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汉测试无人驾驶网约车“萝卜快跑”引发的社会热议,以及未来无人网约车将完全取代一个城市的出租车行业的焦虑,我的建议很简单:大型科技互联网公司可以首先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发无人驾驶公务车,取代一个城市公务车队90%的车辆与90%的公务车司机。
这将大幅降低一个城市的行政运营成本,大幅减少地方政府财政开支,既有利于对公务用车的监管,也有利于体制内反腐,从而打造廉洁高效的行政办公系统。
在我看来,目前中国,最不着急开发的,就是无人驾驶网约车的落地与应用。
懂的都懂,现在这样的下行与内卷阶段,快递、外卖与网约车,已经成为成年男女解决就业、解决基本收入问题的最重要存在。
急着落地无人驾驶出租车,直接向当下国人就业的最大群体开刀。你咋不开发无人驾驶、全程监管的油罐车系统呢?
全世界任何一家科技公司都没有这么干的,美国特斯拉开发的无人驾驶系统,首先是帮助车主的,让行车更安全、更轻松、更省事的。
也就是说,如果私家车安装无人驾驶系统或无人驾驶辅助系统,解放车主的双手与双眼,让不太会倒车入库、不敢侧方位停车的车主们,开开心心的上路,我没意见,大大的欢迎。
但是,如果无人驾驶首先落地在网约车上,我反对。
人工智能应用应该帮助降低行政运营成本、减少地方财政开支、减少吃财政饭的人员岗位,比如无人城管、无人安保、无人驾驶公务车等等。现在大半个中国的地方机构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活着,地方财政开支如此紧张、至少几千万人吃财政饭,这怎么受得了呢。
今天的社会这么卷,不就是因为财政供养群体过于庞大吗?
有网友说,既然地方政府批准了无人驾驶网约车这项业务,就该带个头,把当地政府的公务用车都换成无人驾驶,既减少了政府开支,又避免了公车私用。
搜狐城市的一篇文章说,作为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之一,武汉想要打造“全球自动驾驶第一城”,“安全、民生、产业”这三本账都要算好。“火爆的出行订单、高企的产业雄心”只是硬币之一面,“普通乘客的安全顾虑、底层劳动者的呼声”也应该被听到。当自动驾驶等科技浪潮袭来,如何平衡技术进步与社会公平,是所有人都该考虑的问题。
知名学者孙立平则撰文称,“无人驾驶出租车,至少现在不是上路的时候”,其理由是“现在,就业问题,唯此为大”。
评论员佘宗明的文章《萝卜快跑承受的冤与怨》说,萝卜快跑兜售的理想化AI愿景,必然要被嵌入“经济增长承压-就业形势严峻-就业蓄水池紧张-被AI替代焦虑强化”的链条中,继而在骨感现实的拉拽下撞上民愤之墙。这是萝卜快跑注定要承受的冤与怨:那些无人驾驶出租车上路,免不了要激起许多怨气,但萝卜快跑可能也觉得自己很冤——它无形中成了集聚在就业问题上的社会情绪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