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太原市、桂林市、深圳市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同意太原市以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为主题建设创新示范区。
4月24日,太原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推进会举行。按照规划,太原市将分三个阶段,突出在绿色经济、协同生态、创新发展、开放共享等领域创新试验,为全国及世界资源型经济体提供典型案例和实践经验。
山西省建设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的重要抓手
——明确战略定位,建设生态之区创新之区开放之区
●创建服务和保障京津冀的生态之区
●创建以综改试验和可持续发展示范为引领的创新之区
●创建内陆地区合作共赢开放之区
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举行,峰会通过了由193个会员国共同达成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
2016年12月,国务院出台《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创建10个左右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对国内其他地区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对外为其他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经验。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所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全国共有15个省(区)正式向科技部提出建设申请。考虑到整体布局,并经一系列的程序评审,最终太原市、桂林市和深圳市获批。
太原市此次获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厚爱,是山西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抓手。
4月24日,太原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推进会举行。会上宣读的联合国贺信表示:全力支持太原建设创新示范区,希望积极探索,提供模式,在中国和全球分享太原的经验和智慧。
记者了解到,山西省将从省级层面倾力支持太原市建设创新示范区,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将把支持太原市建设创新示范区作为分内之责,建立健全省市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拿出真金白银,集聚优势资源,全力支持太原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上实现率先突破。
太原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战略定位清晰,即:创建服务和保障京津冀的生态之区、创建以综改试验和可持续发展示范为引领的创新之区、创建内陆地区合作共赢开放之区。未来太原将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美丽绿色的生态之城、清洁高效的低碳之城、人文和谐的宜居之城、共建共享的幸福之城。
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太原一直在努力
——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确保取得良好成效
●关停太化、煤气化等污染企业300多家
●完成“煤改电”“煤改气”11.6万户
●全市8292辆出租车全部更新为纯电动汽车
●东西北山绿化300平方公里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太原市长期依靠能源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拉动经济发展,资源约束紧张、生态功能退化、环境承载力降低等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突出。
为破解水污染、大气环境污染两个突出瓶颈问题,近年来,太原市以整治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地下结构等五大结构性污染为着力点,采取了强力措施——
大力发展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耗能、强排放煤焦冶电等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关停太化、煤气化等污染企业300多家,取缔散乱污企业1966家,整治244家;对所有电厂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加大散煤燃烧治理力度,完成“煤改电”“煤改气”11.6万户;一次性将全市8292辆出租车全部更新为纯电动汽车,推广400辆纯电动公交车。强制淘汰15.7万辆黄标车和老旧车;在东西北山绿化300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5%;实施了汾河、晋阳湖和市区内南沙河、北涧河、沙河等九条河流综合整治。
在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路上,太原市一直在努力:迎泽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提供了先行经验,娄烦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扎实推进,汾河治理美化工程成效显著,“西山模式”生态建设成绩斐然,绿色出行系统全国领先,先后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区、国家首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
面对这一重大机遇,太原市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工作对接,严格督导考核,营造浓厚氛围,确保取得良好成效。
用三个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现已列出42项重点任务
—将形成可向全国乃至世界同类地区推广复制的可持续发展经验
●三个阶段分别为:推进期(2017—2020年)
●持续提升期(2021—2025年)
●发展巩固期(2026—2030年)
太原市计划用三个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三个阶段分别为推进期(2017—2020年)、持续提升期(2021—2025年)、发展巩固期(2026—2030年)。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
在建设推进期,即到2020年,市区优良天气率达到80%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初步形成产业反哺生态、生态催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指数达到中西部先进水平;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天蓝、山绿、水清目标基本实现;产业转型取得新成就,创新示范区和综改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市功能实现新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民生福祉体现新水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万元和2万元。
在持续提升期,太原市将率先树立资源型经济成功转型新标杆,率先形成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率先成为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新样板。
在发展巩固期,将形成可向全国乃至世界同类地区推广复制的可持续发展经验,为中国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重大贡献。
目前,太原市已经就水环境质量提升、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进植树造林、增进民生福祉等7个方面提出具体数字指标。同时,列出42项重点任务。
实施水资源节约和水环境重构行动将是重中之重。今年太原市计划建设晋阳湖景区,实施除险加固、生态修复、环境整治等工程,努力打造“山湖一体、河湖连通、古今交融、人文自然辉映”的一流景区;完成汾河太原城区段12公里治理美化工程,力争汾河太原城区段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同时,还将实施生产生活用能方式绿色改造行动,推进散煤治理和农村清洁供暖改造,清徐、娄烦、阳曲、古交三县一市全面淘汰20吨及以下煤锅炉,完成10万户农村清洁供暖改造。
此外,今年计划新增集中供热200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供热管网200公里;加快建设综改示范区,全力推进总投资1300亿元的62个新兴产业项目,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投资400亿元、年产值600亿元的清徐煤焦化工循环园区建设,打造能源革命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