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如果不是单位组织观看《建军大业》,我想我应该不会走进电影院去看这样的一部电影。但是在影院看过后,这个国庆节,我在家又重新看了一遍。很意外吧,居然有人愿意看好几遍主旋律电影?我也觉得意外,就像这部电影一样,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
第一遍在影院看完电影时,我和我的同事们都认为它出人意料的好看。我们不是水军,不是五毛,更不是小鲜肉群体的粉丝,如果非要给我们贴一个标签,那可能就是上了很多年学、读了很多年书的一群吃瓜观众,所以我们可能更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回头看看我们的历史。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建军大业》在叙事和画面上都是比较成功的,有燃点有泪点,爆破戏尤其震撼,老戏骨演技没的说,大多数小鲜肉也不拖后腿,虽然有些情节和演员存在一些问题,但瑕不掩瑜。在我看来,电影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对人物的塑造。它摆脱了主旋律电影的脸谱化,改变了人们对于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它对战争中的每个人都表示了极大的敬意,无论是敌军还是我军。他们是无条件服从命令的军人,但他们更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有思想、有智慧、有担当、有感情,而且有趣。
比如说,朱德。在我印象中,朱德元帅是有点发胖、笑起来和蔼可亲的样子,可是黄志忠老师的演绎让我感受到朱德元帅“帅气”的一面。起义前孤身设局,把南昌城大大小小的头目都按在其中,宴会上的朱德可谓风流倜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三河坝战役,朱德以三千兵力掩护主力部队转移,苦苦撑了三天,彰显着一个将领的坚强领导和必胜决心。“革命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就是要为中国革命留下种子”,这样的领导者才真正配得起“帅”这个字。
比如说,叶挺。欧豪饰演的叶挺在电影上映前就遭到了叶挺后人叶大鹰的公开批判,从而成为了争议最大的角色。印象中的叶挺将军是儒将,能够写出《囚歌》这样的诗篇,但是翻阅叶挺将军的生平,会发现他是一个傲气、有个性、甚至有一点儿张扬的人,曾经因为李立三的无端指责而退党。所以欧豪在其中展现出的魄力、张扬甚至那一点儿痞气,都是非常帅气的,只是有些地方用力过猛,例如炸德胜门的那场戏如果动作不那么夸张,我想他的风评一定会更好。还有叶挺在船上为大家做生鱼粥那场戏,既接地气儿,也符合后来领导人说他“注重生活品质”的评价。这样的叶挺,这样的欧豪,其实都非常圈粉,马背上大笔一挥写出“命令”二字的叶挺,德胜门果断下令敢于强攻的叶挺,不愧是能带领出“铁军”的一代名将。
比如说,林彪和粟裕。20岁的年轻人满脸稚气,但打起仗来却是有勇有谋。以这样一种方式暗示两个人未来的命运。据说林彪这一生最佩服粟裕,所以电影中安排他们共同“守门”,在20岁那年让他们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更多了一种温情。刘昊然饰演的粟裕虽然年轻,但是打仗果敢,一眼辨认出想浑水摸鱼出城门的敌军,果断开枪,这正是粟裕的特点;马天宇饰演的林彪有些腼腆,但也符合年轻时林彪内敛的性格。电影结尾处,失败的粟裕虽然眼含热泪却目光坚定地说“我一定会拿下南京城”;林彪摘下粟裕的军帽抠掉帽徽,说“总有一天我们要为所有死去的烈士报仇”。后来,林彪的东北野战军和粟裕的华东野战军为全中国解放立下汗马功劳,而粟裕真的拿下南京城。
比如说,蔡晴川。白宇饰演的蔡晴川对于很多人来说比较陌生,但却是全片最感人最催泪的一个角色。年仅24岁的蔡晴川和将士们争着留守断后,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牺牲自己,为其他同志赢得生的机会,挽救了革命的火种。朱德临别前的那句“当勇士,不要当烈士”,支撑着身中数弹的蔡晴川在最后一刻引爆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是烈士,更是向死而生的勇士。以蔡晴川的军事才能,如果他能活下来,如果他选择撤退而不是断后,很可能就是开国元帅或者大将,可是他从未想过以后功成名就,毅然决然选择死路一条。如果不是电影,有多少人听说过蔡晴川?卢德铭也是一样,如果不是电影,有多少人知道这位年仅22岁就牺牲的秋收起义的总指挥?
除了对我军这些正面人物的刻画,对于“敌军”,电影也没有丑化,而是致以最大的敬意。例如,陈峰和钱大钧。周一围饰演的陈峰是杜撰的,在电影中只有他一个国民党军官嗅到了危机,在第一时间组织军队镇压南昌起义,那满身满脸的汗水仿佛是明知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的眼泪,最后平静地看着炮弹落下,完成了一个军人的职责。杨祐宁饰演的钱大钧,是三河坝战役的胜利者,他走到战死的蔡晴川面前说了一句“黄埔军校的全部厚葬”,并脱帽致敬。钱大钧是黄埔军校的教官,而蔡晴川是他的学生,本该师生齐心协力打倒列强除军阀,却提前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最终你死我活。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尤其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同事看完电影哭着说,再也不想看到中国人打中国人了。在风雨飘摇的20年代,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无法确定谁的主义能够救中国。这些军人因为不同的信仰,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走上了对立面,但他们都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者。还有那些被炸断胳膊炸断腿的伤员,那些因为紧张害怕而大哭的护士,那些喃喃自语道“我想家了”、“我好害怕”的战士,每一个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
很多人其实没有看过电影,就妄加评论,例如有个男性朋友看到我在朋友圈的安利时评论道“电影被颜值毁了”,也有朋友说“看这些小鲜肉不如多看几遍《战狼2》”。这些人因为“小鲜肉=烂片”的刻板印象而形成了对电影的刻板印象。南昌起义时,这些革命先辈都是二、三十岁的年纪,不找二十多岁的年轻演员,难道要用四十多岁的人来演吗?不找帅哥难道非找一群粗俗土气的人来演吗?况且,翻看那些老照片,你会发现那个时候的他们是真的帅气,在没有美图的年代依然剑眉星目、英武挺拔。
还有一些看过电影的人说“特效太假,那时候哪有那么多枪炮”。但是,大家不要忘了这是拍电影啊,不是拍记录片!电影不仅要考虑真实性,也要考虑艺术性,枪林弹雨、火光冲天,通过特效和音效的加持,更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我认为它是成功的;但作为一部商业化电影,它却采用了不太明智的宣传方式。前期以“小鲜肉”为卖点的宣发,的确吸引了部分演员的粉丝,但却将市场上的绝大多数观众推到了对立面,引发了大家的逆反心理。本来在观众心中,“主旋律”就不招人待见,再加上“小鲜肉”,人们很容易就直接下结论:这是个烂片。而且由于《战狼2》的火爆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挤兑,《建军大业》在上映一周后就几乎不再排片。
如果宣传得当,《建军大业》可能会有更高的票房,有更好的口碑,甚至成为主旋律电影的标杆,毕竟它改变了主旋律电影的脸谱化,大胆启用了年轻演员去演年轻的故事,将目光瞄向了市场,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没有刻意的意识形态的灌输,但每一帧画面都感染着我们,这才是主旋律电影最大的魅力。可惜在这个夏天,它却被深深地低估和误解。
我们学了很多年历史,但是我总觉得课堂上的那些历史是刻板又生硬的,而《建军大业》却让我看到了历史的温度。之前我只了解三大起义的时间地点经过结果,但是看完电影后我更想了解它们背后的每个人,尤其像蔡晴川、卢德铭这些在起义时就牺牲的英雄,我查了电影里每一位人物的生平,我去翻看他们的传记,并且再看这部电影时,又有了新的触动。
观众嫌弃这些演员年轻,但实际上南昌起义时那些革命先辈更年轻,毛泽东34岁,周恩来29岁,朱德年纪最大41岁,贺龙31岁,叶挺31岁,叶剑英30岁,蔡晴川24岁,卢德铭22岁,林彪和粟裕不到20岁。二、三十岁的年纪,我们还在上大学或者为工作挣扎,而他们已经成为了一个营、一个团的将领,已经将民族解放的重任扛在肩上,已经开始轰轰烈烈干大事。
所以,年轻的你,还不努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