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止境的逃离》[土耳其]哈坎·甘迪(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作品简介
“如果我的父亲不杀人,我就不会出生。”加萨生而为罪。他的父亲是人贩,他是人贩的帮凶。9岁,成为蛇头;10岁,背负第一条人命;11岁,便可以对生死别离无动于衷;12岁,一个叫库玛的幽灵住进他的脑海,再没离开;13岁,他就已经彻底地死了……亲眼目睹了太多生命在生存面前的沦落,他逐渐丧失了一个孩子、一个人应该有的情绪和情感。
在加萨不足30年的人生里,绝望和希望将他来回抛掷。他心念逃离,可现实是一无形的绳子,将他牢牢捆缚。而过往慢慢变成一头猛兽,终日伺伏,时刻准备将他一口吞下。
这部令人惴惴不安的小说由土耳其新锐作家哈坎·甘迪所著,描绘了细思极恐的场景:痛苦,饥饿,虐待,堕落以及战争带来的苦难。《无止境的逃离》给人的阅读体验犹如亲临地狱一般,而这也正是需要读者反思的地方。《无止境的逃离》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加萨的土耳其男孩,他与父亲同为人贩,他们将从阿富汗、叙利亚等国家逃离出的难民运往希腊等更为广阔的国度(在运送过程中,他们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危险)。同时,这本书又是一个黑色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9岁的孩子是如何从聪明的学生变成可怕的“怪物”的。
许多饱受战争困扰的难民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和终生的积蓄,逃离绝望的家乡。然而现实是,在逃亡时他们却发现自己置身于另一个地狱——一个受尽了走私者和暴徒掠夺的残忍之地。据联合国统计,2015年年底,全球有近6530万人因冲突和迫害而流离失所。小说通过暗黑而有冲击力的文字,真实地表现了难民们现今所处的困境,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这部充满讽刺意味的作品愚弄了难民的希望和梦想,难民将筹码压在人贩身上,结果人贩如加萨和他的父亲,他们的真实想法却是:“我们将那些从地狱逃出来的人带到了天堂。我不相信有所谓的天堂,但这些人几乎从出生就会相信,他们假设如果地球上有饥荒和战争肆虐的地狱,那么肯定也会有天堂。然而他们错了,他们都被欺骗了,地狱的存在不一定是天堂存在的证明。”
这些相信天堂的可怜难民,最终被加萨和他的父亲囚禁在一个贮水池里。当这些绝望的人发生了争执,加萨会恶意地煽动情绪,他的表现极为冷酷,看起来绝非一个同龄的孩童所为。
在甘迪的故事里,加萨的残酷根源于他童年时遭受到的虐待,以及他每天目睹的逃难者面对的恐惧。加萨10岁的时候遭受猥亵;同时,他还要与杀人犯父亲一起生活,并以他为楷模;又因为自己的失误,加萨背负了一条人命——意外杀死一名叫库玛的阿富汗难民。库玛是为数不多的与加萨有短暂接触的难民,他曾送给加萨一只亲手折的纸青蛙。而这个纸青蛙也在后来的行文中,变成了《无止境的逃离》里的另一个重要意象,象征着加萨深藏于心底的良知,挣扎想摆脱而脱离不了的命运安排,以及美好生活的希冀。对库玛的回忆一直存留在加萨的记忆深处,加萨承受得苦难越多,他就越发的堕落。
在探索人性恶的方面,甘迪的小说是复杂的,堪称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写作。他将小说的重点放在了加萨如何逐步沦陷上,这样的做法使得这部小说变得更加复杂,其间展露了人性复杂的一面。这部小说获得了重要的奖项——法国梅迪西斯奖。在哈坎·甘迪构造的黑暗世界中,大部分人都遭受到了仇恨的暴击,只有像库玛这样的难民——一些生活在最危险中的人——似乎才会产生同情心,并仍然对美好的生活怀抱希望。究其原因,善良中激发出的恶意,大概是由达尔文的生存本能理论所驱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