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的内疚
最近,一名初任实验室负责人的分子生物学家正在为劝退不合格的博士生而内疚。起因是这名博士生不能按时完成实验室的规定工作(记笔记),多次警告之后不得不将其清退。
“我本人就是一名有色人种女性,在职业生涯中经常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在创办实验室时,我就决心一定不妨碍任何人的进步。但是这次为了实验室的利益,我觉得这样做是正确的。”令这名生物学家感到纠结和内疚的是,即便不愿阻碍这名学生的科研之路,却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个问题。
如何更好地劝退不适合继续留在实验室的博士生?对于这个问题,美国福瑞德•哈金森研究中心的遗传学家哈米特•马利克 (Harmit Malik)表示:解雇一个没有科研动力、对导师的建议没有反应的实验室成员,对全局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作为实验室负责人,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成员做科研的动机、对实验室的兴趣,以及对科学的好奇心。马利克说:“作为一名新任首席研究员,很容易犯的错误是:面对空荡荡的实验室,渴望招来足够的人手去填满它。然而这时需要警惕的是,雇佣过多的人意味着需要做更多的监督管理工作。而且,雇佣错误的人比人不够用更为糟糕。”
西雅图的阿什利·鲁巴(Ashley Ruba )是一名博士生职业顾问。她认为,学生没有履行实验室的职责,可能也有一些背后的原因。她说,有些学生不能很快掌握实验室的节奏并融入进去。对他们来说,如何处理科研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如何制定工作计划、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隐藏课程”都是需要应对的考验。她表示,导师有责任时常去了解学生面临的困难,多问问他们的近况,即便学生没有提出什么问题,关切地询问也有助于向学生传递一个“我愿意提供帮助”的信号。
图源:pixabay.com
如果最终,实验室成员仍然未能达到预期时,负责人有权要求他们离开。这时,避免产生内疚或失败感的好方法是,帮助学生找到一个可能更适合的实验室——提供解决方案,对双方都更加友善。
阿什利还建议,如果不得不解雇某人,最好问问原因。“作为负责人,反思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如果只有一名学生离开,责任也许并不在你。但是,如果你觉得需要解雇所有人,那么问题应该是出在你自己身上。”
学生的困惑
硕士研究生即将毕业的某同学小 A 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求助:做科研太难了,每天困在实验室做数据,这样的工作也许并不适合自己的性格,准备着手开始找工作。然而这时导师却向他发来盛情邀请,希望他能继续跟着自己读博。左右为难的他在网上求助大家,如何拒绝导师的邀约而不会把师生关系“搞砸”。
和小 A 一样,有些学生无奈地感到,继续深造也许并不适合自己,原因有很多方面:
自己科研能力不够,谢邀;
父母年事已高,需要肩负起家庭责任,谢邀;
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仍旧单身,需要考虑个人问题,谢邀;
读博学术成果要求太高,毕业太难,谢邀;
博士毕业后,找工作更难,谢邀
……
可见,人间的悲喜并不相通。
当学术内卷愈演愈烈,学历贬值悄然袭来,当读博的性价比逐渐降低,躺着毕业早已是陈年往事……越来越多的人对深造持更加理性的态度。
读博,还是不读?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需要前置思考的问题。从学生角度来看,真的不要等到一脚踏进实验室,才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需要导师头疼如何劝退你。在更早一些时候,就应该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从导师的角度来看,他们也真的希望能够选择那些坚定走科研之路的学生,而不愿意看到大家半途而废。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 (姚班) 助理教授张焕晨就曾经发文“劝退”读博。作为一名“青椒”,他发现,很多特别优秀的学生,尤其是清北毕业的学生觉得毕业以后读博是顺理成章的事。这种追求升学的惯性让很多人稀里糊涂地做出了人生中一次重大决定。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人真的开始读博了才发现,需要面对的困难和压力远远超出自己预先的设想。
他说:“我见过太多读得极其悲惨的 PhD:精神崩溃,心态失衡,身体垮掉,一事无成。所以想写一篇劝退贴,向考虑读博的同学们发出‘灵魂拷问’。”
张焕晨给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读博“决策树”。考虑读博的学生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正视一下自己,究竟适不适合读博。
图源:张焕晨,来自知乎网站
在他看来,适合读博的人需要具备几大条件:
对科研的热爱、抗压能力、高度的自驱力
面对评价的强大内心
有一定经济基础。
因为,做科研是一项漫长的事业,而不是一时兴起的冒险。如果不是源于对科研的真心热爱,读博并不是一个“高性价比”的选择,更不适合作为逃避就业的“避风港”。选择热爱的,并为之坚持。这才是选择读博应有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