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过乡、当过兵、任过教、从过政、经过商,最终转向收藏事业,成为中国馆奴第一人。历时十余载,经历建馆风雨,在个人自身的情怀智谋与各路贵人的鼎力相助下,终于拨云见日,聚藏品成大馆,重现世纪风云。
江湖人称蜀地舵爷,朋友戏称双料妖精,而他自己笑称馆奴。关于馆主樊建川(四川省山西商会会长、中国晋商俱乐部荣誉顾问)的介绍,相信你们早有耳闻,我这里就不多说啦。
2013年,他出版了自己的口述回忆录也是唯一传记《大馆奴》(由作家李晋西笔述),著名作家曾彦修与流沙河双双为之作序,马识途、老鬼、章立凡、陈丹青、秦晖、马未都、吴思、冯小刚、陈志武、崔永元等文化名人一致推荐。
短短几年间,《大馆奴》卖出数万册,至2018年初售卖一空。今年秋天我们终于迎回了新版《大馆奴》。新版《大馆奴》在原版基础上优化了排版结构,更新了部分插图,大大提升了可看性可读性。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书中一个篇目,看看当舵爷钻进一件事情以后,到底有多少激情,多少责任,多少感动?
刚开始觉得把一件事情搞清楚很好玩,慢慢一件件事连起来,越来越觉得好玩,觉得幸福、快乐,就跟吃鸦片一样丢不下了。然后觉得还不够,还要查更多的资料,读更多的书,收集更多的文物,了解更多的事情,就这样进去了。
我在《一个人的抗战》一书里讲了许多收藏的事。比如一位我特别尊重的抗战老军人的后人转让给我一把杉山元的扇子,上书纯熟的“忠烈”二字。我知道杉山元是日本陆军大臣,可令人不解的是,查遍了能找到的资料,怎么也查不到他。我查过 1945 年蒋介石核准的日本战犯名单,单上列出十一名战犯当中,没有此人;在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受审的二十八名主要战犯中,还是没有他;后来我又查阅了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4 年版的《日本军国主义侵华人物》,书中列出的六十名侵华人物中,仍然没有他。我开始怀疑自己,但仔细看后,总觉得“忠烈”二字后面大有文章。我又开始新一轮的查找。最终找到了这个军国主义分子的罪证。
建川博物馆藏品:杉山元“忠烈”扇
收到一个东西,特别想知道它背后的故事,想认识这个文物的主人,想知道这个文物是怎么留下来的。有时特别想搞清楚,但就是搞不清楚,因为是从市场上买到的,一般到我手里,已经倒了五六次手,卖的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了。每件文物都会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把一个问题解决了,那种喜悦是无法形容的,很多文物可以互相佐证。进去以后,就知道有多少激情,多少责任,多少感动了。比如川军抗战时守长治,死了上千人,没把日本鬼子挡住。很多老百姓不理解,埋怨他们没有守好,尸体都没有人收,是一些商人出钱来收敛遗体,我有这方面的原始资料。像台儿庄,王铭章将军和五千人全部战死在那儿,很悲壮。我觉得我们今天吃的一点点苦,今天受到的一点点挫折,跟他们比,根本什么都不算!
建川博物馆之川军抗战馆血战台儿庄场景
建川博物馆藏品:悼王铭章将军祭文集
对历史文物进行考证是件艰苦的事情,年代、品质的考证是一方面,而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的考证似乎更吸引我。因为追问历史的过程,也是寻找、考证自我的过程,比如考证沈醉和黄维。沈醉1962 年亲笔写的《军统对叛徒的运用和防范,以及叛徒在军统的情况》手稿在我这儿,读完后我失语。沈醉二十八岁就是军统少将,后来,战犯,特赦,政协委员。黄维将军研究永动机的心得体会,设计理念,图纸以及书信,一大堆,都在我这儿。他还给华国锋、邓小平写信,信稿也在我这儿。黄维将军犟得很,不骂蒋,不检举,不检讨,一心研究“永动机”,他认为永动机才能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我把这两个人的历史查完后自问,若囹圄中,沈将军?黄将军?这种嘘唏感慨,恍然顿悟,其中的乐趣是搞收藏的人所独有的。
我收藏文物有三个标准,一是对记载历史有意义的,二是特别容易被人遗忘的,三是标志性的,反映社会变迁的。比如三鹿奶粉,肯定是重要的文物,比如大哥大,肯定是重要的文物。现在找一块清朝的牌匾不难,可要找到“文革”时期写有“某某革委会”的牌匾非常难。这些东西大多被砸、被毁。“文革”的匾,现在出价很高了,超过民国、清代了,但我也得咬牙抬着走,没得选择!
中国历史的缩影
樊建川个人丰富的奋斗历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的缩影。樊建川的博物馆,是抗战至今众人不可忘却的民族历史的缩影。
流畅文字下的耿直个性与生命激情
全书以生动流畅的语言,讲述了樊建川大量的有趣故事、丰富传奇的奋斗经历和建馆的风风雨雨,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跟随樊建川一同走进对民族历史的深度思考,重燃对生命和历史的热情。到他的博物馆聚落走一走,相信视野会因此改变。
人生价值导向的好书
传主樊建川为人耿直,三观正,有勇有谋,做人做事脚踏实地,为人能屈能伸,是个言必行、行必果的铁骨铮铮男子汉。他身上所有的美好品质成就了今日事业成功且具有人格魅力的他,可为当代青年提供一种胆大心细、阳光、勇敢、坚毅、执着、感恩的人生价值导向。樊建川殚精竭虑建设博物馆的过程,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对现代人遗忘民族历史的痛心,给现代人敲响了学习、重视历史的警钟,同时传递了尊重历史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