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前
1945年8月14日正午
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
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这场罄竹难书的侵略战争
夺去了无数无辜中国人生命的旷世浩劫
终于结束了
这是值得亿万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
人们有理由铭记,因为历史如此惨痛决绝。日本陆相杉山元在卢沟桥事变时向裕仁天皇保证,日本陆军可以“在1个月内打垮中国”。日寇铁蹄所至,血流成河;屠刀所向,尸骨成山,仅在南京就有30万同胞惨遭杀戮,鲜血染红了浩浩长江。
1937年12月18日的《纽约时报》头版,刊登着记者弗兰克·蒂尔曼·德丁从中国发回的稿件,标题是《屠戮意味着占领南京——俘虏全部被杀》。而在同一天的《芝加哥论坛报》上,记者耶茨·麦克丹尼尔的记录更是锥心刺骨:“我对南京的最后印象——死亡的中国人,死亡的中国人,死亡的中国人……”屠杀,还是对平民的屠杀,被血洗和毁灭的城乡和被集中屠杀的中国人不知其数。那段黑暗的历史,祖国大地满是血色浸染。
1945年9月9日,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人们有理由铭记,因为牺牲如此壮怀激烈。抗战打响,中国军民以血肉之躯投入敌人火海,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击碎。南京大屠杀、731细菌战、“三光”政策等一系列残酷暴行令人悲愤,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台儿庄大捷、仁安羌大捷等一幕幕战斗场景令人振奋,杨靖宇、左权、佟麟阁、张自忠等一个个英雄形象令人景仰。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无数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最后她6位至亲至爱的人全部战死沙场。
四川安县青年王建堂,请缨参军杀敌,老父王者诚,送给儿子一面白布大旗,旗的正中竟然是一个斗大的“死”字。旗子左边的小字写道:“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台儿庄激战的最后时刻,守城的一个师消耗殆尽,只剩下一小块阵地。也就是在这一天,师长池峰城接到了集团军司令孙连仲的指示:“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
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人们有理由铭记,因为革命精神如此坚不可摧。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一寸山河一寸血,从赵尚志、左权、彭雪枫、赵登禹、戴安澜等英雄将领,到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众多英雄群体,他们前赴后继、奋勇杀敌。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日本史学家井上清说,日本不仅仅是败给了中国,正确地说,是败给了中国人民。因为,这是一场民族精神和意志上的胜利。
人们有理由铭记,因为胜利如此伟大卓绝。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毙伤俘日军占其伤亡总数的70%以上。日本战败后,向中国投降的日军共128万余人,占当时日军海外投降总兵力的50%以上。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日本法西斯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曾参与战争指挥的盟国政要对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和贡献,有过客观公道的评价。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崔可夫说,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无可争辩的事实。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东北抗联”英模部队方队。中国军网记者王卫东 摄(资料图片)
这场战争的历史记忆,中国人应该有一万种理由去记住!时光的流逝可以抹去伤痕,却无法抹去记忆。正如代表中国参加东京审判的法官梅汝璈所说:“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这么多年来,在法国小城阿罗芒什,经历诺曼底登陆的人们戎装相聚,重现“最长的一日”用鲜血凝成的和平;在美国独立日阅兵方阵中,走上反法西斯战场的士兵享受着人们最崇高的致敬;在伦敦,二战时服役的轰炸机飞过阵亡将士纪念碑,投下数以百万计的鲜花……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举行阅兵和其他盛大活动,已经成为欧美很多国家的传统,在特殊的时间节点重温历史,展示的是捍卫正义的力量,表达的是各国人民祈望和平的心愿。
那些“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那个“神州尚有英雄在,堪笑法西意气浮”的民族,那个“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东方主战场,不仅应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中光辉永存,也需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记忆中忠魂永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告诉人们,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习近平主席的这番话,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向往和平、热爱和平、捍卫和平的共同心声。
今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日益繁荣富强的中国、一个充满生机希望的中国已经昂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光荣艰巨的使命任务,需要我们继承弘扬抗战精神,不懈努力、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