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本好书,我们可以获取各种不曾懂得的知识,了解不同的见闻,聆听智者的人生感悟。
书能开阔人的眼界,给人以精神的动力与养料,使人心胸豁达,目光高远,成为一个丰富的人。
人与人最大的差距,不是来自家庭,不是来自财富,而是来自视野和格局。
而读书,是一个人提高自己眼界的最佳途径。
1、不读书,你怎么和别人开玩笑
相传,苏东坡有个妹妹,聪明绝顶,人称“苏小妹”。
一日,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做客,并亲自出门迎接。
苏小妹随口说道:“阿兄门外邀双月”,“双月”合为一个“朋”字。
苏东坡当即对了一句:“小妹窗前捉半风”。
“风”的繁体字是“風”,“半风”即“虱”。
意思是说小妹在窗前捉虱子,把苏小妹气得扭头就走。
《诗经》云,“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有些玩笑、段子,无伤大雅,而又尽显文人的幽默和智慧。
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段子自来。
不读书,岂不让人白白占了便宜,连拆穿的能力都没有?
不读书,如何优雅地开玩笑?
2、读书,决定了你的气质和容貌
东坡的朋友黄山谷说过一句话:“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读书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长年累月,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性,乃至一个人的容貌。
苏格拉底是希腊有名的丑人,但是却有很多漂亮的追求者。
他对这些人不屑一顾,说:你们的灵魂要是和容貌一样美好就好了。
美丽的容颜来自天生,后天的容貌却是修行。
一个人外在再美,内在匮乏丑陋,也很难被人喜欢。
一个人的气质不在穿金戴银,不在豪车洋房,不在艳丽的容貌,而是得体、自信、从容的气质。
美貌终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衰老,但优雅的灵魂却从不会枯萎,只会如陈年的老酒,历久弥香。
3、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古往今来,在学问和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大家,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读书的。
苏轼被贬到海南岛,没有随身携带书籍,在简陋的草棚里,和儿子一起默书抄书,乐此不疲。
王阳明被贬龙场,本是毒瘴之地挣扎求生,他却依然不忘研习《易经》。
曾国藩半生戎马,行军途中哪怕再忙,他也会抽时间看书。
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读书。
读书,去见更大的天地,去交往更多有趣的灵魂。
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也是门槛最低的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