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一部《乔家大院》电视剧的热播,使山西祁县一个古老晋商家族脱颖而出,也使乔家大院成为5A级的著名旅游景点。
《乔家大院》讲述了晚清时期以乔致庸为代表的一代晋商兴办票号,以商富国富民的人生传奇经历。剧中的主人公乔致庸,生于嘉庆23年(1818年),卒于光绪33年(1907年),享年89岁。
账簿首页
乔家商业从第一代乔贵发起家,到第三代乔致庸手上,票号事业突飞猛进,先有“复字号”称雄包头,后有大德通、大德恒两票号活跃于全国各大中小城市,最终实现“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梦想。
乔家何以成为山西票号的十大财东之冠,其成功之道除了传统的义、利、信的经商理念,财东出银,掌柜负责的两权分立,严厉的号规和学徒制度等,最核心的当属激励机制,而激励机制又主要体现于员工的身股制。
《乔家大院》员工的身股制是如何实行的呢?日前,记者在我市著名收藏人来祥生处,见到了他收藏的一本光绪31年至34年,“乔家大院”票号大德通的四年一届的账期分红账簿,里面详细地记载了东家、掌柜、伙计的分红情况。
记者看到,来先生收藏的这本账簿,封面为蓝皮,内芯首页贴有两枚壹角、一枚两角的民国印花税票,盖有祁县商会的圆形印章,在主页起首处盖有“大德通”的财神像押首章。
账簿内详细记载了“乔家大院”乔致庸为首的在中堂、长门德和堂、二门慎俭堂、三门(五股)和善堂、四知堂、八桂堂、九如堂、在和堂、四门谦益堂、五门庆余堂、六门德润堂与总经理及主要当事人员高钰、吕永和、郝荃、余志纯、王宗禹等人的分红情况。账簿的末尾为光绪31年至34年,共余利足银、平宝银34万3千5百45两2钱5分,共银人股43分9厘5毫等字样。
账簿上呈现的高钰和在中堂
来先生介绍,在传统的晋商经营中,多年实行的是东家出银,占的是银股,掌柜以身为股,占的是身股,掌柜的与东家利益相关,能享受到三年或四年一期的盈利分红,而一般的伙计则享受不到这一待遇,致使许多伙计学徒日满,便自立门户,因此,长期以来,伙计学成辞号自立门户成为习俗。乔致庸发现了这一人才流失的弊病,于是果断打破陋习,修改号规,新号规的第11条规定,各号伙计出师后顶一分身股,身股由一厘起,每年按劳绩由东家和掌柜的决定是否添加,而作为总经理的高钰则享受1俸也就是10厘的分红。
来先生介绍,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一厘身股,按乔家大德通光绪31年至34年的账期分红,一俸为1万7千银元,一厘即为1千7百银两,这还不算平时的工资,而在清代,一个县知府,一年的俸银也不过五六十两。
记者从这本账簿上看到,在光绪31年至34年的当期分红中,乔家大德通票号已有高钰、吕永和、郝荃、余志纯等4人享有1俸(即10厘)的人力股即期分红,他们每人分得宝银1万7千两,而另有44人享有人力股8厘5至2厘不等的分红,各分得1万4千4百50两至2千4百两不等的红利。而光绪31年至34年,大德通共余利足银74万3千5百45两2钱5分,共银人股43分9厘5毫,除去银股20分,剩余的人力股分红就占到23分9厘5毫,人力股已经超出了各位财东的银股分红。
在这本账簿中,记者还发现有陈恒通、何兆鸿、高璞、韩朝瑸、许廷桂5人各享有人力股8.5厘至2厘不等的“故股”分红待遇。来先生介绍,乔致庸在晋商票号率先实行伙计顶身股先例,打破了东家、掌柜和伙计的身份界限,把伙计变成了东家,使伙计在内心里就和掌柜甚至和东家平起平坐,同时,乔致庸的票号还实行协账制度,也称“故股”,故股就是票号对经理、职员之中的有功之臣,在他们去世后,他们仍可以身前的顶身股参加1至3个账期的分红。
来先生介绍,这本账簿可看出,乔致庸通过推出伙计身股制,以人为本,把东家利益,商号利益和员工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员工积极性,这一新规,一下子让伙计有了主人翁意识,短短数年间,乔致庸拥有巨额的财富积累,员工也享受到巨大的红利。乔致庸100多年前的变革,对今天的国营私企,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仍具有强烈的现实借鉴意义。毕竟,股份决定财富,财富决定身份,而身份则决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