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间,融创中国发布了半年度业绩,形势在进一步转好。
这份成绩单显示,上半年,融创实现营业收入342.8亿元,同比减少41.4%;毛亏(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差额)18.1亿元,比去年同期30.79亿元的亏损额大幅收窄41.2%;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49.6亿元,亏损额同比减少约2.7%。
对此,融创方面表示,本期间录得亏损主要由于市场下行影响,公司结转收入大幅减少,且同时计提或有负债拨备等因素所致。在充分计提各项减值后,融创上半年净资产达662.6亿元,其中归属母公司净资产479.6亿元。
在收入结构上,融创的物业销售收入、文旅城建设及运营收入、物业管理收入分别为280.8亿元、24.8亿元和33.9亿元。其中,物业管理收入与文旅城建设及运营收入合计占比17.1个百分点,比去年增加6.7个百分点。
作为融创物业管理板块的上市平台,上半年,融创服务实现收入34.8亿元,同比增加2.6%;毛利润约为8.9亿元,毛利率为25.5%,均比上年同期出现微增。但和多数物管企业一样,融创服务仍出现4.72亿元的亏损,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这样的成绩单并不容易。今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众多房企在公布业绩时均显露出颓势,亏损、净利润下滑已成为大部分房企的生存现状。
某企业人士称,销售量价持续下行、债务压力大、新增融资落地难,是房企整体业绩进一步下探的主要原因。
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融创中国有息债务规模稳步下降至2774.3亿元,而2022年底这一数字为2984亿元。此前,融创仅用时18个月,就率先完成境内、境外债务重组的所有流程,整体化解了约900亿元的债务风险,被市场认为是房企中最坚决化债的代表。
今年上半年,融创又将10只境内债券展期到今年年底后。比如5月9日,根据一份由债权人提供的文件,融创中国计划对4只债券的兑付方案进行调整,将原有整体展期方案中6月和9月兑付的本息,调整至12月兑付。而下半年,融创将继续寻求展期和整体化解方案,保持债务基本界面的稳定。
积极化债、保交付,这是当前房企们的头等大事。
今年上半年,融创在全国52个城市交付约5.8万套,总交付面积约849万平方米,获得亿翰智库2024上半年“保交付”企业典范荣誉。而2023年,融创共完成31万套房屋交付。
在2024年中报中,融创表示,始终将“保交付”作为公司经营的首要目标,今年将冲刺超17万套的交付计划。
如何保交付?融创方面表示,为顺利达成这一目标,融创积极整合多方资源,稳步推进资产盘活,全力以赴确保项目正常建设交付。截至目前,融创累计获得政府纾困基金和银行配套融资批复资金额超300亿元,超110个项目进入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
同时,融创的资产质量过硬,吸引了AMC(资产管理公司)的主动驰援。截至2024年上半年,融创与各大AMC合作金额近300亿,有效实现了优质项目盘活,并成为行业持续热销的代表项目。
作为中信金融资产(原中国华融)纾困融创的标杆项目,8月17日,融创董家渡纾困项目(即融创外滩壹号院二期)二批次的110套房源开盘当日售罄,实现成交额56.74亿元。今年4月21日,融创外滩壹号院二期一批次开盘,短短四天半时间就吸引了超过350组客户认筹,认筹率超170%。最终,204套房源开盘当日售罄。至此,外滩壹号院二期项目二开二罄,总成交金额达到156亿元。
这个项目的交付并不容易。据记者了解,融创董家渡项目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外滩地段,占地面积9.98万平方米,是融创2019年收购而来,自2021年下半年起因流动性问题陷入停滞僵局。
在此“窘境”下,2022年9月起,中国中信金融资产与上海市黄埔区政府、银团牵头行浦发银行、融创集团等深入沟通。2022年12月,中国中信金融资产、浦发银行等6家银行组成银团,携手中信信托等,对融创旗下的上海董家渡项目注资,新增融资总量超120亿元,所注入资金用于该项目的整体开发、建设、运营。对该项目的纾困由AMC及信托机构以股权形式入主,商业银行负责贷款发放,融创继续操盘项目,并保留使用其品牌。
记者获悉,目前,融创中国未售土地储备货值达1.23万亿元,2024年下半年新增可售资源93%分布在一二线城市。
“从短期来看,房企仍面临较大压力,须做好充足准备过冬。但从长期来看,整体经济与市场信心将逐步回升,市场长期供求将回归均衡并逐步恢复稳定。”某房企人士认为,包括融创在内的房企,在率先解决好债务重组、保交付问题后,等待的只是复苏的时机。而优质的土地资源将成为它们未来翻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