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2.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3.5%,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社会参与度得到提升。
我省拥有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农田和城市等生态系统类型,物种多样性资源丰富,分布野生高等植物达2743种以及陆生脊椎野生动物541种,遗传资源颇具地方特色,种质资源丰富,地方作物品种、畜禽品种、中药材、食药用菌种等资源均独具优势。《行动计划》明确了我省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3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9%,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4%,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执法能力、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到2035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制度、标准、监测、评估体系全面完善,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可持续利用机制全面建立,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7.2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4.5%。到本世纪中叶,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得到显著提升,生物种群规模得到恢复,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
对此,我省将在多个优先领域采取行动。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这一优先领域,我省将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治理体制机制,建立规划计划体系,开展宣传教育,推动企业参与保护,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的问题,我省将通过强化生态空间保护、开展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强化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提升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强化生物遗传资源保存等措施统筹治理。
在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方面,我省将实施农林牧渔可持续管理,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推动野生物种可持续利用,实现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加强传统知识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