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流出创股灾以来新高
作为本轮行情的发动机,外资的动向是许多市场机构判断A股未来走势的重要依据。而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当月陆港通北向资金净流出192.34亿元,已经成为2014年沪港通开通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出第二多的月份,仅次于股灾期间2015年7月的315亿。
事实上,从3月19日开始,北向资金就呈现流出多、流入少的局面,期间24日个交易日,净流入的仅7个交易日。
外资外逃的原因找到了?
对于外资流出的原因,市场有不同的解读。券商中国昨晚的报道称,这可能和香港监管机构严查中资机构的抵押贷款有关。
报道称,香港证监会最近对一个内地银行集团所属的一家银行及由该集团的一家附属公司所拥有的持牌法团进行了现场检查。金管局及证监会发现,该集团透过私募基金及其他实体,进行了一连串引起值得严重关注的复杂交易。
香港证监会认为,该集团设立的有关安排,表面上虽然为其附属公司于私募基金的投资,但实质上是一项以该银行提供的资金作支援的保证金融资贷款。
报道援引内地市场人士认为,“做这种复杂交易结构的肯定不止一家,如果联系近期北向资金持续卖出A股的情况,这项检查可能与A股存在一定联系。”
报道称,目前香港配资价格仅相当于内地一半的水平,香港的资金价格具备很大的优势,而且杠杆水平也可以做得比较高,不少内地资金透过香港进行配资,再绕道回A股的情况也比较多。这可能是过半年时间,北上资金大举杀入A股的重要原因。
外资仍在“喝酒吃药”
不过,更多机构认为,在目前情况下,真正的外资并不存在撤退的意向,只是当前仓位在“调结构”。
数据显示,北向外资的最新持股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即重点布局大消费行业。截至4月23日,1972只股获北向资金持有,合计持股量为517.81亿股,合计持股市值1.07万亿元。
分行业看,持股市值最多的前五大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家用电器、非银金融、银行、医药生物,持股市值分别为2162.08亿元、1194.33亿元、1057.19亿元、960.23亿元、874.4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排名第一位的食品饮料市值占总持股市值的比例就超20%,另外家电、医药等大消费行业的市值占比也接近20%。
两大维度掘金外资重仓股
个股方面,有专业观点建议可从两大维度关注。
一是北上资金仍在逆市净买入的个股:
从陆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看,虽然4月以来净卖出额位居历史第三位,但活跃榜上的个股却以净买入居多,呈现明显的机构性特征。
其中招商银行净买入超33亿;平安银行、分众传媒超10亿;上汽集团、苏宁易购、中国国旅也超6亿。
二是北上资金持股占流通股本比例超10%的个股。有分析认为,这些个股未来都有潜力成为被外资“买爆”的个股。
比如大族激光,3月初该股境外持股比例超过28%。根据交易所规则,深港通暂停接受该股票的买盘。
按照规定,境外投资者对单个上市公司A股的持股比例总和,不超过该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30%。一旦上交所或深交所通知联交所个别沪股通或深股通股票的境外持股比例合计达到28%,任何有关该沪股通或深股通股票的进一步买盘即不获接纳,直至该沪股通或深股通股票的境外持股比例跌至低于26%。
外资虽然在A股总市值的占比仍然不算高,但“买爆”单只A股,未来非常有希望吸引其他内资主力扎堆。
同时随着今年分阶段提升“入摩”权重以及“入富”,外资大幅净流入仍有空间,这就给予这些个股的股价表现以想象空间。
中信证券认为,未来年内增量资金的绝对大头是外资,预计5月份的流入量环比4月份将有明显增长。从二季度开始到年末,预计外资将是增量资金的绝对大头,有望达到5241亿元,外资的流入节奏和配置风格对年内的市场会产生决定性作用。
未来配置重回基本面
而注重业绩的并非只有外资。对于后市行情,诸多内资机构认为,在春季躁动行情过后,随着政策面出现一些边际变化,市场关注点最终还是会落到企业盈利上面,配置上将回归基本面。
朱雀基金认为,近期重要会议传递的主要信息是,政策取向回归初衷,将由周期性重新转回结构性。受政策取向转向的影响,A股市场或同步产生变化。市场将继续维持4月以来的震荡格局,对自下而上的结构性机会的把握重于对自上而下的周期性机会的把握。
朱雀认为,总体看,维持A股在2019年完成熊牛转折的看法不变。选股上将继续选择“在鱼多的地方钓鱼”,相信中国正在产生一批世界级的超级公司,继续坚定专注于投资自身能力圈内的“关键少数”。
华宝基金表示,二季度的政策定调从之前的更偏向总量到更偏向结构,市场短期对总量(表现在估值)的反应上已较为充分,接下来就是结构的演绎。而决定结构变化的核心还是盈利能力是否能证明估值的可持续性。从上市公司一季报的情况来看,表现较好的包括地产链条和相关的早周期板块、计算机和通信中物联网相关的板块、券商和信托板块、食品饮料板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