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在采收石斛。
晋商人物:冯侯平,1970年出生,吕梁柳林人。云南省山西商会副会长,云南华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业经历: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从事煤焦生意。2011年,一头扎进云南文山山区开始广南种铁皮石斛有机种植实验。
经商原则:做良心企业,放眼未来,不赚昧心钱。
创富目标:将种植的铁皮石斛做有机认证,与他企合作开发石斛下游产品;借助“一带一路”的利好政策,打造一个集农业、旅游、佛教为一体的度假胜地。
石斛,为兰科石斛属植物的总称,全世界有1500多种石斛,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产石斛约80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的安徽、江苏、浙江、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江西、福建和广东等地区,其中又以云南为多。石斛在我国是一大类传统的名贵中药,有“北有人参,南有石斛”一说。我国传统古典中药书籍中,石斛均被列为中药材之“上品”,在民间,石斛又被称之为“神仙草”。野生石斛是国家重点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禁止采集和销售。
石斛因其强大的养生保健功能,符合了现代人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愿望需求,而一直备受追捧。也因此,石斛的人工种植在我国发展迅速。市场上,不同石斛鲜品的价格及由其加工出的产品(主要是枫斗)的每公斤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且市场价格一直呈现上扬趋势。
2011年,在山西从事煤焦生意多年的冯侯平,一头扎在云南文山山区,开始了他的广南种铁皮石斛有机种植实验。
从工业跻身农业,1970年出生于柳林的冯侯平,自称终于找到了令自己“舒坦”的项目,“干煤焦那会儿,就怕半夜手机响,手机一响胆战心惊,完了,出事故了!现在晚上睡觉可踏实呢!”
今年是冯侯平种植铁皮石斛第四个年头,他种植的广南种铁皮石斛开始受益,合作开发石斛下游产品的邀约纷至沓来。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终极版中,圈定重点涉及18个省,其中包括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
这个消息犹如给冯侯平注入了兴奋剂,借助“一带一路”利好政策,他开始谋划自己在云南的商业蓝图。
初结果实“神仙草”让他找到了方向
7月9日,冯侯平带着自己种植的广南种铁皮石斛,从云南文山州赶往深圳,作为云南省山西商会一名副会长,他要在深圳与云南省山西商会会长刘建云,还有两名商会常务副会长会合,共同去拜访深圳山西商会,就粤滇两省的晋商企业合作与发展进行磋商。
除了云南省山西商会副会长身份,作为云南华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与深药集团洽谈合作是冯侯平此行的目的。深圳山西商会会长聂存良便是深药集团董事长,都是晋商,双方平时偶有交集。“我们谈得很顺利,深药集团正在对铁皮石斛进行化验,只等化验结果了。”
与此同时,冯侯平与台湾某公司合作开发的铁皮石斛相关产品,在台湾已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
事实上,今年5月,为了检测自己有机种植广南种铁皮石斛的品质,冯侯平专门委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自己基地的铁皮石斛花、铁皮石斛、铁皮石斛茶及铁皮石斛西枫斗小金条、颗粒都进行了检测,均未检出任何有害物质,且多糖含量高。
冯侯平说,因为是有机种植,他所种植的铁皮石斛亩产量只有150公斤左右,“如果使用农药或激素的话,1亩的产量在600公斤左右。我的原则就是做良心企业,放眼未来,不赚昧心钱。”
今年,是冯侯平种植铁皮石斛第四个年头,他种植的广南种铁皮石斛开始受益,铁皮石斛鲜条每克6元;铁皮石斛西枫斗(铁皮石斛的嫩茎,经加工后扭成螺旋状或弹簧状,晒干,称为耳环石斛,又名枫斗)每克43元;铁皮石斛西枫斗小金条每克32元;铁皮石斛花茶每克45元……
“在同类产品中,我的售价是比较便宜的。我把大部分利润让给零售商,让他们去做市场推广。石斛销售市场目前主要在浙江,其次是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另外就是港澳和东南亚地区,西方发达国家过去几十年长期也从我国进口,近些年来,随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石斛市场消费量也在扩大。我国广大的地区现在还基本没有铁皮石斛的消费,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很多人还不知道有这样好的药材,缺乏宣传;二是买不到,不知道到哪里去买;三是不知道怎么买到真正的铁皮石斛。”冯侯平说。
去年,冯侯平开始做微店,销售铁皮石斛、三七等,由于价格较高,几乎无人问津。“这类产品人们更愿意去实体店购买。”
随着人们养生意识增强,冯侯平相信石斛市场前景广阔。做过多年煤焦生意没赚多少钱,设计煤焦设备赔过钱,人到中年,冯侯平称种植石斛让他找到了事业的方向。
夜不能安“煤焦”带来一连串打击
1970年,冯侯平出生于矿产资源丰富的山西省柳林县。上世纪80年代末,他介入父亲的煤焦生意,随着煤炭市场起起落落。2000年后,焦化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环保约束,这给焦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的压力和挑战。
小学没毕业的冯侯平琢磨着设计一款环保型机焦炉。“对机电设备一点理论知识都没有。1997年我家搬到了太原,每天中午我在太原新华书店看两小时书,连续看了两年,将需要的东西都摘抄下来,一边看一边设计,同时去外面看别家的工艺。”
2007年,冯侯平自主研发设计的OHB(环保)型厂房式机焦炉经反复试验成功,并获得了国家9项专利。焦炉设备一不小心就爆炸,在陕西神木做实验,冯侯平被300℃的蒸汽蒸了十几秒,胳膊上大面积烧伤。
“OHB型厂房式机焦炉不仅能生产冶金焦炭、铸造焦炭,尤其能生产侏罗纪煤(高温兰炭),填补了国内空白。OHB型机焦化生产线实行封闭式生产,有效控制了炼焦生产过程有序和无序污染物的排放,回收了煤气、焦油、粗苯等焦化附产品,实现了炼焦生产全过程清洁化。自动化电子操作,在煤焦化生产行业中,推广价值很高。”随着国家对重工业的政策管制,冯侯平投入几百万元设计的机焦炉未得到推广便夭折。2008年,他与人投资5000多万元在柳林新建煤焦企业,还未投产,由于一些原因被迫关闭,自己研制的新型设备闲置,一连串的打击令冯侯平黯然神伤,他意识到煤焦行业非长久发展之业。
“煤焦行业风险太大,手机24小时开机,半夜一听到手机响心里就发慌,就怕出事,连觉都睡不安稳。”2009年,冯侯平毅然退出山西煤焦行业,重新寻觅自己的发展项目。
2010年他跑了大半个中国,在各地考察投资项目,没有什么收获。最后,他去在云南省国土部门工作的朋友那里询问投资煤矿事宜。朋友没有给他推介煤矿,而是建议他去文山州马关县实地看看人工种植石斛项目。
“北有人参,南有石斛”,石斛在我国是一大类传统的名贵中药,在传统古典中药书籍中被列为中药材之“上品”。常见的有铁皮石斛、紫皮石斛(齿瓣石斛)、霍山石斛(米斛)等。
铁皮石斛又称黑节草,为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喜温暖湿润和半阴半阳的环境,不耐寒。其因表皮呈铁绿色而得名,是一种珍贵的野生药用植物。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石斛多糖、石斛碱、氨基酸等,其中石斛多糖含量高达21.7%,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养胃出津、补肾益力、滋阴清热、耐缺氧、抗疲劳、抗肿瘤等功效。
由于野生铁皮石斛对自然生态条件要求苛刻,自然繁殖率又极低,且经长期人为采挖,以至于具有几千年历史的铁皮石斛濒临灭绝。在上世纪80年代,铁皮石斛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其后国家倡导人工种植铁皮石斛。
云南是石斛种类最为丰富、气候条件优良的栽培区域。目前,云南德宏、思茅、版纳、文山、红河、保山等地均有石斛种植。就种植面积而言目前最大的为铁皮石斛。
这是冯侯平第一次听说石斛,之前,石斛是什么?有多大价值?对人体有何功效他一无所知。
小心翼翼“摇钱树”没能抗过天灾
冯侯平驾车去云南文山实地看了一圈,“那会儿整个文山州种植石斛的还只有几家,现在已经发展成200多家了。”
有业内人士给冯侯平介绍:正常情况下,一亩铁皮石斛能采300-500公斤石斛鲜条。每亩的鲜条产值在24万-40万元。此外,每亩地还能生产一公斤石斛花,价格在1万元/公斤。种植一亩石斛的成本投入在10万-20万元左右。抛开其他风险因素,亩产值至少在15万元以上。按照这样的投入产出比,铁皮石斛堪称“摇钱树”。这些年,铁皮石斛市场价格还呈上扬趋势。
冯侯平听得有些心动,尽管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石斛人工种植技术基本成熟。但若想在短期内掌握熟练的种植技术还有很大难度,各地种植技术参差不齐,产品品质和效益差别也很大,种植失败案例时有发生。
对石斛一无所知的冯侯平不敢贸然投资,跑了3趟中科院,向专家咨询相关问题。之后,他决定投资铁皮石斛种植。
家里人对于冯侯平的决定表示支持,朋友们却投了反对票。“朋友们对云南的印象是边疆地区比较乱,不安全,担心钱赚不到命没了。其实当地人善良淳朴,很好处,就像咱们山西20多年前的老百姓。”
冯侯平以每亩600元的价格,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大栗树乡乐作上寨租下了200亩土地。
文山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与广西百色市接壤,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界,西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邻,北与曲靖市相连,属亚热带气候。大栗树乡位于马关县城西北部,平均海拔1565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200毫米。居住着汉、彝、苗、傣、布依等10个民族3万余人。
冯侯平选择种植广南种铁皮石斛。“《本草纲目》记载,广南种铁皮石斛是铁皮石斛里最好的品种,品质也最高。因为成活率低,种植这个品种的人不是很多。”
铁皮石斛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冯侯平给自己的公司命名为云南华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冯侯平开始了他的广南种铁皮石斛有机种植实验。“广南种铁皮石斛主要贵在了种苗上,它的种苗成活率只有10%,上苗床后的成活率是50%,我现在的成活率可以达到70%,算很高了。加上大棚等设施费用,每亩投资大概30万元。我先种了50亩,边种边摸索经验,专门请专家给我做技术指导,这个东西太娇气,管理不好就会全军覆没。有当地人砸上全部身家,东挪西借凑几十万元种石斛,种植失败,损失惨重,最后自杀。”
石斛是寄生植物,需在距离地面六七十厘米高的苗床上种植。有人认为冯侯平的种植成本太高,“种这个东西,关键是有市场,品质不好如何有市场?”冯侯平反驳。
尽管冯侯平在种植铁皮石斛上小心翼翼,终究没能抗过天灾。2013年12月15日,云南文山遭遇暴雪天气,种植石斛的大棚被积雪压垮,那一次,连大棚带苗的损失是100多万元。因为损失惨重,那一天深深烙在了冯侯平的记忆里。
天降暴雪,冯侯平从县城开车赶往基地,马关县城到基地有39公里路程。在路上,他特意买了当地人喜欢吃的骡子肉,去村里叫人去基地救灾,“七八十岁的老人说从未见过下那么大的雪,说是天往下塌呢,村里愣是没人敢出门。”
之后,冯侯平自己发明了大棚加温技术。
利好政策“一带一路”给他注入兴奋剂
冯侯平是第一个到乐作上寨投资的外地人,为了与寨子里的人“打”成一片,建设基地伊始,他便与寨子里的人吃住在一起,与当地人建立起了亲人般的情谊。清明左右是石斛采收的季节,偷石斛的人也便多了起来,“一晚上偷你几万元东西你根本发现不了,因为我跟当地人关系融洽,基地从未发生这样的事情。”
冯侯平的石斛基地由当地的一对夫妻管理,24小时吃住在基地,做日常维护管理,他让对方谈薪酬,对方提出两人一年4.7万元,朋友们让其4.5万元拿下,冯侯平直接给出年薪5万元,“善待自己的员工就是善待自己的企业,基地无需我操心,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否则损失个十来八万你根本看不出来。”
云南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冯侯平没什么事就吃住在基地。一家4口,有3口暂居文山,女儿在文山参加了工作,妻子帮忙打理基地的事情。因为吃不惯当地的饮食,他从老家柳林带过来两位老乡专门在基地做饭。面食、山西陈醋、吕梁地方菜系是冯侯平的最爱。
三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10年达成自己的目标,现在冯侯平努力向5年迈进,在太原、四川、贵州、山东等地设立了自己的办事处。
合作开发石斛下游产品的邀约纷至沓来。山西孝义市也向冯侯平抛出了橄榄枝,让其考虑在孝义做石斛深加工项目。对此,冯侯平还未给出明确意见。
冯侯平的基地后面有大片树林,下一步,他计划尝试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并将自己种植的铁皮石斛做有机认证。
2015年3月初,“一带一路”成为全国两会期间热门话题。“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终极版中,圈定重点涉及的18个省,其中包括云南省。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沿线。自古云南就是民族迁徙和传统贸易的重要通道,与周边各国各民族有着密切的往来。同时,与南亚和东南亚各国在地理上毗邻,又为南亚和东南亚文化因素在云南汇聚提供了条件。
在云南生活几年,冯侯平了解了云南,也了解了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这个消息犹如给冯侯平注入了兴奋剂,借助“一带一路”的利好政策,他开始谋划自己在云南的商业蓝图:“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正好是个中心地带,在这里开一个进出口贸易公司,把内地的东西带到东南亚,把东南亚的东西带进来。还有我这个基地,自然生态好,完全可以打造成一个集农业、旅游、佛教为一体的度假胜地,不过这需要当地和内地的有缘人共同去做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