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人客户数1.66亿,较年初增长26.4%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平安个人客户数达1.66亿,较年初增长26.4%,当年新增客户4630万,同比增长20.5%。
点评:
客户是企业成长的基础,也是企业利润增长的来源。平安客户的快速增长,一是因为整个保险行业处于上升期;二是因为平安销售人员的增加以及效率提高;三是平安其它子公司迁徙而来;四是来自网络用户。
科技应用,赔付效率提高,有利于吸引客户。在理赔方面,平安产险首推“510城市极速现场查勘”服务,车险92.9%现场案件实现10分钟内极速处理,提升客户满意度,这也是中国平安客户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经济界别联组讨论中表示,国务院已通过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方案,具体实施办法正在走流程。
有专业机构测算,税延型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将撬动1000亿元以上的保费收入。保险客户将会有更快的增长,中国平安自然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随着“平安好医生”等独角兽公司的增加,来自互联网以及医疗等相关公司的客户也会有更多的增长。
八、互联网用户4.36亿人,同比增长26%
公司2017年底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4.36亿人,同比增长26%。
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驱动精准获客、智能营销,中国平安的电销、互联网渠道下的新业务、续期业务分别实现了同比76.8%以及50.1%的增长。
金融技术突破促使互联网用户和传统金融客户重叠。新增客户数中有1872万来自于集团互联网用户,在新增客户中占比40.4%。
点评: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互联网渠道将成为未来寿险销售的重要渠道,各大保险公司也在这一方面加大布局。
到目前为此,虽然其它保险公司也纷纷推出了网上平台,如中国人寿推出了“国寿e店”、“国寿e宝”等,但与中国平安围绕广大用户“医、食、住、行、玩”所形成的众多独角兽相比,具有较大差距。
随着互联网客户的增加以及线上与线下的迁徙,对中国平安这种网络客户比较多的公司而言,未来客户增长速度会更快。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客户习惯于网上买保险,与代理人线下销售保险相比,未来整个保险行业的销售成本会大大下降。
九、4723万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整体客户占比29%
主营业务上,平安推动核心金融公司之间的客户迁徙,促进客户价值的提升。2017年集团有4723万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整体客户占比29%(2016年为24%)。
通过代理人渠道交叉销售,实现平安产险、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新增保费433亿元。客户人均持有合同数(以下简称“客均合同数”)2.32个,较年初提升了5.0%。
2017年,平安实现客均利润355.85元,同比增长14.2%。
点评:
客户迁徙是中国平安这种综合金融企业的优势。通过互联网,中国平安使这种优势进一步放大。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这种迁徙还会继续。通过迁徙,不仅促使中国平安不同业务板块的良性发展,也促使平安各独角兽企业快速成长。
十、代理人138.6万,较年初增长24.8%
代理人量能双升。2017年公司寿险代理人规模较年初增长24.8%达到138.6万人,人均产能同比提升7.1%。在代理人产能提高的同时,其收入也相应提高。2017年代理人月均人均收入6250元,较上年提高4%。
点评:
保险在国人心目中还没有成为必需品,加上像安邦保险这样的公司,影响了整个保险行业的形象,在较长时期内保险还需要推销。
138.6万人的保险大军和代理人量能双升,既是中国平安保险业务稳定增长的可靠保障,也是“平安好医生”等独角兽公司快速成长的重要条件。这是一般高科技独角兽企业所没有的市场队伍。
随着老人社会的到来;随着平安这种信用度比较高的公司快速成长;随着科技的应用和赔付效率的提高;随着医保一体化发展,保险将逐步变成多数人的必需品。
到这个时候,代理人队伍将会逐渐减少,代理费用将会逐渐降低。依靠人力规模增长和高额佣金推动保费增长的发展模式,将会被保险产品回报率提高和消费者主动在网上投保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