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商霍才座谈会邀请函
——正月初四
尊敬的全球各地霍商霍才:
拟在2018年正月,在霍州市举办“霍商霍才联合会/霍商霍才俱乐部”筹备座谈交流会,欢迎您您作为霍商、霍才代表出席。
座谈会时间:正月初四。
鉴于这是第一次霍商霍才座谈会,座谈会代表和规模为小型,充分体现霍商霍才分布区域、行业代表性,特邀请以下代表出席:
1)在外发展霍商代表;2)在霍州本地发展霍商代表;3)在霍州发展籍贯非霍州者(新霍商)及霍氏企业家代表;4)霍州籍高级人才、专家;
座谈会目的:
1)各地霍商霍才代表共庆新春,话友谊、叙乡情、谋共赢;
2)共同交流如何在“霍商霍才”这杠大旗下,建立一个如“霍商霍才联合会”类的平台,即支持霍州建设,又服务霍商霍才群体自身;
3)了解霍州市最新发展成绩,以及近期发展规划;
出席人员登记联系:
请有意出席者,将如下资料填好,发送到中国晋商俱乐部秘书长刘文斌(霍州人)邮箱liuwb@shanxishangren.com
姓名、单位、职务、手机号码、籍贯(具体到村或者街道)、企业所在地区、企业所属行业、企业规模(人数)、企业年营业额。
或者电话刘文斌秘书长13910058390。
中国晋商俱乐部秘书处
2018年1月15日
霍州鬼子的来由
“霍”的历史
《诗经》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就是燕子。相传殷商的先祖契,就是其母吞食燕卵而生。而玄鸟,就是霍。
“霍”字载甲骨文中为鸟飞云霄。“大禹治水,首祭霍山”,以霍为名的这座山,可见其得名久远。而“霍”为先秦方言,意思为“大山包围着小山”。
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于霍山建立霍国,后称其为霍叔。
后周成王继位,霍叔发动叛乱,被周公旦平定,废霍叔为庶民。
后晋献公灭霍国,霍叔的后代子孙流亡各地,均以祖先封地“霍”为姓氏。
而此地归晋后,称为霍邑。
相传此地有种吃人猛兽,“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
境内有水名为彘水,西周时周厉王“烽火戏诸侯”引发叛乱,当时逃亡就逃亡到此地,待了十来年后死在这。
故而西汉时期,在此置彘县,东汉时改名永安县,北魏时在此置永安郡。
隋朝恢复永安为霍邑。唐国公李渊太原起兵,在此大败宋老生所率三万兵马,此后长驱南下。
后李世民认为此役得霍山神人指点,封霍岳中镇,明确了五岳和五镇之封。
五岳不用多言,五镇分别为:“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
清乾隆年间,升霍州为直隶州,管辖周边三县。
民国时改称霍县,1958年曾与汾西县合并为霍汾县,1961年恢复原制,1990年霍县撤县建市,称霍州市。
就这么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周边县市为什么要称其“霍州鬼子”呢?
霍州鬼子的来由
霍州地处晋南和晋中交接,北接晋中,南靠洪洞,东依霍山,西临汾西,自古便是战略上的兵家必争之地。
一方水土一方人,在这片土地上与霍州相邻的几个县,淳朴沁源,刚强洪洞,精明灵石,倔强汾西,为何独独霍州是“鬼子”?
第一个版本是这样的
抗日战争期间,因霍州地理位置原因,在此有一个据点。而霍州人经常戏弄和骚扰侵华日军,故而有比“日本鬼子”还“鬼”的“霍州鬼子”
流传于本地的抗日故事有很多,其中就有当时日本人到达霍州后,时任的霍州县长就表现出不一般的狡黠来。日本鬼子先诱导当地小孩学说日本话,并承诺说日本话就给予糖吃。但是霍州小孩子都是光吃糖不说话。
后日本人催讨军粮,霍州县长回答说没有粮食。日本人不信,问没有粮食你们吃什么?霍州县长竟然说,我们都是鬼子,吃屎。日本人恼怒,叫人找来一桶屎。霍州县长面不改色,竟然上前伸手食之。日本鬼子个个都傻了,却也无奈。
最终是一粒粮食也没有给日本人。
这个版本流传下来的还有这样一句话,叫“三个日本鬼子斗不过一个霍州鬼子”。无论如何,这个版本中的“霍州鬼子”四个字中间所涵盖的悲壮,无不令人肃然起敬。
另一个版本和当年的建制有关
霍州自清乾隆升为直隶州后,管辖着周边的三个县,其中就有汾西县。后来与汾西县合并成霍汾县后,霍州人依旧以“州”姿态来面对汾西人。但是如果真的到了口舌相争及拳脚相向之时,往往总是霍州人先退让,口头上依旧是不屑于计较。
这种不惹人,遇事圆滑的态度,与周边几个县相比较十分明显,也属于特有的一种民风。
当地把这种性格称之为“鬼子”,其实作狡黠奸猾之意。
后来恢复建制,霍州和汾西各自为县,这个说法就更加广泛。
因为汾西人倔强,往往要追个真章见个高下,霍州人则遇事圆滑,能避则避。
故而又有了“三个霍州鬼子,斗不过一个汾西鳖”的说法。
倒不是说汾西人有多利害,反而是胆小倔强的汾西人不敢和霍州人打交道的多,因为绕来绕去总是汾西人吃亏,所以叫“汾西鳖”。
“鬼子”也就含有了精的意思在内。
这就有了和周边四县相比较而得出的精明吧却不是太聪明,强硬吧,却能依事而软,刚强吧,却又透着圆滑,淳朴吧,却又处处显示着狡黠,这就是“鬼子”的另外一个定义。
且霍州人一直将霍州当做“大城市”来看,这种地域上的自负,便是来源了唐代的“中镇”之封。
这种心态,也是令周边几个县称之“鬼子”的一个原因。而在霍州州署大堂,这个“鬼子”的称谓,却有着另外的寓意。
霍州州署衙门侧证“州鬼子精明”
1933年到1937年,怀着寻找唐代古建的梦想,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四入山西。
在霍州,先生们在《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中写到:“霍县县政府的大堂在的结构上,我们得见到滑稽绝伦的建筑独例,大堂前有抱厦,面阔三间。当心间阔而梢间稍狭,四柱之上,以极小的阑额相联,其上却托着一整根极大的普拍枋,将中国建筑传统的构材权衡完全颠倒。这还不足为奇,最荒谬的是这大普拍枋之上,承托斗拱七朵,朵与朵间都是等距离,而没有一朵是放在任何柱头之上,作者竟将斗拱在结构上之原义意,完全忘却,随便位置。斗拱位置不随立柱安排,除此一例外,唯在以善于作中国式建筑自命的慕菲氏所设计的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得又见之。”
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位先生所书的“霍县县政府的大堂”,就是今天的霍州署衙,相传为唐大将尉迟恭的帅府行辕。始建于唐代,现存大堂为元代建筑,是目前全国现存同类衙署之冠,也是唯一尚存唯一一座较完整的古代州级衙署。
而能被梁思成称之“滑稽绝伦的独例”,就是因为极小的阑额相连四柱,上边却托着整根极大的普拍枋,颠倒了传统建筑构材权衡。
在霍州地面上的古建,竟然有着“霍州鬼子”的痕迹。不晓得当年元代时建造大堂为什么这般建造的原委,但是,这“滑稽绝伦”的颠倒之作,不正是霍州人圆滑做事的风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