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成都又一次率先推出顺应新经济发展的治理创新。
3月26日,成都发布第一批城市机会清单,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公园城市、创新创业等10个应用场景,包括7大类共450条信息,意图打造新经济机会之城。
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厅主任廖成珍介绍,通过清单化形式呈现城市机会,就是要为新经济市场主体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让企业能够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城市发展机遇,激发企业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和信心。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专家朱克力认为,发展新经济最重要的就是优化营商环境,筑巢引凤,双创驱动,给各类创新要素尤其是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以最好的发展机会。
新治理释放新动能
“新经济既不是靠城市规划出来的,也不是靠补贴和优惠培育出来的。”朱克力说。发展新经济既要发挥好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恰当使用好政府的宏观引导手段,能否平衡二者关系,考验一个城市的治理智慧。
在朱克力看来,成都此次发布的全国首份“城市机会清单”,正确处理了政府与市场二者的关系,是发展新经济的正确打开方式。
他解释称,通过发布城市机会清单,政府不直接指定倾向性的产业路线,而是以新思维和新应用场景,引导市场上优秀的要素聚集到新经济领域和新产业赛道,或者运用创新模式改造存量产业。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CEO、首席研究员汤继强同样认为,城市机会清单是一个城市政府对自身发展规律性认识的创新执行,也是对成都未来城市发展的经济执行、产业执行和整体执行。
发布城市机会清单的确是成都发展新经济思维逻辑的重大转变。
2018年底,中国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市场公平、提高了企业效率。
不过,对于新经济发展来说,这只是第一步。廖成珍介绍,成都在发展新经济的实践中发现,新经济企业成长不仅需要宽松便利的市场环境,更需要政府对产业发展给予“正向激励”,引导促进市场主体参与新经济活动。
城市机会清单着力解决的是目前新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包括场景供给速度不快、落地供需对接不畅、信息碎片化等。
汤继强认为,政府对资源和信息的把握程度是其他主体难以达到的,比如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城市功能配套规划,城市产业发展规划等。这些资源和信息的公开,可以将机会告诉市场主体,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加入成都新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之中。
成都此次发布的第一批城市机会清单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公园城市、创新创业等10个应用场景,包括7大类共450条信息。具体来看,需求信息囊括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要素供给、规划和解决方案、新技术研发和产品、人才招引、活动信息,其次是公共服务平台名录,涉及双创载体服务、招商引资等信息。
廖成珍表示,未来,只要“时机”成熟,成都还将公布第二批、第三批城市机会清单。
事实上,这并不是成都首次针对新经济做出的治理创新。此前,成都率先在全国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统筹新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同时,先后成立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和新经济企业家俱乐部,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和需求,推动新经济相关政策落地。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成都每天有超过110家新经济企业在蓉诞生,4家本土“独角兽”企业破茧而出,新经济企业专利数量达5.65万件,同比增长117%。
黑马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新经济活力指数排行榜》显示,成都新经济活力位居全国第三,领跑新一线城市。
成都的雄心是,到2022年,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
朱克力将成都发展新经济的基本逻辑概括为两句话:“新经济呼唤新治理”和“新治理释放新动能”。他认为,成都发展新经济的清晰思路,充分运用了执政新思维,抓住了新经济发展尤其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即打破传统管理体制,创新制度供给,变革政府治理方式,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创新要素供给优化营商环境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已经成为中国诸多城市的共同选择,抢占新经济高地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给资金、优惠和土地的招商模式已经不具备竞争力,政府需要找准新经济企业痛点,创新要素供给。
成都在实践中发现,新经济的市场是未知的、不成熟的,首先需要的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得以落地的市场。此次成都发布的“城市机会清单”聚焦的即是应用场景服务。
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精位科技”)用三年时间研制出了能够替代国外同类产品的首个国产自主可控UWB定位芯片,但是应用落地和市场推广对于一项新技术来说并非易事。
精位科技抓住了成都建设智慧城市和“东进”战略的机会,目前,公司与龙泉自动驾驶园区和简州新城自动驾驶园区展开合作,将UWB定位芯片在自动驾驶卡车上做了测试。精位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将积极引入合作伙伴百度自动驾驶项目到成都来落地。
在市场推广方面,精位科技在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的推荐下,与成都京东方已经达成合作,未来将和京东方联合把智慧工厂向全国推广。
成都已经意识到,在新经济时代,拥有“全景化”应用场景的城市变得越来越有价值,主动培育和供应产品的能力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新的竞争点。
成都新经济委党组书记卢铁城表示,成都确立了城市供给场景的三种方式,即规划新场景,创造新场景和包容新场景,并开展细分应用场景的试点,探索多种形式应用场景供给。
例如,成都龙泉驿区在中德合作的成都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建设当中,规划200平方公里智慧交通生态圈,目前启动建设5平方公里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场。这是成都充分考虑前沿科技和颠覆性技术对未来生活的影响,在城市规划中预设应用场景的体现。
卢铁城介绍,规划新场景为新技术新产品测试提供了承载空间,为新业态新模式推广提供了应用场所,吸引了众多新经济企业参与建设运营。
除了应用场景供给之外,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需求的新经济企业,成都在人才、平台、金融等决定新经济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上做到了精细化服务。
人才是创新创业的关键要素。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彭崇实介绍,为了吸引和培育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成都着力构建全链条人才引进培育保障体系。通过“蓉漂”计划引进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组织“蓉漂人才荟”活动招引中高端人才,同时,成都设立了1.6亿元的专项资金,面向成都各层次市民,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各类技能人才。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特别是对于当前阶段的中小企业来说,哪里能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哪里就更具有吸引力。成都市科技局副局长陈纲介绍,成都正在创新发展科技金融支撑创新创业,目前,已经构建“创业投资+债券融资+上市融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新经济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下一步,成都将针对轻资产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重点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支持创新和包容创新的软环境已经成为成都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竞争力,吸引人才和企业来成都聚集。
侠客岛联合办公室进驻成都已有四年时间,CEO王宏波也已经在成都安家。他认为,随着成都人才、市场、创新设施的不断集聚,城市能级的不断提升,企业总部放在成都,同样是跟北京和上海的一线企业进行竞争。
朱克力也看好成都新经济的未来,他表示,在“科创+文创”的“新双创”逻辑下,对新产业、新业态、新物种等新经济发展坚持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以市场化与法治化为两翼,保障和提高新经济产业的投资回报率,将使成都这块地理意义上的盆地变成中国新经济的高地和全球投资创业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