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在话剧《Club外传之创业七十二遍》中客串了一个私董会教练的角色,自己演自己的工作,算是本色出演。
该剧是中国首部创业者社群话剧,讲述了一个企业家俱乐部里11位会员的故事,剧本融入了过去两年中国商界很多重要的事件原型,不少角色都是破产、跑路、猝死甚至自杀的企业家,剧情演绎得让现场观众唏嘘不已。
这部两个半小时的话剧其中有一幕是“私董会”,把现实中长达数小时私董会讨论和解决一个商业困局的故事,浓缩成30分钟在剧场上呈现出来。
演出结束后我想,如果那些商业悲剧中的主角,早几年就有一个自己的私董会小组,能有一群诚实、正直的伙伴定期给予冷静的提醒;早几年能好好读《道德经》,了解追求生命内在品质远比追求名利更重要的道理,也许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为什么这两年出问题的企业家这么多?很多人都归咎于所谓的经济下行,但这并非主因。经营上冒险激进、过度追求别人眼中的成功,在企业战略上豪赌,甚至不惜拼上自己的身心健康,才是出问题的真正原因。
曾经的创业板首富贾跃亭,据说刚刚在美国申请破产。当年乐视集团的产业布局,涉及影视生态、大屏生态、手机生态、体育生态、云生态、汽车生态、金融业等,任何一个生态做成了都是上千亿规模。老贾的口号是“为梦想窒息”,不幸一语成谶,现金流断裂,事业窒息而亡。
这两年总是听到不幸的消息。前段时间在伦敦因病猝死的先锋集团创始人张振新,去年年初还坐拥千亿资产,踌躇满志地布局P2P和数字货币;还有80后创业明星毛侃侃、47岁的EMBA创办人崔巍、42岁的比特易创始人惠轶….这些年轻企业家的英年早逝,真应该引起企业家群体的反思。
企业家应该如何定义个人的成功?是一味把企业做大做强吗?是个人资产不断增加、财富排名不断向前吗?是知名度越来越大、在朋友圈中越来越有面子吗?真的有必要为了名利而牺牲身心健康吗?
真正成功的企业家,早已看淡了名利。“面子是给狗吃的!”这是任正非对于声名的态度。“我们不追求大、不追求强,我们追求成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这是阿里巴巴对企业成功的态度。
也许很多人会说“他们成功了所以才能看淡,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我想说的是,正是因为看淡了,他们才能成功。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终局的成败其实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战略选择、价值观选择、思想选择!
《 道德经》第44章就是告诫领导者应该如何选择: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解读>>
声名与生命比哪一个更亲?生命与财货比哪一个更重?得到名利与丧失生命相比,哪个更有害?
过分爱慕身外之物,必定会有很大的耗费;总想着占有更多,必定导致惨重的损失。
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
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看透了许多事情,并把道理写的明明白白,可听话照做的人从来都是少之又少,今天还是这样。老子也明白这点,所以他才会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是事物的本质,名、利只是本质的附庸。如果舍弃本质而追求附庸,那求的是镜中月、水中花,到头一场空。企业存在的本质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财富和知名度只是创造价值的结果,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一位企业经营者,如果只是热衷于追求个人财富和知名度,而不愿在创造客户价值、夯实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下笨功夫、真功夫,早晚有一天会遭到市场的惩罚,终将自取其辱、甚至身败名裂。
知足,是克制自己对名利的贪婪,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知止,是有明确的原则和边界,不断完善自己的“不为清单”。能把握住这两点,才勉强算得上一位有智慧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