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华创证券发布策略专题报告。
多省增长目标下调,政策定调更加务实。
2025年31省GDP加权目标增速为5.26%,略低于去年的5.41%,预计今年全国经济目标数值或仍为5%,从变化上看,15省下调,15省持平,仅天津上调(4.5%→5%)。报告认为经济增速目标的下调并不代表稳增长诉求的减弱,反而反映出地方政策定调更加务实。
通胀方面,除个别省市外(湖南“与全国一致”,山东“保持合理水平”,西藏“3%以内”),大部分CPI目标均为“2%左右”,较去年3%下调,或指向今年全国CPI目标从3%降至2%。历史上看价格目标并非每年的硬性要求,考虑到24、12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25年价格目标或将成为重要考量。
财政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普遍下调,在20个公布目标的省份中17个下调,仅3省较去年持平。税收下滑一定程度拖累了财政收入,已公布24年公共预算收入的21个省份中,仅9省完成年初目标。报告认为地方政府下调财政收入目标是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客观认识和财政状况的审慎评估,选择更加务实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财政收入增长的挑战。
地方两会重点产业图谱。
地方两会看重点产业方向:消费、制造业、科技创新。
1、消费:关注大宗商品(换新补贴)、服务业(文旅+娱乐+创新场景)、银发经济、首发经济、冰雪经济。
①两新扩容:31省共识要点,关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行业。
②服务业:文旅是共识抓手,关注酒店、景区等,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关注娱乐消费及创新场景,关注体育、院线、演艺、直播电商等。
③银发经济:老龄化背景下的政策重心,关注托育、养老两条主线。
④首发经济:关注会展服务、营销策划,服装首饰等新店新业态,IP商品首发。
⑤冰雪经济:东三省+内蒙古重点布局,关注场馆设计、冰雪装备、赛事运营等。
2、制造业:关注高端制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资源品扩产&绿色化改造。
①高端制造:东部沿海+川渝重点布局,关注半导体、新能源(电动车智能化、海上风电)、航空航天、机器人等。
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部&东北地区攻坚,工业品关注绿色化、数字化转型(汽车、钢铁、有色、建材等),消费品关注智能化、高端化升级(纺服、家居等)。
③资源品扩产&绿色化改造:西部地区重点工作,关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品的扩产和绿色化转型。
3、科技创新:关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未来产业(生物技术、量子科技等)。
①人工智能:共识重点,关注上游算力和下游AI+应用。算力以8大算力枢纽为基础,以提升算力规模为目标,关注算力芯片、服务器;AI+应用关注AI+医疗、教育、消费、金融、工业、智能驾驶等方向。
②低空经济:各地共识重点工作,关注低空飞行、无人机、通用机场建设等。
③未来产业:关注生物技术、量子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