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宣布开始历史上的第五次"扫黑除恶"。"打黑除恶"也被称为"严打"。
北京于1983年8月启动第一次"严打"。之后分别在1996年4月、2001年4月、和2010年6月启动过"打黑除恶"。四次“严打”是中国开始经济改革并取得快速发展、社会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出现的。历次的严打社会经济基础都有一定的变化。
尽管每次的严打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对清除社会恶势力、消除社会负面影响力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大陆内部体制上的一些变化。但是也暴露了一个存在已久的隐患。每次严打"都摆脱不了一阵风的结局",社会环境又会倒退到以前的状态,恶势力的影响持续反复并壮大,社会矛盾和民怨并没有得到根本的缓解,百姓的安全感依然不足。舆论总结,"单纯依靠'严打'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甚至形容严打"成果越多越可怕"。
历次"打黑除恶",但是历次出现黑恶势力的"春风吹又生"。说明黑恶势力的"根"并没有被拔掉。而这个"根"就是这次中纪委会议中提到的"保护伞",能提供"保护"的只有公权力,或者说已经腐败的公权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本次"扫黑除恶"实际上是一次拔"根"行动。
这次第五次的严打出现了三个极为重要的信息。
一、中纪委全程深入参与领导,强调"要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结合起来"。这是之前历次的"严打"从未出现过的现象。
二、本次严打的性质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强调本次扫黑除恶"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事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如此描述已经反映出本次打黑已经绝非社会经济的范畴,其意义也绝非前四次的打黑可比拟的。
三、之前四次严打的出现都有特定事件和特定累计问题成为引爆点。比如2001年的石家庄"3.16爆炸案"、2010年频繁的幼儿园血案。因此之前的四次严打几乎都是处于"被动"局面,都是社会问题严重后才做出的反映。而这次的严打,并不存在这样的引爆点,甚至2017年恶性刑事犯罪数量还有所降低。因此本次"严打"具有"主动出击"的特点。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和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并没有形成有效而系统性的自我强化。很多官员尤其地方官员和基层官员越来越倾向于从发展国家经济到发展"自家(自己)"经济。这本身就已经开始破坏标准化的政治和经济生态。
经过三十年的变化,这种被严重破坏政治生态产生了庞大和极具毁灭性的力量。黑恶势力开始直接触及执政党的最核心。周永康事件爆发后,相关的一系列案件开始逐步的得到公开的报道,从中就发现黑恶势力是如何与正国级领导人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这些黑恶势力不仅依靠巅峰权力获得了庞大的经济财富,也获得了包括"慈善家"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及荣誉,在强大权力的"保护下",黑恶势力获得了物质财富、社会财富、政治财富的三丰收!甚至有舆论把某些黑恶势力形容为“地下政府”。
这就是典型的黑恶势力的蜕变进化以及和政府密切配合的典型事例。从历年出现的较为严重的社会性群体性事件来看,几乎都存在黑恶势力的或多或少的影响力。甚至形成了政府公权力发号施令,黑社会冲锋陷阵,然后公安力量收尾的局面。
传统黑恶势力已经从"打砸抢"的"小儿科"阶段鸟枪换炮到了"高级黑"的阶段。在这个新阶段,黑恶势力穿着华丽甚至文质彬彬。完全摆脱了传统黑恶势力恣凶稔恶的形象。(尽管还存在打打杀杀的传统势力,但已不是主体)。
此时的黑恶势力不仅有政府作为靠山,更学会了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形成了一个收敛各种利益的双保险生存形态。
因此,越来越多的涉黑案件变得极为复杂和难解。明知道问题在何处,但是几乎无法通过传统手段和武装力量来解决。这已经开始对执政党甚至国家的法律体制,乃至政治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总的来说,目前黑恶势力越来越具有政府的"股份",而一些政府部门也出现了黑恶势力的"执行董事"的身影。本来属于水火不相容的两方出现了神奇的合作和共存。其结果就是让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因此,本次的严打,已经和前四次的严打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或者说,本次严打的真正意义在于"意在沛公",通过扫黑除恶对基层政府和地方官员展开一场系统性的反腐行动。因此这也是一种一箭双雕的战略。如果通过本次"扫黑除恶"最终实现了执政党自身的洁净和政府的本位回归的话,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都将不啻为一次反腐败“斗争”中又一场具有战略意义的胜利。这会是中共自身建设持续推进从而达到"自身硬"的一次分水岭事件!
本次严打上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就是用词上从"打黑除恶"变成"扫黑除恶"。"打"于"扫"一字之差,则有着表面和深入的区别,也有"点"于"面"的区别,还有"局部"和"全部"的区别。
这次扫黑除恶本质是反腐的延续,从过去五年来变化来看。这次行动的结果值得社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