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云冈石窟游客如织。任翔宇摄
盛夏时节,云冈石窟游人如织,年轻的游客在佛像前“击掌”拍照,留下回味悠长的打卡照;年长的游客细细聆听讲解员的介绍,感受气象万千的石窟魅力。山堂水殿,乐窟洞天,云冈石窟处处是美景,一步一换景。
“变化可太大了!和我20多年前来的时候大不一样了,现在的云冈石窟太美了!”82岁的项续朗来自河南,20多年前曾来过一次大同,专程到云冈石窟游览,彼时石窟山门前地摊林立,旅游大巴与运煤卡车共行,裸露在室外的露天大佛仿佛被空气中的煤渣披上了一层黑纱,项续朗的旅游体验并不完美。但这次故地重游让项续朗喜出望外,景区设施完善便捷,石窟保护得力,雕像美轮美奂,“云冈石窟是珍藏文明、传承文化的殿堂。”项续朗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云冈石窟的变化浸透着文物工作者们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云冈研究院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着力深化文博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云冈石窟体系布局和文化供给机制,纵深推进云冈石窟管理服务改革,(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加强文物价值挖掘和成果转化,全面提升文物保护能力,以高品质文化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坚持“保护第一”原则,培育了多学科交叉的文物保护科研团队,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在文物保护、档案记录、展示利用、考古研究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科学性保护的转变。同时,依托云冈研究院和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云冈文化生态研究院等科研阵地,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扩大云冈文化影响力,让人们在“活”起来的文物中体会文化的力量。
今天,云冈石窟保护与活化利用积极展开,云冈学蓬勃发展脉搏强劲。煤场遗存菜窖改造的休闲场馆,废弃水泥管道建造的蜗牛公寓,腌菜缸和水瓮搭建起的“宝塔”,废弃混凝土拼接成的景观墙……变废为宝的云冈石窟东山菩提艺术区与石窟相映成趣;第六届山西石窟考古田野工作坊近日在云冈石窟开班,杭侃、李裕群、李静杰、王颂、何利群、王雁卿、宁波等学者为学员授课,组织学员进行洞窟测绘实习。对老人与儿童免门票、允许学者登上脚手架近距离参观、推动3D打印的石窟进入各类展览……云冈石窟华丽转身,已经成为“大云冈”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带,在生动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风貌的同时,正以多元形式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扩大人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