姓家里吃饭。山里的年轻人打工也走不远,在周边县城里,中秋节都回家团圆。在老百姓家吃饭时聊天,聊他们的收入、开支,了解他们喜欢做什么产业,看我们怎么能帮助到他们。有一年在一个村口碰见了长治成功汽车的三个小伙子,我问他们干啥,他们说是成功汽车的,中秋节慰问贫困户。我说中秋节你们为什么不在家里和父母团圆,慰问什么贫困户?他们说振东在中秋节老板都下去慰问,为什么我们不能慰问了?当然,他们不认识我,我一听就很开心,我认为这就叫正能量。
我们企业所有汽车的后挡风玻璃贴了一行字:与民同兴,与国同强,中间贴着国旗。不管大车还是小车,在驾驶台上都放着国旗。历史上就是这样,我们的办公楼大厅中挂着一面很大的国旗,下面绣着12个字:与民同富,与家同兴,与国同强。可能这在社会上是政治口号,但是员工觉得这是我们践行的价值理念。好多人都在比,说爱国不爱国,你看振东老板李安平夏天穿的半袖上面带着国旗,秋天穿的长袖上面带着国旗,除了穿正装以外,所有的衣服上都有国旗。这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振东所有员工都是这样,现在都把穿带国旗的衣服当成一种习惯,一种爱好,早晨起床要是没有穿带国旗的衣服,就感到少了点什么,很不舒服。(这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正能量的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企业,(这种正能量)不自觉就散播出去了,现在长治地区或者同行里面,有很多人都穿这件衣服。前几天在山东烟台参加中国中药协会药酒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学术会议,泸州老窖原董事长谢明一看见我就跑过来说:“李安平,我穿的衣服是当年你给我的带着国旗的衣服。”这就叫正能量。
当然,还有学习的正能量。我们把自己的企业称作是商学院,有管理系、人力资源系、财务系、营销系等。大家都产生学习的意识,每天大家都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时间长了,大家都特别喜欢学习,有把家属带动爱学习了,把同学带动爱学习了,我认为这也是正能量,是很有意义的。
主持人:所以正能量是贯穿振东集团发展始终的,而且还在影响着其他的企业向振东学习,继续发挥正能量。
嘉宾:是,我们现在种植68万亩中药材,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公司。给我们种植中药材的农民素质都很高,因为我们帮助农民成立了400多个合作社。我们既然帮助农民成立了合作社,我们可能经常就得来培训,我们的员工在给他们培训时不自觉地就要讲到爱国、爱人、质量、公益、慈善、科研等。我都能感觉到这400多个合作社的农民的素质都在增长。
所以,有时候培育和传播正能量是一件很自豪、很光荣的事情。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您今天的分享!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为国争光,是众多品牌建设者孜孜以求的初心和使命,在他们身上也折射出了深深的家国情怀。愿他们继续前行,传播中国品牌的价值与魅力,为建设品牌强国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