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我且利他
进入忘我的境界,人们更易专注做事;反过来,专注做事的过程,也会带来忘我的感觉。如此看来,不带功利心地专注做事与忘我投入,客观上可能产生更能把事情做到位的结果。特别在创新领域,背负沉重的功利目标,更可能患得患失,反而难专注做事。
利他,是创造价值的根本。以“利他”为正命题,其反命题就是“反利他”。用反证法,可见“反利他”在社会上行不通,这就表明了“利他”存在之必要性。对于利他,受长期进化本能影响,人们无意中会觉得太高尚 ,不可行,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
利他,才有可能对社会做出贡献,从而获得相应回报,从这个角度看,利他似乎无关高尚不高尚。利他,事实上并不排除或妨碍利己,如此也就没有什么不可行。由此看来,倡导忘我与利他,需要加强自我修炼,才有可能化解由潜意识本能引发的抗拒反应。
企业立足市场,无论是关注客户需求,还是加强技术创新,最终实现产需对接是关键,而对接的方式就是“忘我做研发,利他拓市场”。必须看到,企业的所作所为是否有价值,最终由顾客说了算,关键不在于你有什么产品,而在于你能解决顾客什么问题。
专注与忘我
在《企业的灵魂》一书中,比尔·波拉维指出:“当我们有机会为别人服务或者帮助教育别人时,我们就有了更高的目标和使命感。倡导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提倡为他人服务,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学习将他人的需要,置于自我兴趣和自我满足之上。”
当人们放下自我, 不带功利心地专注投入,努力做好事情,特别是做好创造价值之事,以满足社会与他人需要时,自然就会进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反过来强化对于做事的专注投入,带来进一步的物我两忘感觉,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平和与自在。
忘我做事,专注投入,这一过程令人欢喜。若付出努力,能够取得成果,获得社会认可,估计更能让人们从中得到乐趣。研究表明,工作本身就具有人生意义。现实企业中,内部管理多折腾,如相互考核、层层汇报等,结果导致人们做事只为钱,其他无感觉。
企业考核什么,就容易得到什么;目标太高做不到,就易初泡沫。在组织中,花过多的精力于相互考评,可能不仅无助于士气提升,甚至还会平添人人自危压力。企业建立制度,特别需弄清:为谁做事?做什么事?如何做事?满足外部市场需求,才是关键。
越是能放下自我,达到忘我境界的人,就越能人清自我,看透工作本质。界定企业目标,明确什么叫成果,然后组织员工围绕目标与成果而努力,这是管理者的首要责任。目标就是对社会做出贡献,成果在于满足顾客需要,赚钱只是这些努力的自然结果。
围绕目标,需对员工行为加以适当引导。随着规模扩大,企业为加强内控,做好风险管理,会不断修订规章制度,设定各种行为的边界 ,也即规定什么“不能做”等。但却较少关注,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也就是应该或者不应该对顾客做些什么。
忘我更清醒
一个组织,只有弄清目标、成果与赚钱的关系本质,并就此达成共识,内部的各种活动及考核,才可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不至于跑偏成纯粹的管理折腾。企业经营少点内部折腾,可全力以赴关注外部需求,专注于扎实做事抓品质,聚焦于深入一线做市场。
放下各种自我的小算盘,明确企业努力的目标与成果,如此忘我投入的心态,可让人们对自己当下的行思,保持更纯粹的清醒意识。你要做什么?你需怎么做?你为什么会如此做?这是你内心的真正想法吗?对于这些问题,若能不言自明,行思也就有了灵魂。
故事说,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 ,有个人停了下来。其他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笑答:“走的太快,灵魂落在后面了,我要等等它。”是啊,我们走的太快了。成长求快,出名求快,发财求快,升职求快,一切都想快快快,谁愿停下等一等呢?
走的太快、太远,很容易忘了初心,出发到底为什么。对企业灵魂的清醒意识,可让人回复纯净初心。立足社会,需忘我利他,只有如此,才可自然地从中自利。俗话说,“远途无轻担”。如果一出发,就直奔自利,背负着无形的私欲重担,又怎么走得远?
许多时候,人生的难题在于,既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古希腊神谕指出:“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或许忘了自己,更能认识自己 ;放下名利权,更近名利权。企业灵魂价值观的确定,似乎也如此,让人忘我,才能实现自我。
从因果看,忘我利他是因,企业稳健经营是果。不忘初心,需从“忘我利他”做事入手,深入工作现场、基层一线,跑市场,搞研发,抓生产。建设企业灵魂价值观,必须重视行为小事,一切围绕满足顾客需求之目标,让行动落地,变成一种习惯,扎根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