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主创造的新连接工艺法,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还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使成本降低了56%左右,仅此一项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1300余万元。”太重集团技术中心焊接工艺研究所电焊工樊志勤不久前入选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名单,他一边在车间挥汗工作一边自豪地说,大家用过硬的焊接技术,为民族工业争了一口气。
近年来,市总工会聚焦“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重点任务,全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养造就了一支推动太原市高质量发展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
劳模工匠录制《撸起袖子加油干》MV 李俊华 摄
山西省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 李俊华 摄
思想引领 打造高素质工人队伍
“打竹板,走上场,听我把劳动者的事儿讲一讲;劳动者,整日忙,建设祖国做栋梁……”在西山煤电集团,市总工会组建的文艺巡演小分队正在为一线工人演出快板,贴近工人生活、幽默风趣的节目引来一阵阵掌声。
市总工会持续聚焦产业工人思想引领,成立了“百名劳模工匠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建成省、市级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站(点)108个,挂牌成立太原市职工曲艺文化园,组建文艺巡演小分队,深入工厂、企业、学校、社区,用“小故事”讲“大道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3000余场,覆盖职工10万余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蔚然成风。
通过政治引领,凝聚太原市产业工人为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目标争做贡献的强大力量;助力技能提升,强化产业工人队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技能本领。
打铁必须自身硬,技能是产业工人的立业之本,也是产改工作的重中之重。市总工会采用“新时代晋阳工匠学院总部+分院+实训基地+职工夜校”的架构模式,打造高校、工会干校等工匠学院分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技能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遵循“强技能、拓才艺、提修养、育匠心”的理念创办职工夜校,实现职工群众生活品质和技能素质的双提升。开展技能竞赛,激发创新创造。不断改进竞赛组织、运行、激励机制,让更多劳模先进、高技能人才和晋阳工匠从竞赛活动中脱颖而出。加强典型选树,释放创新潜能。加大对劳模和工匠的选树表彰力度,引导产业工人精研技艺、大胆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上释放创新创造潜力。发挥好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用好建立现代师徒制度,用名师带高徒,让名师出高徒,促使更多产业工人实现由“工”到“匠”的升华。
强化顶层设计 李俊华 摄
山西建筑产业现代化潇河园区的工人在作业 米国伟 摄
提高待遇 保障工人参政议政
在人民大会堂,太钢牛国栋作为一线工人代表,参加了党的二十大;太重电焊工樊志勤、家政服务员陈慧芳当选为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网约车司机刘滨杰被推选为省人大代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线工人代表太原市人民参政议政,显示出太原市产业工人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不断完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积极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持续提高各级技师人员工资收入;出台《太原市“晋阳工匠”选树及管理办法(试行)》,市财政专门拨款1875万元对369名晋阳工匠给予奖励。畅通产业工人参政议政渠道,产业工人在各级党组织和人大、政协、群团组织的代表大会代表、委员会委员的比例稳步提高。
在提高产业工人政治待遇上,继续抓好产业工人特别是“三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适当增加产业工人在代表委员中的比例,推动产业工人在群团组织挂职和兼职;不断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将产业工人意见、声音与企业重大决策、重大问题充分结合起来,提升产业工人“主人翁”意识。
在拓宽产业工人发展渠道上,健全人才评价体系,放宽学历、论文、年限等限制,对解决重大工艺技术难题和重大质量问题、技术创新成果获奖、“师带徒”业绩突出的产业工人,破格晋升技能等级;在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工人先锋号等评选表彰中更多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重点向产业工人倾斜,调动广大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提升产业工人福利待遇上,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完善工资平等协商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进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的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建设,推动企业建立完善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保障职工收入合理增长。
夯实基础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是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落实的关键所在。
市总工会落实产改牵头抓总职责,成立协调领导小组,督促各企业把产改作为“一把手”工程,完善党工共建互促机制,推动产改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压紧压实产改责任。
产改试点企业中,市总工会分类施策,对21家国有企业、13家“三新”企业、11家民营企业区分不同类别,分类推进。国有企业“走在前,做示范”。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广大国有企业要对照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分工,协同发力,打造市级产改“国企样本”。民营企业“注发展,强动力”,抓住政府、工会支持契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吸纳就业、创造税收、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用足用好产改政策,让产改惠及多方、为企业注入活力。“三新”企业“建机制,不掉队”。深化新业态用工主体建会和就业人员入会工作,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找对参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路子,促进产改制度化、规范化。
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市总工会引导各类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产改为契机,让广大产业工人成为产改的重要参与者、积极推动者和直接受益者,努力打造产改示范点,增强企业和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推动形成企业回报社会、社会认同企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