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东软还是一家软件技术的公司吗?其实大家对于东软的认知还是很模糊。
作为东软集团的董事长,我觉得,有必要向大家解释清楚的事实是,东软能活到今天,成为别人眼中的“老牌”软件企业,是因为我们在不断地用年轻的方式来活着。
几次重要转型
东软从1991年开始创业,前两年,主要业务是软件产品。1993年开始,因为那个年代,客户不愿意为软件付费,所以我们转型做系统集成,我们将软件集成到硬件里,相当于免费赠送软件,更多的是依靠硬件获取利润。
1996年上市之后,东软提出要做解决方案,把软件做成服务,面对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最开始的机会,进入到各行各业。2000年左右,我们开始大规模做国际软件业务。
东软在汽车领域的软件保持了领先的规模,使得我们连续几年在中国软件出口领域排名都是第一。软件外包是我们解决方案业务的延展,我们也把解决方案业务推向了国际市场。
尽管我们是一家软件公司,但在1996年,我们在中国大型医疗设备完全依赖国外市场时,勇敢地进入了医疗设备领域,将软件与制造业相结合,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台CT,第一台MIR,实现了一次超出常规的跨界。
东软在创立20周年(2011年)之后,提出要用软件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企业价值,开始了将不同商业模式的业务独立的进程,通过吸收社会资本,构建了东软医疗(主营医疗影像设备)、东软望海(主营医院精益化运营管理与数据服务)、东软熙康(主营健康管理与云医院)、东软睿驰(主营新能源汽车技术)等创新型子公司的独立发展路径:独立——融资——上市,开启了东软新的发展模式。从今年开始到两三年后,这些公司将陆续走向资本市场。
随着这个节奏的拉开,东软开始了软件赋能的阶段,从一个以软件产品和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朝以软件赋能,融合,通过软件构造新商业,创造新价值的方向发展。
在大健康产业,东软要成为新医疗生态的构建者,包括帮助医院建立云医院,帮助城市构造健康医疗服务平台,帮助老百姓提供便捷的基层医疗服务,业务的收入来自于医疗服务。再比如在智慧城市方面,成为城市数字运营商或智慧城市运营商,通过数据运营来获得收入,软件将成为我们跨行业获得收入的工具和手段。
为什么要不断转型与变革?
第一,任何一个产业都不会永远繁荣,知道自己的生命周期有多长,提前构建新的生命是聪明的企业长寿的原因。在我们的认知里,IT行业特别是软件行业,大概每五六年、六七年就会在技术或应用场景上发生一次根本转变,我们必须愿意变,愿意主动变,否则就活不长。
第二,往哪个领域变?这也是很重要的问题。东软能活下来的另一个秘诀,就是我们的每一次变革都与国家的变革、社会发展需要很好地结合起来。比如大健康,这是东软在全面推进的重要业务,也是国家在大力鼓励和倡导的细分领域。
第三,即使你的企业处于一个有长期光景的行业,也不一定能活下来。因为其他投资者和创业者也会参与到这样的行业中,竞争会很激烈。这时,你必须要在这个行业里保持领先性或创造性。
当然,无论是软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当它走到一定阶段后,最大的挑战都不是来自于技术或产品,而是它对生存生态变化的认知和适应。今天的商业生态已经不是技术公司和单一客户之间的生态,它涉及到了新商业模式的变革,政策环境的约束、相关者的利益关系等,比过去要复杂得多。
例如互联网+医疗,很多互联网公司最初提出要用技术颠覆医疗,而东软始终认为,互联网是为医疗赋能的工具,而不是颠覆医疗的工具。不少人认为东软没有互联网的基因,想法太传统,但现在来看,当年那些提出时髦口号的公司、继续坚守原来模式的公司已经所剩无几。
原因是什么?医疗的规范,安全,公平性等许多原则是不可颠覆的,对医疗的监管和资质要求也是不可颠覆的,互联网医疗也是医疗,任何企业或任何人在提供医疗服务的时候,不仅要获得便利,还要对生命负责,还要面对政策法规的限制。
东软开始基于互联网做云医院时,首先在各地投资建立了很多的医疗机构。有人批评我们资产太重,互联网模式不该投资做重资产。不久后国务院下发文件规定,互联网医院一定要依托于实体医院,拥有医院牌照才能开展。这时,东软已经在全国拿到了20多张医院牌照,使得云医院业务很顺利地开展。
换句话说,当我们试图创造一个新模式时,很多的创新甚至是行业内原来不存在的,所以创新的最大挑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有政策环境、受众的接受度等超越技术思考的问题。
价值创造的坚守
目前,东软的市值在百亿级别,而国际知名软件企业的市值达到千亿甚至万亿级别。
一个原因是,国际市场和中国市场对软件价值的认知相差甚远——这不是指资本市场,而是商品交易市场。我们每卖一个产品或服务,国内外的市场价格会差很多,导致跟国际软件巨头在营业额上的差距,可能就是人民币跟美元的差距,这是社会对知识产品价值认可的差距,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关。
另一方面,中国的软件市场更多还是中国本土市场,而国际软件巨头面对的是全球市场,尽管中国软件产业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
还有,在某些行业技术上,国外公司占据着领先和垄断的地位,我们在技术上是有差距的,这一点我们也认识得比较清楚。
如果只在国内行业比较,我们当然认为东软的价值被低估了。
这个低估,不是东软跟互联网公司比,而是我们的几个业务板块跟市场上对标的独立公司相比。我们业务规模更大,市场份额更大,但资本市场没有按这样的逻辑给到估值。
大概是因为我们公司的业务构成复杂,不像那些单一业务的公司那么简单、看得清楚。这也是我们将东软医疗、东软望海、东软熙康、东软睿驰等创新型子公司独立的原因之一。
东软这些创新型子公司在发展和经营上各自独立,但也可以相互配合。比如,东软医疗、东软望海、东软熙康虽然都是医疗健康类公司,但它们所属的细分领域不一样,特别是商业模式也完全不一样。
如果把模式完全不同的子公司放在同一个平台上,无论是在公司治理、员工激励,还是在财务体系等各个方面,都比较难以展现它的价值。独立之后,更有利于他们的各自发展,还能够与东软的医疗业务共同组成东软大健康联盟。当我们做智慧城市时,可以凭借这个联合体,为一个城市打造整体的解决方案,各子公司按照分工来承担各自的工作,密切配合,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
过去,我们对这几家子公司的资金投入在10亿左右。在独立的过程中,这些公司不断进行融资,陆续引入了人保、平安、泰康、高盛、弘毅、通和等资本,今年还吸引了百度的投资,累计近百亿元。尽管没有上市,这些子公司每个都有了几十亿的市值。
从财务报表来看,这几家创新型子公司尚处于投入期,东软集团在这些公司中所占股权大概为30%,所以需要将子公司的利润与东软集团并表,也就影响了东软集团的利润。
我们如何看待财务的利润下降和价值创造的关系?我认为,现在这些创新型子公司的亏损是积极正向的亏损,企业需要创造更多的利润回报投资者,也需要维护企业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每一家企业从小到大,在发展过程中都有风光的时候,也有低谷期。问题是,企业能走多久?能经历多少次风光、多少次低谷?
东软活到今天,更应该考虑未来的发展机会。要追求可持续性的成长,就要加强对研发的投入,加强对人才的投入,加强对未来事业的投入。过去几年,东软每年的研发费用超过营业收入的10%,这也是我们注重未来的一个体现。因为越在变革时,越在压力比较大时,我们就越要有恒心,越要能守得住。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人,在中国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需要时,我们用知识和技术贡献了社会的发展。比如,中国刚开始有移动电话时,我们做了移动电话、短信的计费系统;中国还没有保险时,我们做了保险系统;我们做的CT、核磁设备不仅打破了国外的垄断,还进入到发达国家,覆盖了全球100多个国家。
把自己的技术变成对社会的服务、变成人们能够触摸到的、感受到的、享受到的应用,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可能有人称之为社会责任感或者是使命。其实,在我这一生当中,能够有机会从大学教授做成企业家,支撑中国数十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又创办了三所大学,每年有近4万名大学生在这里学习,现在又在大健康领域中创造新医疗模式,我感到十分兴奋、满足和自豪。
我相信,这种兴奋、满足和自豪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