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稳根认为,如果三一成功完成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会再次强大,这就是他说的翻身;如果不能完成这个转型,就会翻船。
“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公开的秘密。”3月13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办的第四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说。
梁所说的公开的秘密指的是,“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技术进步最快的五年。中国的工程机械产品,已经可以跟欧美日国家的产品相媲美,接近世界水平。
不过,梁稳根口中技术进步最快的五年,也恰恰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最黑暗,最寒冷的五年。
自2012年以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历经了漫长的市场调整,高速增长和疯狂扩张的后遗症反作用于行业内所有的企业,一大批中小公司宣布死亡,残留一线生机的行业巨头们也集体休克。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领域的代表性公司,漫长的时间里,“三一”的名字几乎淡出了所有主流财经媒体的版面,相比过去频繁曝光于镁光灯下的知名度,三一从未如此沉寂。
事实上,近几年来,梁稳根一直在反思。“不仅是我,公司的整个高管团队都在反思。”去年8月份,梁稳根在三一集团位于北京昌平的产业园里接受了《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的独家专访。此后,《中国企业家》刊发了封面文章《三一回归》(点击可查看文章原文)。
在这次专访中,梁稳根谈的最多的是对过去的反思。在他看来,这次“寒冬”让他认识到了什么是“周期”和“风险”。
同时,他也开始寻找三一的短板。他认为,过去三一最强的是文化和团队,最差是制度和流程。
“按道理不应该会出现‘好的团队和差的制度流程’这个矛盾的,也是因为特殊,确实没有把制度和流程建立起来。”梁稳根说。梁说的特殊原因,指的正是当年过于关注市场机会,而忽略基础管理。
在他看来,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流程和制度,风险才能得到控制。为此,几年来,梁稳根大力在三一内部梳理流程,并将流程软件化。
“过去流程长,效率低,相互扯皮,现在将所有流程软件化的好处是不按流程走,软件上就通不过。由过去人为的控制,变为通过机器来控制。”梁稳根说。
过去六年,梁稳根深居简出,做的最多的便是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为三一“补短板”,重新为三一打好基础。
2017年前三季度,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281.59亿元,同比增长70.77%;净利润为18.03亿元,同比增长932.5614%。种种迹象表明,三一正在回归。
在3月13日的“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梁稳根也分享了三一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经验。
在梁稳根看来,能否实现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关乎三一集团生死。“成功完成转型,那么肯定会再次强大,这就是翻身;如果不能完成这个转型,就会失败,这就是我说的翻船。”梁稳根说。
以下是梁稳根在“代表通道”接受采访的问答实录:
传统制造业如何面对智能化、数字化浪潮?尤其是在中国制造2025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该何去何从?
梁稳根:你这个提问对我来说有双重挑战。首先,回答你这个问题存在挑战,因为大家都在谈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第二,要干好这个事情挑战更大。
我这几年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带领三一集团完成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大家知道,三一集团是一家先进装备制造企业。我们的主要产品有工程机械、港口机械、矿山机械等等。
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公开的秘密,“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这是我们工程机械行业技术进步最快的五年,我们的产品基本上可以说与欧美日产品差不多了,接近世界水平。
我们在智力矿难救援过程中,在福岛的核救援过程中,在“一带一路”各个重大工程项目上,都有我们中国的工程装备,都有我们三一的工程装备。
我们传统制造企业怎样实现向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大家都在谈这个课题。到底什么是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
我认为至少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它的核心业务必须全部在线上;第二,它的全部管理流程必须靠软件;第三,它的产品必须高度的智能化,它的管理流程必须高度的信息化,它必须跟它的C端的客户,B端的代理商,S端的供应商,以及E端的员工,在这四个方面实现高度的互联。
我在三一内部经常讲,我们三一要么翻身,要么是翻船。怎么说呢?如果我们成功完成智能化、数字化转型,那么我们肯定就会再次强大,这就是我说的翻身;如果不能完成这个转型,那么我们就会失败,这就我说的肯定会翻船。
中国制造业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比较优势,得益于人口红利,我们发展非常快。我们现在是制造大国,但是我们应该尽快建立起我们的技术红利。
我也经常讲,我们正处在两个重大战略机遇的交合点上。第一,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二,新技术的浪潮,有人说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两个旷世的机会,更快、更好的完成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那么中国肯定会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