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就在恒大为新能源汽车大业如火如荼地忙碌之际,来自韩国的世界500强百强企业——SK集团,主动抛来了绣球。
6月12日,应韩国SK集团董事长崔泰源邀请,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一行考察韩国SK集团。崔泰源表示,恒大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已建立起强大的技术优势,成为备受全球瞩目的新能源汽车集团,SK集团期待与恒大实现全方位合作。
(崔泰源迎接许家印一行)
强调一下,此SK非卖“神仙水”的SK-II。其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制造业巨头,以能源与化工、ICT与半导体、物流与服务及生物为核心产业,位列世界500强第84位,与三星、LG一样,都是韩国高端制造业的代名词,是让“韩国制造”蜚声世界的主要力量之一。
其在国际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亦是一位实力大玩家。
据悉,SK旗下SK Innovation是全球首家采用高密度三元系材料制造锂离子电池的企业,拥有世界一流的动力电池技术,已成为戴姆勒、大众、现代等全球知名车企的动力电池供应商。
(双方举行会谈)
此次,SK集团主动示好邀请许家印考察,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寻求合作,释放出的最直接信息至少有三个:
其一,恒大向新能源车转型的战略、国际化并购的战术卓有成效,“制造业”恒大获得世界级制造业巨头的充分认可;
其二,和许家印一样,SK当家人也十分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看好中国市场;
其三,此次友好考察,为中韩两家世界500强巨头的联姻埋下伏笔,未来一旦双方携手,将进一步强化恒大对全球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控制力和已遥遥领先的行业地位。
2
从最初受到舆论质疑到如今国际制造业巨头主动示好,恒大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在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淌出一条康庄大道。结果虽然出乎很多人意料,但原因并不难理解。
恒大新能源车业务的成功可以归结为16字方针:“产业视角、国际路线、技术为王、真金白银”。
在实践中的表现就是,以控制新能源车产业链为目标,以国际上顶尖的新能源车技术为标的,然后动用大量真金白银推动相关技术的并购和资源整合。
自去年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来,截至今年5月底,恒大在新能源车领域的总投入 达300 多亿元。
通过入主瑞典NEVS、与世界顶级豪车制造商科尼赛克组建合资公司,获得了强大的整车研发制造能力;
通过入主卡耐新能源,获得日本顶尖动力电池技术;
通过入主荷兰e-Traction公司和英国Protean,全面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轮毂电机技术。
通过入主全球最大汽车经销商渠道——广汇和成立恒大智慧充电,掌握了一张覆盖全国的终端销售和服务配套网络。
正是这16字方针,让恒大在极短时间内,便拥有了新能源汽车完备且顶尖的产业链,赢在了起跑线,并为在3-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打下基础。
此次接触SK,也是这一路线方针的体现。
恒大在动力电池领域已拥有卡耐新能源,若再与SK联手,将重现前不久先后收购荷兰e-Traction和英国Protean的一幕,在产业链关键节点为自己加上“双保险”,进一步巩固恒大新能源车的技术和资源优势。
前两天,恒大和广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广州南沙拟投资1600亿元,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机电和电控系统三大基地,更为这一方针的最终胜利打下了基础。
(恒大集团与广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3
当然,恒大在跨界转型新能源车的过程中,摸索出的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正在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有着十分宝贵的借鉴意义。
意义一:跨界转型要有全球视野,整合最优秀的国际资源。
企业有国界,但创新没有。
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企业及其产品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就是积极整合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资源,就像前不久任正非强调的那样,华为不做独行侠,不会狭隘地自我成长,会积极地融入世界。
事实上,国际化的视野和资源整合向来是华为保持持续性强大的支柱,它们一方面为华为产品注入了最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又持续性地激发着华为的创新活力。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入新常态,大量企业面临着转型、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现实问题。
华为和快速打开局面的恒大新能源车,在全球视野、国际资源整合方面,为转型中的其他中国企业,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意义二:不管朝哪方面转型,都要继续下注中国。
由14亿人组成的统一的超级大市场,让中国成为包括中企在内的世界企业竞相追逐的竞技场。即便是增长放缓的行业,往往也孕育的巨大的结构性机会。
如中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0年蝉联全球第一,虽然近两年增速大为放缓,但新能源汽车尚有巨大空间(仅占整体销量的4.5%),而且发展迅速(2018年,同比增长61.7%)。
所以恒大转型新能源车,且以中国市场为根基,整合全球最先进的技术和资源无疑是明智之举。而SK通过谋求与恒大的合作,来扩大其在华市场份额的考量,也间接印证了恒大转型新能源车的明智。
当然,可能有人会以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为由,不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
其实,在任何一个充分竞争的领域,企业都面临出局淘汰的压力。存活下来的前提,是有一颗“要做就做到最好”的初心。
当下不温不火的新能源车企一抓一大把,可为何仅进入市场一年多的恒大能迅速成为行业的顶级玩家,并获得国际制造业巨头的认可和示好。
这一点值得其他企业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