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扎根 振兴小镇掌舵人——2018百名优秀晋商人物
原标题:
改革创新 打造绿水青山富民新高地
奋发有为 争做乡村全面振兴排头兵
来源:
山西日报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亿万农民欢欣鼓舞。随后,连续两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此作出重要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8年是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振兴村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5个方面入手,瞄准山西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乡村文化旅游作为新产业新业态来培育,解决了农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活跃了农村经济,使振兴这个地处内陆的太行山区小村,凭着身边的好山好水蝶变成山西省内外闻名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蹚出了一条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新路子。
浓郁的地方民俗,美丽的自然景色,一年四季,前来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乡村文化旅游已成为振兴村新的支柱产业。
转换理念谋长远 使绿水青山转变为富民产业
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大省,长治市上党区振兴村就是一个曾经依靠煤炭资源致富的村庄。近年来,该村积极转变发展观念,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调整产业结构,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业,走出了一条旅农相融、旅工结合、旅商互促,三产融合共致富的转型发展之路,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绿色发展进行曲,成为全国乡村文化旅游的标杆与典范,有力地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
旅农相融,提升农业品质。振兴村为了农业能更好地服务于旅游发展,于2011年,成立了鑫源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331亩。按照农业观光、农事体验、蔬果采摘、农艺博览等功能,采用“公司+农业+农户”的形式,统一规划、分片承包、自主经营。目前,已建设特色化农庄6处,规模化种植基地3处,农艺博览园3处,不仅丰富了种植内容、提升了农业品质、推动了旅游发展,而且充分调动了农民的参与性、积极性,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2018年12月29日,“振兴小镇”正式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振兴村的乡村文化旅游事业迈上新台阶,掀开新篇章。
旅工结合,催热城乡建设。乡村旅游集聚大量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振兴村旅游搭台,经济唱戏,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和小景点、酒庄、城镇住宅的开发建设。目前,农产品涵盖三大门类十余个品种,年产值达到2000余万元。景区的秋千园、拓展训练基地、跑马场、民俗酒店都由企业投资建设。同时,容纳160余家商户的上党印象步行街和商品住宅楼已拔地而起,投资达到3.5亿元。
旅商互促,带动餐饮物流。为确保乡村旅游的乡村特色、丰富吃住游购娱的旅游产品体验,近年来,振兴村推出了吃农家菜、住农家屋、购农产品、体验农事活动等旅游项目,鼓励农民建设农家乐166余户,民俗酒店6处,民俗养生会所9处,可同时容纳2000人就餐、1000人住宿。所有餐饮住宿全部以纯绿色原生态的菜品制作为主,有效吸引了周边旅客,已成为振兴村一大主导产业。同时,开通了长治市区至振兴的公交班车和旅游直通车,建起了物流中心和快递服务站。
从丰富旅游产品出发、从旅游营销策划出发,振兴村每年的大型活动丰富多样、高潮迭起:从“春节嘉年华”到正月十五元宵灯会,从二月十五根祖文化艺术节到五月端午民歌大赛,从九九重阳金秋文化旅游节到十月国庆节文艺晚会,形成了“季季有看头、常年不间断”的文化风景线。
思路新,天地宽;方式变,成效显。近几年,振兴村从生态环境、民居建设、景点挖掘、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入手,精心打造、匠心独运,一个“山水相依生态美、中西合璧建筑美、古今对话和谐美”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呈现眼前。
据初步统计,振兴村自2015年先后投资8.5亿元,实施了新农村建设、新农业改造、新农民教育和乡村旅游,建成了集民俗体验、农艺博览、旅游开发、农业观光、生态采摘、产品营销、会务策划、食品加工、餐饮客栈、精品民宿、健康养生、旅游地产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胜地。2015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300万人,综合收入达到8000万元。
绿草茵茵,花香四溢,苍松滴翠,亭台楼阁相映成趣。漫步振兴村,仿佛进入一个天然大氧吧,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见诸行动抓落实 把基层组织锻造成战斗堡垒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不断强化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长治市上党区振兴村,狠抓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党建引领模式,延伸党建工作触角,走出了一条以党组织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振兴村的会议室,既是村里商议大事小情的地方,也是村干部每月18日学习的场所,《党的十九大报告主题金言 365条》《新时代党员应知应会》《新时代党支部工作手册》等各类学习资料摆放有序,参会人员和会议内容记录完整。以前村里的党员学习时间不固定、没保障,学习内容零散不成系统,自从去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振兴村就把每个月的18日定为党员干部学习日,全体党员干部都来这里学习,有时还邀请村民参加,一年多来雷打不动。
振兴村多年来创建的党建云平台、便民服务中心、农民讲习所、综治办公室,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百家村级组织来参观学习振兴村的党建经验。两学一做、“三基建设”、党日活动唱响了振兴村主旋律,党委抓大事、支部办实事、党员做好事,真正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安全生产、项目建设、党风廉政、民生实事、信访维稳、垃圾分类、环境卫生等各项工作事项推进顺利,有力地助推了乡村全面振兴。
2018年10月18日,山西省首个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教育平台——“太行乡村振兴人才学院”正式揭牌成立。人才学院致力于打造集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实践研学及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华北一流学院,人才学院成立近5个月来,各类培训51期,培训人才累计超过1万余人。
2018年12月29日,由振兴村发展成的振兴小镇景区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称号。随着2017年春节嘉年华活动的连续举办,以及拓展训练、夏令营、冬令营、冰雪世界等新项目的落地,该景区游客量不断攀升。
2018年,振兴村在北京、太原设立了招商引资办事处、长治接待处,招商引资和争取上级资金1.5亿元,使得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先后落户振兴村,给振兴村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民生保障逐步完善,村民获得感明显增强。图为村里免费为村民安排体检。
振兴西火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式列入山西省重点项目,特色小镇项目正式入库国家发展改革委千企千镇办公室,“一事一议”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振兴村绿化项目获得财政奖补、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项目,这些新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个个落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乡村振兴战略试点项目和优质蔬菜连栋大棚建设项目按进度得到正常续建;“美丽乡村”建设村民图书室及文体活动室、申报“山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振兴村公交车停靠站项目、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振兴村党建馆(村史馆)主体工程、30套民宿别墅项目装修和68家农家乐小木屋修建全部如期完成。
“我们村的党支部就是一个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每一位党员就是一面先锋模范旗帜。为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村里组织实施的每一件事都落到实处、见诸行动,村里出台了党员干部‘三级联动’机制,明文规定了党委抓大事、党支部办实事、党员做好事的组织‘规矩’,村里的每一项工作都留下了广大党员的辛勤汗水,广大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随着一件件大事、实事的落地,振兴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振兴村带头人牛扎根对村里发展变化解释道。
青山怀抱中,花园别墅林立,蝶恋花海间,风景这边独好。牛扎根深有体会:“乡村振兴,离不开组织振兴,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才能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
社会服务便捷高效,村民幸福感不断增加。图为“一站式”社会便民服务中心。
牢记使命不忘本 让山区小村蝶变为都市乡村
背靠雄山,在振兴村的红色文化主题广场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铜像环绕周围,精美的壁画记录了我党从井冈山、遵义、延安到西柏坡的革命历程。红色文化主题广场两侧分别是抗日战争主题广场和解放战争主题广场,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上党战役、神头岭伏击战等浮雕,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再现了当年革命先烈的战争故事,无声地讲述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走进振兴村,一股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红色文化主题广场、红色收藏、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不但是振兴村乡村旅游的一大看点,也是振兴村党员干部敢作敢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真实写照。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征程上、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振兴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一班人凝聚共识,接续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振兴村原名关家村,40年前是山西省长治县有名的贫困村。1978年12月,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关家村人敏锐地意识到机遇来了,在政策支持下,村办企业振兴煤矿迅速建起来了。党员就要为党争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牛扎根致富不忘乡亲,扎根在这个山村,带领村民抓产业、谋发展,让一个贫困的小山村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小康村。
富裕后的振兴村,规划整合5个行政村,实际整合3个行政村,流转4个村的土地,先后解决辖区内及周边村剩余劳动力3000余人就业,村民年人均收入由2007年的6500元达到现在的3万元;人口由865人增长至5600人;员工由原来的300人达到3000人;员工人均收入由原来的1.6万元提高到现在的5.69万元。
这几年,随着村里乡村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村民实现了就地就业,过上了舒心的日子。为了让村民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医疗保障、解除后顾之忧,振兴村在坚持新农合报销外,普及“福村宝”医疗保险保障,按病种比例实行二次报销,最多可报销30万元。去年,振兴“福村宝”报销总人数216人,报销总额110万元。同时,为全体村民和职工免费发放上党区全域旅游直通车公交卡、和平医院健康体检卡,累计金额达到369万元,这是一项健康工程、养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
现代农业提档升级,振兴村美誉度不断提升。图为游客在田间体验农事、采摘蔬果。
昔日的关家村、今天的振兴新村,在山野间,一幢幢宽敞明亮的欧式别墅错落有致,一棵棵油光碧绿的景观树屹立于村内街道两旁,统一供热、统一供气,宽带无线网络、数字电视应有尽有,整洁的街道、绿地、路灯具备了城市的全部功能。除了舒心的庭院,还建成了高新农业区、商贸服务区、休闲娱乐区、工业区、卫生防疫区、生态园林区等区域,集中连片、自成特色,振兴村成为一个功能齐全、交通便利、生态优美,且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都市乡村。
2018年是振兴人谱写乡村振兴的一年,2019年将是振兴人续写辉煌的一年。振兴村将积极推进国家级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项目,力争今年6月底项目落地;继续把全国爱国主义廉政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基地和大学生实习基地做好做大;加快推进与和平医院、晋旅集团和华北机电学院的合作,走好合作发展、合作共建、合作共赢的道路;通过山水养生、森林养眼、修炼养气、运动养性等方式,以健康为宗旨,把健康养生做成旅游产品,打造山西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康养度假胜地。
原载于2019年3月15日《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