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白色帽子,身穿一套白色工作服,戴上白手套、面罩,穿上标记有数字46的白色厚底鞋,乔素凯走进大亚湾核电站的最深处。那里有一个蔚蓝水池,美丽的水面下是令人闻之色变的核燃料。100多组核燃料组件,每隔18个月就需换料大修,1/3的核燃料要被置换,同时要对有缺陷的核燃料组件进行修复,稍有不慎就会失败。
修复全部在水下进行,400多道工序,其中有200多道是不允许失败的关键点操作。戴着防辐射的碘面罩,修复的工具是一根4米的长杆,就是用这样的工具来完成水下一系列的操作。乔素凯能做到用这样的工具来完成精确值为3.7毫米的操作。据说这相当于用抓大象的工具去抓蚂蚁。26年,他带领团队创造了连续56000步操作零失误的记录。3月1日晚,山西人乔素凯以核燃料组件精密修复操作师的身份,登上了央视“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的舞台。
1972年,乔素凯出生在黎城县洪井乡南社村。父亲是位军人,在乔素凯还不到2岁的时候牺牲,至今“烈士军属”的牌子一直挂在乔素凯家大门口的墙上。
“人可以不够机灵,但一定要积极,不能放弃,做得不理想不要一蹶不振,而是总结经验从头再来。”这就是小山村走出的“大国工匠”乔素凯坚持了20多年的准则。
当年仅仅是吊车185吨主钩跟钩稳钩的动作,他便苦练了好几个月。他从没怕过苦,每次疲惫都咬牙坚持,无论什么技能考核,他都是用百倍付出一次通过,到1993年他就开始从事核燃料操作工作。如今的乔素凯在核电站核燃料这个领域已经干了26年,他以“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精神带领团队为国内20台核电机组完成了100多次核燃料装卸任务。2018年初,他再次完成了一项难度提高百倍的挑战,历经10年研发的核燃料组件整体修复设备一次实验成功,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成本降低了70%。
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评选,要求推荐人物必须具备世界一流、国家和行业顶尖技能水平,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在当前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中作出突出贡献。评选活动自去年6月启动以来,各级工会层层组织推荐选拔,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经过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