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危机再度发酵,这次的问题出在信托上。
稍早前媒体有报道称,由于海航系企业整体现金流紧张,海航系发行的一只高达17亿元的信托基金将可能无法按期兑付。这引起舆论对海航资金危机的再度担忧。
据悉,该信托项目为“中信·海航地产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二期”,于2017年2月16日成立,由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受托人进行管理。已向海航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发放贷款16.997亿元,资金用于海航日月广场和海航首府项目建设。信托期限为12个月,将自2018年2月16日起陆续到期。
海航基础今晚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孙公司海航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与中信信托于2017年1月签署《信托贷款合同》。截至目前,贷款余额为16.997亿元,信托计划项下贷款将于2月16日起至2018年11月底陆续到期。目前,公司不存在贷款本金以及信托收益或无法按期兑付的情况。
媒体援引信托业内人士的话称,信托计划到期日是2月16日,当日正值大年初一,不太可能在假日打款。由于该信托计划目前尚未到期,也有猜测认为,这是投资人担忧海航到期兑付能力而提前施压。
海航基础主要业务为机场和房地产,其中房地产业务由海航基础产业下属的海航地产负责,机场业务由海航机场集团负责。
值得注意的是,该信托项目保障措施是以海航日月广场项目3宗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及在建工程为其还款义务提供抵押担保,抵押率为30%。而海航基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海航地产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海航危机目前也蔓延到旗下航空公司。媒体报道指出,信用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将祥鹏航空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原因是受到海航集团近期有关债务和流动性风向等负面新闻的影响。
海航债务危机
自从去年下半年监管层开始对企业大举海外并购加强管理以来,海航就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尖浪口。公开资料显示,海航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进行了超过500亿美元的海外并购。
2017年11月,标准普尔将海航的信用评级从B+调降至B。理由是在未来几年有大量债务到期,且其融资成本提高。中信银行在去年12月也对外宣称,因海航集团暂时出现流动性困难,海航控股在中信银行的商业承兑汇票出现兑付困难。
不久之后,海航否认中信银行有关公司面临流动资金困难、难以兑付商业承兑汇票的消息,否认集团出现任何还款延误,还强调其与中信银行的合作完全正常。
同月,海航原计划在中国市场发行10亿元人民币的永续债券,用于偿还到期债务,但不料最后却取消了发布。
永续债的取消发行让人更加担忧海航的债务压力。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海航集团的利息支出达到创纪录的1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一倍。其短期债务达到1852亿元人民币,超过其现金储备。
海航在2017年12月回应负债的负面消息时称,集团资产负债率实现七连降,从七年前的82%降至59.5%。不久后,海航公布其总体债务规模目前为2500亿元左右。但标准普尔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海航集团的长期债务达到3828亿元,净债务达到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的6.5倍。
此外,据上市公司法定信息披露材料显示,截至去年,海航集团旗下13家国内和香港上市公司总负债超过5800亿元。
想方设法还债
海航集团显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高额债务问题,能有效偿还债务,并降低其利息支出的办法就是发债与出售资产。
据媒体此前报道,海航近期正在市场上与各路机构讨论部分国内物业和资产出售的可能性。
海航CEO谭向东也曾表示,海航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并购策略,同时正在陆续售出部分资产,包括纽约、悉尼等地的部分房产,并清理了100多家小企业。很多少数股东权益也正在卖。他称,这些资产的处置使得海航获得了大量现金流,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发债也成为海航解决债务问题的途径之一。2017年12月,海航旗下云南祥鹏航空公司发行了270天期人民币债券,发行利率高达8.2%,创下该公司发债史上的最高纪录。
此外,海航旗下的两家公司天津航空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也曾发行了相似期限的债券,发行利率都不低。除了发债与出售资产,海航还在想其他办法筹资。比如通过高于市场利率的方式向内部员工筹资,曾在内部销售年化8%以上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