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带一方,一方促全盘,专业镇是阳泉市锻造区域经济长板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阳泉市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专业镇建设,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整体跃迁,充分发挥资源优化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品牌效应,推动振兴阳泉制造,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创新引领 打造煤炭机械产业新高地
激光下料切割机的激光切割头对着一张25mm钢板来回往复,巡边、激光除锈、切割,一会工夫,这块钢板就被“裁剪”分成数块大小不等的工件。焊接机器人的“手臂”上下摆动,正按照既定的程序和参数,围绕各类液压支架结构件进行着精准“缝合”……
8月11日,记者走进晋能控股华越机械公司生产车间,看到激光下料切割机和焊接机器人正快速运行、赶制订单。“使用焊接机器人,不仅可以提升产品加工精度和一致性,还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华越机械公司支架制造厂负责人王刚说道。
煤炭产业一直是阳泉市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为满足煤炭生产需求、服务海内外市场,相应催生了一大批围绕煤炭生产、服务煤炭生产的煤机装备制造企业。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阳泉市矿区区委、区政府借打造煤机装备专业镇契机,充分发挥华越机械及华鑫两家龙头企业在全省装备制造业领域实力较强、行业知名,辐射范围较广的优势,强势带动专业镇42家重点配套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目前已带动6000人以上就业。
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专业镇发展主线,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更是必不可少的动力。矿区煤机装备专业镇充分发挥集群优势,重点攻关集成控制系统,做大做强以液压支架、掘进机、采煤机、刮板机和皮带机“一架四机”为核心的大型自动化煤炭机械设备,不断研发矿用5G防爆智能矿灯、高材质钢丝绳、新型矿用筛等高品质新材料新型产品,推广应用激光熔覆、等离子熔覆等先进再制造技术,逐步解决过去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链条较短等问题,推进矿山设备再制造业规模化、集群化、产业化发展。
匠心传承 砂陶艺术绽放独特魅力
一块块古朴的匾额,一间间典雅的店铺,在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的阳泉市平定县砂器文化示范区——砂陶街上,32家店面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气息。随便走进一家店铺里,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的瓷器,古朴粗犷、憨态可掬的砂器种类繁多,供游客选择。“很多顾客选择‘线上下单’,我们根据‘生肖’或‘姓氏’等个性化需求,为客户定制刻有专属图腾的紫砂刻花瓷。”冠窑砂器陶艺有限公司初级工艺师孙红英介绍说。
近年来,阳泉市平定县立足砂器资源优势和转型发展要求,砂陶专业镇强化龙头带动,优化产业布局,引导要素集聚,着力打造电商平台、仓储中心、研发中心“三大平台”和岭秀砂器文化示范园、宋家庄陶瓷工业产业园、砂器生产型孵化产业园“三大产业园”。现专业镇共有各类经营主体143户,为平定砂陶专业镇蓬勃发展,为平定县叫响“中国砂器之城”增添了活力和动能。
平定县制瓷可谓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砂始于秦”“瓷肇于晋”,其制作技艺堪称中国陶瓷发展史的“活化石”,在清乾隆年间就有“龙”字壶传说,旧时和广东砂煲、宜兴紫砂齐名,史称“三鼎甲”。在一代代人的传承和创新中,砂器、陶瓷、紫砂制作技艺不断发扬光大,平定砂器制作技艺、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艺等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山西晋明堂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手工车间里,记者见到了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葛银平。“将传统造型与现代陶艺相结合,在花草动物、吉祥喜庆等传统设计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国学经典、人生哲理等题材元素,能赋予刻花瓷更加丰富的内涵和魅力。”他一边以竹刀代笔,在黑釉刻花瓷盘坯体未干之前刮划纹样,一边向记者介绍着黑釉刻花瓷的文化内涵。
公司展厅内,摆放有许多公司近年来的紫砂作品,包括壶类、陶艺类和工艺美术类等。“眼前这款煮茶器原料有石红料、石黄料,铁、硒元素含量较高。古法柴烧的茶具呢,能够让内部的铁质完全游离在表面,视觉上保留金属光泽,发挥铁元素功效。通过紫砂材料制作,重量要比铁壶轻很多,使用起来既有‘铁壶’的美学调性,又有紫砂壶的养生性,同时还拥有铁砂壶的造型。时代在发展,我们也得跟上现在年轻人‘围炉煮茶’潮流吗!”山西晋明堂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监梁荣建向记者介绍说。
“将数字技术融入紫砂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将设计师的构想通过3D打印技术创建出很精细的设计原型,在投入最终产品之前对各种形状、尺寸和纹理进行实验,以往传统技艺里两个月的生产周期能缩短到短短20天。”
技艺创新与人才培养并重。今年4月,山西晋明堂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还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合作设立一处“山西省博士创新站”,借助学校的师资力量、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研发,建立起非遗保护、产学研实践基地,打造技术人才聚集“洼地”,进一步提升了平定砂陶技艺的创新研发能力和高素质人才储备。
正是在传承中不断守正创新,做好“接力赛”,平定“中国砂器之城”的称号愈叫愈响。
绿色动力 驱动未来能源产业新篇章
好思路决定好出路,新规划引领新发展。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从2017年的2.4%,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16.0%,2022年达到了25.6%。在新能源汽车带动下,电池行业也迅速发展。各地纷纷抢抓发展新机遇,寻求增长新动能。
阳泉市平定县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坚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瞄准新能源电池这一主攻方向,创新性提出建设“新能源电池小镇”的规划思路,强化平定经开区主战场作用。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重点投入、聚力突破,吸引山西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中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煊(山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新能源电池关联企业入驻,加快布局“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芯—电池组装”全产业链,高质量建设新能源电池专业镇。
项目是推动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记者走进中烜(山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预碳化生产车间,只见机械设备不停运转,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根据不同的碳素产品调整烧成工艺,车间内的隧道窑能够精确控制烧成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以满足不同产品的烧成需求。截至目前,中烜(山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一体化基地项目已经全部建设完成,从4月满负荷生产以来,预计到2024年年底产量可实现突破3万吨左右。
山西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专业化生产厂家,也是平定经开区较早从事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的企业。该企业在建设年产1.2万吨锂电负极材料成品项目的基础上,又建设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横向展开,精准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梯度转移,逐步建成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
如今,平定经开区特色产业集聚区(新能源电池材料)入选了省第三批特色产业集聚区,新能源电池专业镇的政策支持效应、资源优化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品牌效应正逐渐显现。
高质量发展专业镇,既要做好“特色”文章,又要夯实产业支撑,以优势主导产业为牵引,聚焦先进制造业、传统手工艺和新能源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通过规模积聚、品牌引领,激活“镇”能量在产业、就业、创业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一镇带一方、一方促全盘”作用,真正挺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脊梁”,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出阳泉“小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