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口本算是工业县,“煤—焦—化”、“煤焦—冶炼—铸造”、“铝镁矿—氧化铝及金属镁—铝镁合金”已初具链条,但是这几年,政府部门却对农业饶有兴趣。自打响“交口夏菇”“吕粮山猪”之后,在康城镇中村落地的富顿生态智牧肉牛养殖项目也登上了热搜,一下子火了起来。
总投资2.4亿元的富顿生态智牧肉牛养殖项目于2022年9月1日投产,占地200余亩,建设内容为年存栏5000头的肉牛养殖。公司现总存栏3000头肉牛,其中能繁母牛存栏500 头。目前已建设完成繁育、育肥场各1座。标准化牛棚24个,现代化观光牛棚1座,牛舍建筑总面积30900平方米,饲料加工间3000平方米,青储池20000平方米,隔离舍360平方米,有机肥加工车间3200平方米,污水池4500平方米,完成总长度为6公里的厂区循环道路,水、电、生活用房等配套设施全部配套。
这些数字性的材料对于交口县富顿生态智牧肉牛养殖基地负责人赵永福来说早已经滚瓜烂熟,但是在他脑海中的数字印记远远不止这些。
“要突破一万头,甚至更多!”和赵永福交流他给人的感觉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过,也正是因为赵永福的底气才有了牛场的“牛气”。
富顿生态智牧肉牛养殖“牛”在哪?
项目养殖模式采用半放养和TMR精准饲喂系统舍饲相结合的模式,即:白天放养到山上,晚上回到舍内补饲精料,采用数字、远程、可视的技术监控肉牛的成长。部分肉牛养殖模式拟采用“认养农业”模式,通过耳标标识实现肉牛个体从出生→养殖过程→销售→最终销售端的整个过程。
这样的现代化养殖模式,用在交口这样的小县城,你说牛不牛?
交口县富顿生态智牧肉牛养殖有限公司流转了10000余亩土地,用于玉米及高蛋白饲草种植,同时,积极探索延伸建设综合利用牛粪制作生物质能燃料产业,预计10月份将投入使用,能够年处理牛粪3.6万吨。实现了“种—养—收”一体化的绿色生态模式,带动周边饲草种植、肉牛养殖、物料运输等行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新的农业经济模式,增收增创多渠道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这样超前的牧养思路,你能说富顿生态智牧肉牛养殖不牛吗?
“选在中村养殖肉牛,主要是因为村内森林繁茂、生态良好、气候适宜,地理条件优越,饲草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生态绿色养殖。” 赵永福一边招呼记者,一边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
已是晌午,走进肉牛养殖基地的圈舍内,一头头颜色光亮、膘肥体壮的肉牛正悠闲地晒着阳光,有的探出脑袋嚼食着草料,还有的见到有人前来,下意识地向后退了几步,憨厚可掬,少了传统牛的木讷。
“现在基地里有3000多头牛,全部都是澳大利亚西门塔尔品种,等项目建成后,达到5000头养殖规模的时候,基地就能通过农户代养等模式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年人均收入预计4万元左右。”说起养牛带动农户的好处,赵永福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带动周边土地流转、草料种植、物料运输、农户自养、屠宰加工等上下游行业的发展,预计带动周边1000余农户发展草料种植,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带动本村50户农户发展肉牛养殖,户均增收2.5万元以上,实现周边农户稳定增收。
赵永福先前介绍的养殖模式,在这个基地尽收眼底。通过耳标标识识别肉牛个体从出生—养殖—销售—终端的整个过程,形成肉牛线上与线下交易相结合、质量安全可追溯的产业链闭环,简单来讲,就是智慧平台建成后,客户可以通过手机认养一头牛,观看实时监控,能够看到自己的牛在干什么,吃什么,等到肉牛能够出栏时,客户还可以选择在线上交易,也可以屠宰包装。
这一点,让富顿生态智牧肉牛养殖更“牛”了,公司还积极引进山东、河南等地畜牧兽医技术专家、专业养殖技术人员和饲料专业企业等团队,并与中国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山西农业大学等院校专家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以专业化的技术推动养殖生产高产高效。
今年40岁的胥峰伟是陕西人,也是西北农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去年3月份来到中村富顿生态肉牛养殖基地担任兽医。“我们基地的肉牛抵达后,全部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隔离,待隔离、打针完成后才能入住圈舍,确保每一头肉牛健康成长。”胥峰伟说。
走走看看,积极探索建设特色现代化的智能农业养殖基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多赢目标,为有效带动区域农业产业绿色多元发展,全力助推交口乡村振兴趟出新路,这才是富顿生态智牧肉牛养殖值得“牛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