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打造晋商生态共同体
——预祝“晋商生态元年”之“2017第九届晋商年会”圆满成功
张亚兰 (山西财经大学晋商研究院)
前言:2016年中国晋商俱乐部秘书长刘文斌先生首次提出“晋商生态”理念,并致力于打造一个符合时代需求的“晋商生态研究院”。我们觉得这个理念非常好,过去的晋商,正是因为生存在一个自己打造的、适宜商人成长的良性生态环境中,才慢慢成长为“十大商帮之首”。如今,“营商环境”问题,是当代商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打造一个“良性循环”的“优质”“商人生态环境”是时代的需求,是当代商人的需求。刘文斌先生愿意联合所有晋商去做这件利国利民的事情,我们也愿意助一把力,把“啃书本”学来的“晋商智慧”传递给当代晋商,为“晋商生态”的养成输送“晋商先贤”“的智慧能量”。
资料图:2017年11月中国晋商俱乐部秘书处一行拜访山西财经大学晋商研究院
观察明清时期晋商成功的经验,我们认为“行会”在营造营商环境,培育优质商人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行会,就没有十大商帮,就没有那么多百年老字号。而“行会”是“商人共同体”的组织机构,是“商人共同体”意志的执行者。因此,打造当代晋商生态,就要致力于打造“商人生态共同体”,就要学习晋商行会的经验。兹将行会经验梳理如下,供诸位参考。
一、义——“心”的生态共同体
关公是晋商的精神领袖,是各地晋商会馆的“主人”,是晋商推崇的“义”的化身。所谓“义”,就是把各自的心“调频”到集体利益最大化的“大我”上;就是把能力存在缺陷的个人,像齿轮一样团结、联合为一体,去做任何个人都做不了的“大事”,从而获得“大利”;就是获得“大利”后,按各自贡献大小“析利于秋毫”,润泽聚为“义”的每个“齿轮”。
这个“义”,需环环相扣、大小相连、念念不离、点滴践行,小到街道、大到商帮、再到国家和世界、人类与宇宙。“义”就是宇宙能量网上接入的“节点”,连上了,能量就源源不断,离开了就萎靡不振。晋商在500年的商海生涯中,悟出了这个秘密,时时秉承“天时、地利、人和”之道,“不瞒老,不欺幼,义走天下”,以非常“朴实”的方式,连接到了“义”的能量大网上。连上“义”,“利”就不期而获,“信”就可以建立,“诚”就能扎下根基。
故此,把大家的心调频到“义”,打造一个“心的生态共同体”,是启动宇宙能量的关键,是晋商生态环境养成的第一步。
二、商会——“体”的生态共同体
“商会”是“体”的生态共同体。正如,1904年北京金融业商会所言:““商会”之设,原所以联络同业情义,广通声息。中华商情向称涣散,不过同业争利而已。殊不知一人智慧无多,纵能争利亦属无几何,不务其大者而为之。若能时相聚义,各抒所见,必能得巧机关,以获厚利。即或一人力所不及,彼此信义相孚,不难通力合作,以收集思广益之效”。
日本人对清朝商况,做过三次调查,对行会的调查记录尤为详实。据日人所著《中国经济全书》(第八册,171页)记载,当时的同业组织构建如同我们当代的商会“同业组合者,即票庄同业所组织之公所是也。各票庄资本主义暨总经理人,皆为之组合员(即清国谓之帮董),再由组合员中选定数人,以经理公所事物(清国谓之总董)。凡与外商交涉事件,及同业中交涉事件,皆由总董裁决。即同业中应办之事务,亦由总董提议。然为总董者,既由同业共同选定,自得同业者全般之信用。故于总董提议之事,或裁决之事,几无不服从之者也。又关于营业上共同订定之规则,如汇兑平色、汇水、贷付期间及利率等种种之规定,皆由公所议诀,在同业者,均宜遵守。如有违反之者,则由同业者,会同总董,提议处罚,以正帮规。至一般组合员,每年由总董召集三次,以新年节、端午节、中秋节附近之时为常例。其集会之时,大约开筵演戏,以应酬宾客,而联络同帮云。”
我们当代的商会,能利用互联网方式更方便地联合与交流,同时也有了不同于“会馆”实体的“网上晋商俱乐部”。大小商会套叠联合,共同在“晋商俱乐部”聚商议事,就是生态共同体之“体”。
三、规——能量维护生态共同体
规则的制定,首先是建立能量保护的通道,没有明晰的规则,商会调动起来的能量就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就没有输送的渠道。所以,规则像商会的“经脉”一样,既保护能量、又输送能量;同时相对固定之规则的确立,客观上减少了繁杂的谈判过程,节省了大家的时间和精力,也就节省了能量;规则一旦成为商会成员共同遵守的约束,商会的发展方向便不会随意偏离、商会目标的实现也就指日可待了。此时,无形的能量就化成了有形的成果。
清代社会,没有严密的商业法律保护商人,即使有,对商人而言,也显得冰冷生硬,缺乏弹性和效率。因此,他们制定了事无巨细的规则。小到公平秤的使用,大到中外商人利益的平衡、商人与政府利益的协调等。这些规则构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不守规则者慢慢会被“边缘化”,被“过滤掉”,沉到“网”底下;而守规则的,为大“义”奉献更多的人,则会被提升到生态环境的顶层,享受更多的阳光和资源,得到更多的成长。也是因为有这张网,营商环境得到净化,义利关系得到完美协调。
所以,“规”是能量维护生态共同体。
四、信息——言语的生态共同体
分享信息,沟通交流,是商会的一项重要功能。在分享的过程中,有的人会发现商机;有的人会感受到彼此间的隔阂和障碍慢慢解体、融化;有的人会感受到与其他人之间一种兄弟姐妹般情感的流动;再进一步,志同道合者会自动联合起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信息在商会的汇聚和交流,日久便会熏习成商会的“言语生态共同体”。大家都变得容易交流、容易开放,容易“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容易在交流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清代买卖城的山西商人,在对俄贸易中,就规定所有商人要在晚上聚会,分享他们白天在俄人铺子里看样品得到的信息,包括他们的产品信息,供求旺盛程度,以及对中国物品的需求急迫程度,能出的价位高低等。依据所有汇聚起来的信息,山西商人就可以集体决定对俄国人提供的商品数量、定价,能在无意间透漏给他们关于产品多寡、市场需求量多少的信息等。通过这些信息的搜集和有意释放部分信息,来实现用少量的中国货物,换取更多的俄国货物,而且我们总能赢得优势。
五、情绪——态度的生态共同体
“情绪”是商会活动能产生的一种无形的、更高级的、不需要语言和文字,却胜过语言和文字的“态度的生态共同体”。
玛高温(美)在中国海关《十年报告》中谈到,“当行会想执行其命令时,既不需要使用煽动性的告示,也没有什么骚扰,它似乎造成一种气氛悄悄地弥漫于行会会员的心间,无需预先布置,就能引导他们在同一时间用同一种方式,做同一件事情”。一家轮船公司,未与行会商量,在运货单上添加了一条有利于保护自己的条款。行会商人们没有明显理由地停止了与该轮船公司的业务往来,或许这是一个友好的暗示,而没有提出任何正式的抗议。在另一个港口,由该公司经营的炼糖厂,突然出现了严重的业务衰退。当该公司觉察到这一暗示时,已经受了很大的损失,于是,这个令人讨厌的条款也就从货运单上删去了。
共同的“态度”形成对内的保护力量,对外求得公正交易的力量。或许行会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去处理事情的“态度”给了成员一种温暖的保护。以至于外国人竟然这样描述行会的功能:“在中国,不存在强制问题。未入行会的手工业者,就像一个暴露在凛冽的寒风中没有斗篷的人”(玛高温《中国的行会》)。
当代商会的“态度”也在无形中影响政府的决策(中国晋商俱乐部关于晋商博物馆建设问卷调查的结论、关于税收发票的问题)、影响着营商环境的改善,这种以集体情绪为表现方式的“态度生态共同体”,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六、行动——实践的生态共同体
商人的营商环境要靠自己亲手去打造,不能寄托在外边力量上。
2016年10月4日发生在山东青岛的“天价大虾”事件,或许会让商人们认清需要自己去改善营商环境的事实。
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第一,本不该发生的恶劣事件,堂而皇之地发生了,而且在全国各地毫不稀奇;
第二,消费者花了很大的力气去维权。第一次打110,被推给了物价局;物价局说不上班,节后再说;受到人身威胁后,第二次打110,消费者被逼屈辱付款;媒体曝光后,物价局上班了,对涉事饭店罚款9万,停止营业;
第三,消费者怨气未消、整条街面生意惨淡、山东形象受损、其它类似事件被媒体翻起来,负效应波及更广;
第四,国家旅游局局长都说管不了,推荐了海南的旅游警察做法,专家们又说好处是有,但是机构成本、交叉执法又引来一堆问题。
有没有更简单有效、更富有弹性的人性化方法呢?
这样的事情在清代行会制度下,几乎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也不用花费任何周折,街道同行就悄无声息的处理了,最后大家还会好言软语,握手做朋友。真有这样的事情么?我们看看光绪七年(1881年)江西南昌丁姓酒坊破坏行规遭米行制裁事件就清楚了:1881年,江西南昌一丁姓酒坊,用劣质米做酒,虽色香味全无,但价格低廉,受当地百姓欢迎。同行有规定酒的质量和最低价格,丁姓酒坊违规,同行告至米行。让米行不再把米卖给丁姓,如若继续卖给,他们将“自后皆不落行,(米行)将自招客亦”。米行雷厉风行,随即赴丁姓酒坊处,收其斗斛,几至下其招牌。“始经街邻排解,某作情愿罚戏一台,并请米行及同业酒席,事方和谐云”。
西方人对这种“中国式”的处理方法,感到十分好奇,他们这样评价“虽然这项强制的招待和酒席对主人而言不啻是一种耻辱,然而他却由于作为主人受到有礼貌的对待而心满意足”(玛高温《中国的行会》)。
我们则从这则案例中看到了营商环境在被破坏的当时,就被高效率、铁面无私,而又不失人性温暖地弹性恢复。负效应和成本几乎没有发生,正能量却得到持久弘扬。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要改善当代营商环境,就要发挥好商会自律自治的功能,商会也要有所担当,自觉营造生态共同体,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仅以此文预祝晋商生态元年年会圆满成功!
张亚兰
山西财经大学晋商研究院
2017.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