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一过,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的汉帛服装智能工厂按下生产“快进键”。2月17日,汉帛偌大的成衣制造车间内,裁剪、车缝、锁钉、整烫……各道工序忙而有序,工人们干劲十足,发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与传统成衣车间不同的是,在这个数字化车间内,陪伴工人们的还有一位特殊的“朋友”——哈勃智慧云。这个汉帛自己研发的数字化系统,通过将缝纫机“接”入互联网,对整个生产流程做采集,让生产可追溯、可碎片化,实现产能和工序流程可视化,在提升产品质效的同时,减少用工数量,使工人收入增加10%以上。
车间里,一组超大尺寸的高清屏幕十分醒目,屏幕上滚动着“今日产出”“一次合格率”“生产任务量”等实时数据,整个生产流程和实时生产情况一目了然。“通过智能工厂建设,制造过程中所有数据可真实感知,每个工人每台设备的效率非常清楚,可以知道哪条线产能有余,能插队新增订单,可以精确算出不良率,甚至发现哪道工序出现了问题。”汉帛数字化改造负责人沈键介绍,汉帛服装智能工厂投产后,不良率约降低2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能源成本降低15%以上。
汉帛服装智能工厂,工人从Pad上获取订单需求 见习记者 陈卓妤 摄
在车缝产线,记者发现,每一个工人的工位上都架着一个Pad。分检小组长杨元梅正在检查产品车缝情况,只见她用一张IC卡轻轻刷取,Pad上便清一色“跳”出每个订单所需细节。杨元梅和丈夫已在汉帛工作了21年,一个在车缝线,一个是大烫工,夫妻俩见证了汉帛的转型发展。她说,“以前我们需要手工记账,不拿本子记不清楚这么多品类细节,一页页翻起来也需要时间。有了哈勃智慧云,就省心省力多了,人工效率大大提高。”
汉帛信息化产品经理李文告诉记者,Pad用来发布任务和采集生产情况,告诉他当前的工作任务是什么,职工可以在Pad上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产量、工时、工资。“一台缝纫机加装哈勃云的智能终端传感器,缝纫机的工作状态和开机效率就会实时反应在管理终端的Pad和TV看板中,将IC卡通过RFID连通生产全流程,订单生产进度、效率、品质状态便会实时反馈,方便在线管理。”
汉帛服装智能工厂,数字化全面深入每个车间 见习记者 陈卓妤 摄
“数字化,已全面深入汉帛每一个车间。”汉帛IE工程师王君成介绍,早在10多年前,汉帛就已经向数字化转型了。2020年,汉帛率先自研哈勃智慧云,打造国内完整的智能化生产链综合型赋能平台,利用生产设备物联网技术和数据可视化监控技术,已实现人员、设备、物料三位一体的全流程数据智能分析和管理决策。
汉帛车间内,处处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场景。一台台小型机器人在指定的路线上忙碌地穿梭着,并以最高效率将面料“分门别类”运送到指定的工位上。
自动模版熨压带前,工人们将面料根据所示模块,依次放入模版内。不到一分钟,机器就替代人工缝制完成。一个步骤完成后,面料又随着机器人来到下一道产线中。
一键启动,全自动运行,复杂的开袋过程因为全自动开袋机而变得简单轻松,仅30秒,一只口袋便开好了,线脚平整匀称且美观,效率较之前的普通平车开袋提高了一倍多。
不仅仅是在缝制区,汉帛服装设计师们也已进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设计师David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便是:“还有9个客户要对接,今天真的好忙!”
“这是我们为某品牌研发的2025年春夏系列产品……”随着David手指的方向,一件件精美女装映入眼帘,时尚中蕴含了汉帛女装的高端定位。指尖轻轻触碰衣袖,重工缝制的一颗颗细闪珠络,映衬出设计师的一个个巧妙构思。“这些服装都是刚开发的新品,正待批量生产进入欧美等国际市场。”
David直言,自己每天都会深入工厂,走到工人身边,关注成衣的生产全过程。他感叹,汉帛的数字化生产让他对自己所在的设计岗位更富信心,对汉帛的未来充满憧憬。
数字化工厂升级的道路上,汉帛在持续发力。李文介绍,工厂每年都会进行智能升级,今年将致力于提高远距离读写感应等新型应用场景,帮助产线工序采集,更好赋能传统制造。
将缝纫机“接”入互联网,传统服装制造正在被颠覆。作为中国最大女装制造商之一,汉帛集团正搭乘工业互联网的时代快航,伴随数字化改革的澎湃浪潮,推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驶向更加广阔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