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双方在结束了非实质性交谈之后,就要将话题转向有关交易内容的正题,既开始报价。
这里所谓报价不仅是指产品在价格方面的要求,还包括价格在内的关于整个交易的各项条件,包括商品的数量、质量、包装、价格、装运、保险、支付、商检、索赔、仲裁等。其中,价格条件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商务谈判的核心。
▲报价阶段的策略之二
除法报价策略
该策略是一种价格分解术,是以商品的数量或使用时间等概念为除数,以商品价格为被除数,得出一种在数字上看起来很小的价格,使买主对本来不低的价格产生一种便宜、廉价的感觉。
★例如,保险公司为动员液化气用户参加保险,宣传说:参加液化气保险,每天只交保险费1元,若遇到事故,则可得到高达1万元的保险赔偿金。这种做法用的就是该策略。
相反,如果说每年交的保险费365元的话,效果就差多了。因为人们会觉得365元是个不小的数字,而用“除法报价法”说成每天交1元,人们在心理上就更容易接受。
▲报价阶段的策略之三
加法报价策略
加法报价策略指在商务谈判中,有时怕报高价会吓跑客户 ,就把价格分解成若干层级渐进提出,使若干次的报价最后加起来仍等于当初想一次性报出的高价。
★例如,文具商向画家推销一套笔墨纸砚。如果他一次报高价,画家可能根本不会买。但文具商可以先报笔价,要价很低;成交之后再谈墨价,要价也不高;等笔、墨卖出之后,接着谈纸价和砚价,再抬高价格。画家已经买了笔和墨,自然想“配套”,不忍放弃纸和砚,在谈判中便很容易在价格方面做出让步。
采用加法报价策略,卖方多半依靠所出售的商品具有系列组合性和配套性。买方一旦买了组件一,就无法割舍组件二和组件三了。针对这一情况,作为买方,在谈判前就要考虑商品的系列化特点,谈判中及时发现卖方“加法报价”的企图,挫败这种“诱招”。
▲报价阶段的策略之四
差别报价策略
差别报价指在商务谈判中针对不同的客户性质、购买数量、交易时间、支付方式等,采取不同的报价策略。这种策略体现了商品交易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特点,在报价策略中应重视运用。
★例如,对老客户或需求量大的客户,为巩固良好的客户关系或建立起稳定的交易联系,可适当实行价格折扣;对新客户有时为开拓新市场,也可给予适当让价;对某些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可适当实行高价策略;对“等米下锅”的客户,价格则不宜下降。
▲报价阶段的策略之五
对比报价策略
对比报价指向对方抛出有利于己方的多个商家同类商品交易的报价单,设立一个价格参照系,然后将所交易的商品与这些商家的同类商品在性能、质量、服务与其他交易条件等方面做出有利于己方的比较,并以此作为要价的依据。价格谈判中,使用对比报价策略,往往可以增强报价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一般会有很好的效果。报价对比可以从多方面进行。
★例如,将本商品的价格与另一可比商品的价格进行对比,以突出具有相同使用价值的商品的不同价格;将本商品及其各种附加值的价格与可比商品不含各种附加值的价格进行对比, 以突出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的不同价格。
应对这种策略的方法:
其一,要求对方提供有关证据,证实其所提供的其他商家的报价单真实有效;
其二,仔细查找报价单及其证据的漏洞,如性能、规格型号、质量档次、报价时间和其他交易条件的差异与不可比性,并以此作为突破对方设立的价格参照系屏障的切入点;
其三,己方也抛出有利于自己的另外一些商家的报价单,并做相应的比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四,找出对方价格参照系的漏洞,并予以全盘否定,坚持己方的要价。
▲报价阶段的策略之六
数字陷阱策略
数字陷阱指卖方抛出自己制作的商品成本构成计算表(其项目繁多,计算复杂)给买方,用以支持己方总要价的合理性。在分类成本中“掺水分”,以加大总成本,为己方的高出价提供证明与依据。
运用此策略可以为己方谋取较大利益,击退或阻止对方的强大攻势。但是若成本构成计算表被对方找出明显错误,则己方就会处于被动局面,易使谈判复杂化,进程缓慢。
此策略一般是在商品交易内容多、成本构成复杂、成本计算方法无统一标准或是对方攻势太强的情形下使用。运用此策略时成本计算方法要有利于己方,成本分类要细化,数据要多,计算公式要尽可能复杂,水分要适度掺在计算复杂的成本项中。
一句话,就是要使对方难以核算清楚总成本,难于发现“水分”,从而落入己方设计好的“陷阱”,接受己方的要价。
应对这种策略方法:
其一,尽可能弄清与所交易的商品有关的成本计算统一标准、规则与惯例;
其二,选择几项分类成本进行核算,寻找突破口,一旦发现问题,就借机大举发动攻势;
其三,寻找有力的理由,拒绝接受对方抛出的成本构成计算表,坚持己方原有的立场与要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