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下午,省扶贫办召开媒体通气会,2018年我省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是,确保17个国定贫困县、9个省定贫困县摘帽,2200个贫困村退出,61万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2%以下。实施15.9万贫困人口易地搬迁、6.6万同步搬迁。
如何确保目标完成?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表示,将提升产业扶贫水平、拓宽创业就业途径、打好整村搬迁关键仗、拓展生态脱贫成果、跟进落实保障性扶贫举措、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六项重点任务”,确保今年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连战连胜。
扶贫小额信贷新增超50亿元
为提升产业扶贫水平,我省特色农业扶贫将突出抓好脱贫主导产业发展,打造一批示范村。落实好贷款贴息政策,重点支持种业型、加工型、流通型、服务型、科技型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依法合规、户借户还,今年全省扶贫小额信贷要新增50亿元以上。
光伏扶贫,确保去年年底国家下达我省的2859座村级电站、102.94万千瓦年内全部并网发电。电商扶贫,将对未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6个深度贫困县抓好推荐申报工作。村级服务网点,今年要覆盖70%的贫困村。乡村旅游扶贫,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布局,用3年时间打造300个左右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
实现8万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拓宽贫困劳动力创业就业途径,我省将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抓好农村贫困劳动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全年计划实现8万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围绕产业融合发展催生的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开发就业岗位。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支持企业在贫困地区投资办厂或实施生产加工项目分包,建设乡村扶贫车间、加工点等,带动贫困劳动力居家就业或灵活就业增收。组织实施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强化科技特派员创业式扶贫服务,带动贫困群众创业就业。
整村搬迁工程竣工率达六成以上
贫困自然村往往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在我省实施的整村搬迁中,将以深度贫困村为重点,围绕解决“人钱地房树村稳”等问题,“六环联动”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今年全面铺开15.93万贫困人口、6.61万同步人口搬迁任务,年底竣工率达到60%以上。
规划脱贫摘帽且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贫困县,年底前搬迁户全部入住。捆绑使用退耕还林、光伏收益扶贫、经济林项目、承包地托管等政策,帮助贫困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获得资产收益;支持整村搬迁后的旧村拆除和土地复垦,今明两年,每个贫困县完成增减挂钩结余指标易地交易1000亩以上。
贫困县将实施260万亩造林任务
今年我省退耕还林195万亩,补助资金将兑现到户。完善造林扶贫合作社带贫机制,今年造林任务有450万中的260万亩落实到贫困县。国家新增生态护林员岗位要全部落实到深度贫困县,抓好沿黄贫困县低产低效的红枣林、58个贫困县的核桃林的更新改造,今年200万亩提质增效任务中150万亩安排到贫困县。
继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
对于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老年人、贫困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继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确保所有涉农县达到或超过国家扶贫标准。精准落实好教育扶贫各阶段资助政策,落实好教育扶贫个人资助账户工作。
同时,我省还将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实施农村危房危险土窑洞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专项行动,对整村搬迁外的退出贫困村,以户为基、以村为体、以县作战,集中实施整村提升工程,提升村容村貌、户容户貌、精神面貌。
深度贫困县扶贫再贷款增至13亿
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每年要拿出30%以上投入到深度贫困县。对深度贫困县扶贫再贷款在上年10亿元限额的基础上,今年再增加3亿元。省市县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一律公告公示。
同时,我省还将建设数据库、政策库、项目库、专家库“四库”;抓住万名干部下基层契机,把熟悉数据管理和懂政策的优秀干部调整充实到乡镇扶贫工作站。
用加减乘除法确保真脱贫
加法,就是加大攻坚力度,包括加大政策投入、加大资金投入、加大项目投入以及加大人才投入。其中,政策方面将持续深化基层组织、基本能力、基础工作“三基”建设,万名干部下基层,形成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政策导向。
减法,减轻基层负担。一律取消与精准脱贫无关的搭车任务,一律取消未经批准的部门考核评估,一律取消不必要的填表报数、会议活动、文件简报,改进考核督查,简化考核内容,减轻基层负担,让一线同志把精力用在为贫困群众办实事上。
乘法,提升政策举措的乘数效应。深度贫困县要“一县一策”重点支持,确保如期脱贫摘帽;当年脱贫县要逐县研判对标提升,确保脱贫质量成色;脱贫摘帽县要“一县一案”巩固提升,确保实现稳定脱贫持续发展。
除法,坚决铲除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滋生的土壤。坚决做到“四个决不允许”,确保阳光扶贫廉洁扶贫、真脱贫脱真贫。
○回顾
2017年全省扶贫工作亮点
1.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2017年,我省减贫任务圆满完成,预计3个国定县、12个省定县脱贫摘帽,2557个贫困村退出、75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3.9%以下。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7330元,同比增长10.7%,高出全省3.7个百分点。预计今年上半年可以确定2017年脱贫摘帽县。
2.《山西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颁布施行。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山西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全省扶贫开发纳入法制化轨道。
3.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大幅度增长。全年各级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91.51亿元,较上年增长71.8%。中央资金32.56亿元,增长50.6%;省级资金30.11亿元,增长51.9%;市级资金10.06亿元,增长38.8%;县级资金18.78亿元,增长310.3%。
4.整自然村搬迁取得重大突破。出台实施意见,召开现场推进会,落实习总书记统筹解决好“人钱地房树村稳”7个问题要求,支持3350个深度贫困自然村整体搬迁。当年启动实施2487个,搬迁884个,整村拆除复垦381个,12万贫困人口实现搬迁。
5.光伏扶贫走在全国前列。713座村级电站、21座地面集中电站并网发电,总装机78.96万千瓦。国家一次性批复2017—2019年3年村级电站规模102.9万千瓦,占全国四分之一。累计可带动6500个贫困村、23.3万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6.扶贫小额信贷增量全国居前。出台政银企保农“五位一体”扶贫小额信贷指导意见,全年投放扶贫小额信贷83.82亿元,惠及17.63万贫困户,贷款增量全国居前。
7.亚行贷款山西包容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成功签约。利用亚行贷款9000万美元、总投资10.33亿元的山西包容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正式签约,覆盖10个贫困县在内的6市17县,填补了国际金融组织在我国农业扶贫领域包容性商业项目空白。
8.启动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出台实施意见,以户为基、以村为体、以县为战,分期分批对整村搬迁以外的贫困村实施整村提升工程。当年安排地方债25亿元,启动实施2377个村饮水安全、2856个村危房改造、1586个村通村公路和4016个村环境整治。
9.首次开展贫困县退出工作。全省贫困人口降到100万以下,贫困发生率降到4%以下,贫困县数量首次净减少。
10.社会力量帮扶形成大格局。深化领导联系、单位包村、县际结对、企县合作、专业人才挂职、学校医院对口“六个帮扶”;中国社会扶贫网和“公益山西”精准扶贫平台在我省上线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