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是乡村经济振兴的动力,“四好农村路”是乡村经济振兴的保障。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通过创新体制、完善政策,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十年来,吕梁交通运输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保障机制,着力提升农村出行条件和服务品质,农村公路覆盖范围、通达深度、管养水平、服务能力和质量安全显著提高,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走稳走实。
如今,走在笔直宽阔的农村公路上,道路两旁鲜花拥簇,车流如梭,宛如观赏一道亮丽的风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为历史,“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化作现实,农村“出行难”得到历史性解决,全市交通与文化旅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四好农村路”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黄金之路,一条条“四好农村路”通村畅镇,为农业农村农民带去了人气、财气、福气。
“路通了,
咱农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
“车在路中行,人在景中走”“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在方山县峪口镇驱车前行,蜿蜒的村道将传统民俗与山间景点串联起来,在“四好农村路”的带动下,不少村发展成重点旅游村,不少农民就地办起民宿,年收入高的能有几十万元,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
农村路网不断延伸,出行条件便捷高效,吕梁“四好农村路”建设交出了“靓丽”成绩单,“出行难、运输难”不再是交通闭塞地区发展的“绊脚石”。2014年至2023年,全市新改建“四好农村路”7559公里,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143公里,危旧桥隧改造100座,养护提质改造3150公里,完成投资154亿元,累计完成了963个建制村通硬化路。目前,我市现有13个县(市、区)136个乡镇2208个建制村已全部通硬化路,具备条件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完成了130个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占乡镇总数的95.6%;完成了1386个建制村通双车道,占建制村总数的63%。截至2023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5843公里,比2013年增加933公里。一级公路97公里,比2013年增加39公里;二级公路1003公里,比2013年增加23公里;三级公路2350公里,比2013年增加505公里;四级公路12319公里,比2013年增加1289公里;等外公路74公里,比2013年减少924公里。
乡村因路而兴,“四好农村路”带动了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物流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村电子商务产业,无一不在享受着便捷高效的交通带来的红利,增加了经济效益,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
“路好了,
咱农村的变化越来越大!”
“四好农村路”,不仅要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这样才能满足乡村振兴及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
管养机制更加完善。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全市共建立县级路长13个、乡级路长156个、村级路长2604个。截至2023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总里程15509公里,其中优等路5476公里、良等路7955公里,优良路率为86.60%;全市共有桥梁1059座,其中一、二、三类桥梁占比100%;全市农村公路管养机构设置率达到100%、列养率100%,基本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
公路治理规范有序。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稳步推进,自动化检测率达到54.99%,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比例,将不低于市域总里程的80%。强化养护资金保障,逐步构建起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资金渠道,全市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支出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比例达到100%。特别是中阳县在农村公路资金筹措方面探索形成的“上级补助+乡镇自筹”“上级补助+县级财政投入”“上级补助+社会投资建设”“政府支持+企业出资”工作做法入选交通运输部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长效保障机制典型案例。积极推广以工代赈,在日常养护中实行“包干制”,坚持“就近用人”的原则,尽量吸收脱贫户及沿线村民参与养护工作,既为脱贫户创造了就业岗位,又大幅提升道路日常养护的效益。目前,我市已初步建成“权责清晰、上下联动、运转高效、齐抓共管”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形成了财政投入职责明确、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方监督有效、政府激励考核的格局。
“农村公路的建设打通了交通与产业的经济通道,加快了群众的致富步伐,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公路建设和管护的力度,让农村公路成为景观路、产业路、幸福路。”石楼县裴沟乡党委书记韦利军说。
“路顺了,
咱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以前想都不敢想,我们村道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路变得‘直溜’了、安全了、干净了,政府是真真切切为我们农民衣食住行着想。有了便捷、安全、通畅的道路,我们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越来越幸福了!”兴县蔡家崖村民张建国说。
建设是基础,运营是目的。建设“四好农村路”,最终目的就是让人流物流在城乡之间高效运转。日益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让“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成为现实。截至2020年底,全市13个县(市、区)136个乡镇2208个建制村已全部通客车,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客车。全市目前共有农村客运企业11户,开通农村班线106条,投入客运车辆184辆;开通农村公交线路137条(城市公交延伸至农村),投入农村公交车辆548辆。针对春种、秋收、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及部分村庄人口较少、离公路主线较远等特点,因地制宜,进一步优化农村客运模式,采取区域经营、城乡公交一体化、线路延伸、电话预约等多种方式互补,有效满足了农村百姓的出行需求。比如离石区采取公交延伸及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方式实现建制村通客车全覆盖,汾阳、孝义采取城乡公交一体化全覆盖,中阳、柳林、临县等采取由政府出资购置小型客车(7—11座)开展区域经营、线路延伸实现建制村通客车全覆盖,交口县结合实际,在个别农村采取隔日班和一周二次的方式,定期开通满足群众的出行需求,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加快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建成县级电子商务中心8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7个、乡镇电商服务站83个、村级服务网点963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快递全覆盖。积极推进“农村公路+”模式,推动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建设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的安排部署,我市于2018年至2024年规划建设“黄河一号”旅游公路867公里,规划总投资72亿元。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787公里,完成投资68.5亿元。其中:主线315公里全部完工,完成投资42亿元,同步建成慢行道28公里、驿站8个、房车营地3个、观景台16个;支线(连接线)完成472公里,完成投资26.5亿元,同步建成慢行道63公里、驿站6个、观景台2个。剩余80公里,计划在2024年全部完成。通过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设,一方面进一步实现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优势互补,推动形成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提升群众出行便利;另一方面进一步挖掘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实现了碛口古镇、北武当山、黄河奇湾等70余处景区景点互联互通,推动30余处农业特色产业园、黄河沿岸160万亩红枣产业发展,带动沿线农家乐、民宿等产业蓬勃发展,促进沿线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一条条农村公路通村达户,农民富起来了。
一条条农村公路直抵田间,农业强起来了。
一条条农村公路贯穿城乡,农村美起来了。
运输能力持续提升,服务更加优质普惠,让“四好农村路”成为名副其实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筑路永无止境,有路方能振兴。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瑞平说,要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有力行动坚决扛起新的使命任务,按照交通运输部“八大提升行动”部署要求,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通村畅乡、安全便捷、服务优良、普惠公平”的“四好农村路”网,在助力吕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吕梁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