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关系”“四要素”“三微理论”……再复杂的文化创意产业难题,李保刚总能用凝练的词汇予以总结,进而步步拆解,直至开出药方。
就拿“四要素”来说吧。以“内容、创意、品牌、场景”为核心,其所构成的这套理论,几乎可以贯穿所有的文化创意产业。
比如当下热捧的“城市更新”。城市更新需要建筑和美学设计,需要好的内容和产品植入,还需有好的传播方式。关键是,如何构建一个好的业态,让消费者愿意参与消费?
“其中的核心离不开文化、艺术和美学相关的东西。把这点认识提高了,城市更新就真的能做好了。”李保刚对《中国企业家》说。在他看来,文化与城市的结合,发展空间是无限的,但这一融合式创新的最难之处,一个是创意,一个是品牌,“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四要素’中的中间两要素。”
李保刚是“观唐文化”创始人和董事长。
他是“理论派”,早年去北大学过哲学,又乐于游历世界,不断思考,积累新知。他又是“实践派”,几经跨界,其掌舵的观唐文化公司,历经十余年发展,已成为国内文化创意产业标杆。公司旗下北京“观唐艺术区”已成国内文化产业园区改造典范,引发城市管理者和探路的同行观摩、效仿。
近10年的产业实践下来,李保刚发现,无论是城市更新,还是“美丽乡村”“全要素生产力”,都存在一个美学问题,一个文化艺术在场景中的实现问题,于是提出了“城市美学”概念。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观唐文化也扮演起“城市美容师”的角色。
来源:受访者
这样的选择,不仅植根于当代城市问题的解决,更源于李保刚对中国文化传承、创新的期待。他认为,如何运用科技手段,挖掘出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努力用世界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观唐文化创意工作人员的重要使命。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40多年前,李保刚在北京四中读书时,陆游的诗《临安春雨初霁》在这位15岁的少年心中埋下了美的种子。从此,他总把美好的事物与“杏花春雨”相联,并用毕生的精力去描绘这样美好的画面。
在李保刚看来,中国是文化内容大国。从“儒释道”文化,到唐诗宋词,再到《红楼梦》,“我们不缺内容”。但中国又是文化创意小国,“我们文化创意产业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5%,与发达国家的20%~30%相比,还差许多。”
“我一直说,目前中国还没有自己的文化品牌,有的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比如故宫、敦煌、景德镇、少林寺、‘三孔’等等,所以我们这代人有责任,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为基底,运用新的科技创意手段和世界的语言,展示我们的文化,并形成当代文化品牌,向全世界传播。”李保刚说。
在城市文化数字化的过程中,美学价值的体现,是李保刚一直所强调的。现在有很多做数字化的公司,他们在美学上的水平是不够的。如他所言,“一个没有美学的数字化产品,我认为是不及格的。”
为了挖掘出传统文化的更多美学和历史价值,过去5年来,观唐与故宫联合成立了“故宫观唐”公司,并在敦煌成立了“敦煌观唐”公司,与敦煌市政府开展全方位合作。观唐还和中央美术学院合作,成立了数字艺术实验室。
近期,李保刚接受了《中国企业家》专访。围绕“城市美容师”理念的缘起、国内文化创意产业机遇及痛点、产业园区打造及运营、“艺术与商业的平衡”、“数字化与艺术的结合”、“人才培养”等九个话题,李保刚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期间,他还谈及跨界创业和生活理想,并剖析了个人心迹。
以下为观唐文化创始人、董事长李保刚与《中国企业家》的对话实录(有删减):
谈“城市美容师”的缘起:“我们在城市建设上也忽略了一些东西”
《中国企业家》:不管是地产、投资还是文化,你的创业关键词一直跟“城市”有关。近年来,你将重心涉足到城市改造领域,形容自己做的事业是“城市美容师”。这个理念如何诞生,思考逻辑是什么?
李保刚:我从小在北京四合院长大。给我童年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院中高大的槐树和邻居家长满果实的枣树。秋风起,院中会飘落一片片银杏树的叶子。夏天的暴雨,会打在中式建筑的屋檐上,溅起一片片水雾。
(上世纪)80年代,我去过武汉,登上过黄鹤楼。印象最深的是黄鹤楼上的四块牌匾:楚天极目、浪下三无、气吞云梦和南维高拱。武汉给我的印象是黄鹤楼、东湖和长江,还有“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豪迈。
前不久,我又去了武汉。登上了心心念念的黄鹤楼。举目四望,皆是高楼大厦。长江被掩映在高楼大厦之中,成了一衣带水的小溪。
2008年,我做观唐花园地产之后,在北京大学进修了2年的哲学。毕业典礼时,王博教授说,我们目前不缺钢筋混凝土的房子,不缺汽车轮子,也不缺金融家,缺的是青山绿水、道德文章和幸福指数。教授的这段话,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之后,我又随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去欧洲某国访问。期间和该国元首有次座谈。我们团的一位专家代表提了个问题。他说,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了,请元首给中国改革开放提点建议。该国元首当时讲中国的城市建设速度太快,且同质化严重,建筑也不够美观。我当时听了还不是特别理解。
我跟中国画院院长杨晓阳聊过西安古城保护与开发的故事。他一次陪外宾在西安参观,登上古城楼,外宾说:杨院长,西安古城的保护与美学建筑,你的责任很大。杨院长说,这事不归我管。外宾惊讶地说,在他们国家,像美术学院院长,在城市建设上是有一票否决权的。
近10年,观唐都在做文化创意产业。我们从实践中逐步发现,无论是城市更新、美丽乡村,还是全要素生产力,都存在一个美学的问题,一个文化艺术在场景中的实现问题,于是提出了城市美学概念,观唐文化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也扮演起了“城市美容师”的角色。
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我们在城市建设上也忽略了一些东西。举个小例子,观唐艺术区所在的京城槐园,园中并没有许多槐树,都是杨树。杨树大家都知道,是速生植物,长得快,见效快。但到春天,它有大量的柳絮。
同样是这片林子,如果你种的是槐树,是银杏,是元宝峰,是楠木,是雪松,那情景又完全不一样了。但这些树需要二三十年才能成材,不像杨树三五年就成材。这就存在一个建设者的思维问题,是要短期的效果,还是要长期的效果?
我举上面的例子,无非是要说一件事,一个城市的美,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无论是建筑之美、艺术之美,还是生活之美,都跟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
因为美是客观与主观综合作用的结果。就客观而言,美有其客观规律。比如建筑的天地线、比例尺度、疏密程度、色彩搭配都有其客观的、科学的规律。但美又因人而异,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受。
《中国企业家》:在城市改造中,观唐文化如何扮演好“城市美容师”的角色?
李保刚:我们从国内外大量案例中摸索出了一条途径,即,在城市做建设规划之前,先做艺术规划。无论是建筑的、园林的、生活的、产品的,都要有这个意识。
就拿建筑来说,做建筑规划的人考虑的,是这个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经济价值。而做艺术规划的人考虑的是建筑的比例、线条、色彩、天地线等美学指标。所以,在艺术规划确定后再做功能性规划,二者即可兼顾。当然这样可能会牺牲一部分经济价值,但城市漂亮了,人们的幸福指数也高了。
观唐在做城市更新和城市美容师的工作中也发现,城市的管理者与建设者,也就是城市主要领导的认知与重视程度,是这项工作能否在城市做好的关键。
在一些城市,我们的这项意见会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推行起来也特别顺利。但有些城市的主管人会更重视一些城市功能问题,忽略美学问题。当然,城市发展到不同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比如一位南方省份负责建设工作的领导讲:城市更新就是要解决好下水问题。
从某个角度和阶段讲,他说的也没错误。
中国快速发展的40年是要解决工业化问题,解决城市化问题,解决温饱问题。但未来中国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我们更多的要解决科学的、艺术的和幸福生活指数的问题。今后需要更多漂亮的园林、美丽的建筑和惬意的生活。观唐文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做城市美容师的工作,恰逢其时。
谈“市场痛点”:“文化如何植入,不是笼统的问题”
《中国企业家》:放眼国内外,“城市改造”这一产业赛道发展情况如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李保刚:纵观国内外的案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有几点。一是艺术坚持与商业运营的关系问题。二是美学和文化艺术的植入问题。三是运营问题,用我们的话讲,叫“顾、投、招、运、传”。
因为大家想要得到的是一个功能好使、建筑美观、内容恰当、运营赚钱的业态。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这四点都是不同的人去做的,彼此没有达到一个很好的有机结合。所以我们现在都是从顾问开始,要有艺术顾问,要有美学顾问。投资要考虑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负责运营保底。
《中国企业家》:2022年的一次大会上,你提及文化创意产业四要素理论,具体涵盖内容、创意、场景、品牌四要素,缺一不可。当文化与城市改造结合,这个市场想象空间究竟有多大?
李保刚:城市改造的空间太大了。但文化如何植入,不是笼统的问题,而是有很多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曾梳理过文化创意产业应该遵循的“八大关系”和“四要素”理论。
比如说“八大关系”,第一条就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关系。文化事业本来是政府要做的,文化产业是企业和政府都要做的。但这两者有时很难区分,所以在城市更新问题上,要处理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关系。
再比如四要素理论,“内容、创意、品牌、场景”,这套理论可以贯穿所有的文化创意产业。
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内容、创意、品牌”三个要素组成了一个新业态,落到了“场景”中去,场景是这三个要素与消费者见面的最终环节,使消费者能够为三者买单,从而形成了消费。城市更新也好,美丽乡村也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好,全要素生产力也好,其核心部分还是文化艺术。
首先,以城市更新为例,城市更新需要建筑设计、美学设计,需要好的内容和产品植入,还需要有好的传播方式。如何构建一个好的业态,让消费者参与消费,核心离不开文化、艺术和美学相关的东西。把这点认识提高了,城市更新就真的能做好了。
其次,拿美丽乡村来说,美丽乡村的核心是美丽,从我们的建筑外表到衣食住行,内核无不与民俗的、美学的内容相关。这点做好了,美丽乡村的概念也就成立了。比如说一个好的民宿,首先是要有一个好的建筑,再加上好的生活方式,这都会牵扯建筑美学和生活美学的问题。
最后拿全要素生产力来讲。
我有一次跟一个一线城市的区长聊天,他说他们的城市更新也投了十几个亿上去了,但没有见到什么变化。我想,如果把这个钱投到建筑设计上,投到良好的内容植入上,再投到好的运营上,加上好的品宣,应该会有不小变化。按全要素理论讲,投入总量没有变,但要素变了,结果就不一样。
所以,文化与城市的结合,发展空间是无限的,但这一融合式创新的最难之处,一个是创意,一个是品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四要素”中的中间两要素。
《中国企业家》:创新层面还有哪些短板?
李保刚:从“儒释道”文化,到唐诗宋词,再到《红楼梦》,中国可以说是文化内容大国,我们不缺内容。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又是文化创意小国,我们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不到5%,与发达国家的20%~30%相比,还差许多。
因此,如何运用科技手段,挖掘出优秀的传统文化,用世界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便是观唐文化创意工作人员的重要使命。我们把创意分为人文和科技两个方向,一个是纵向的,一个是横向的。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文化创意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了。
我一直说,目前中国还没有自己的文化品牌,有的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比如故宫、敦煌、景德镇、少林寺、“三孔”等等,所以我们这代人有责任,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为基底,运用新的科技创意手段和世界的语言,展示我们的文化,并形成当代文化品牌,向全世界传播。
当然,品牌的打造非一日之功。比如,迪士尼、环球影城在中国落地,那是因为它们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内容积累和品牌打造经验,1955年,迪士尼画下第一张图纸。直到2016年,中国才开始提出(融)文化创意产业。我们实践的时间很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谈“模式复制”:认清“八大关系”
《中国企业家》:观唐艺术区符合你对“城市美容师”的落地想象吗?
李保刚:我一直信奉一句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观唐艺术区是我们实现自身美学价值的一个小例子,我们开园做的第一个展叫“桃花源”,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
当时在做观唐艺术区园林设计的时候,设计师莱恩用手给我比划着说,进门之后,要有一个很长的林荫小道,这样,人们一进大门,就会感觉:哇!豁然开朗。我想这个德国设计师一定没有读过《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但它跟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做观唐艺术区,本着“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工匠的精神加上资本的助力”这个原则。首要考量就不是从商业出发的,但其结果是又构成了更大的商业版图,观唐艺术区坐落在美丽的公园里,给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美的体验。
《中国企业家》:这一理念具有可复制性吗?运作模式是怎样的,需要处理哪些关系?如何实现城市改造项目的长期自我造血?未来还有哪些布局计划?
李保刚:如何运营艺术区,这个问题很复杂,其中有许多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把它总结成艺术产业园运营的八大关系。八大关系的具体内容为:
第一,艺术坚持和商业运营的关系;
第二,产品导向和市场导向的关系;
第三,线上运营和线下支持的关系;
第四,园区自营和业态引入的关系;
第五,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关系;
第六,园区运营和产业输出的关系;
第七,工匠精神和低成本运营的关系;
第八,公司经营和经营公司的关系。
观唐艺术区在过去6年的运营中,确实起到了IP聚集、人才聚集、产业孵化和消费聚集的“四聚集”作用。由于艺术区自身的聚集和示范效应,有很多城市领导前来参观学习。同时,我们已向青岛、武汉和山西、四川的一些城市输出这些能力。市场需求很大,我们也会不断探索,扩大服务范围。
谈“艺术与商业的平衡”:“跨越两道太平洋”
《中国企业家》:你游历世界,见闻广博,对于城市改造,尤其是艺术园区打造,有没有汲取到经验或有新发现?
李保刚:关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问题,各国有不同的方式。
比如在美国华尔街,它就有一个公共艺术基金,这个钱的构成是所在企业销售额提取一定份额,用于文化事业的投资;在德国,文化事业都是政府投资,文化产业由企业来投资。在中国,政府有的投文化事业,也有的投文化产业,企业也是一样,没有固定模式。
《中国企业家》:在你看来,如何在艺术文化和商业变现中做好平衡?在艺术走向商业的道路上哪些门槛,是你觉得必须跨过的?你有没有过纠结?
李保刚:文化艺术如何在商业变现中实现平衡?这个问题曾一直困扰我。
我们以前卖过艺术品,甚至一张画能卖1000万(元),也有人建议我,用金融的方式炒作艺术品,但我不认为那是文化创意产业。我认为只有1000万人买你的文化产品,每人哪怕只花了100块钱,就能形成10个亿的销售规模,这才叫产业。
我们经过四五年的实践和思考,终于找到了文化艺术形成产业的关键点,也就是我们后来总结的“三微理论”,即微创意、微投资、微消费,还有我们的“四要素”理论、内容、创意、品牌和场景。
因为从文化到创意何其难,要经过几道太平洋,没有创意,生吞活剥,粗制滥造,搬到场景去消费,毫无价值。有了创意以后,要形成消费,这又要跨过一道太平洋。所以真正实现从一个文化艺术的创作最终到老百姓的消费,这个过程要跨越两道太平洋。
我举两个小例子,一个是文化事业的,一个是文化产业的。
张艺谋导演做的冬奥会是一个文化事业项目,其中有一个大的场景叫“燕山雪花大如席”,它的内容就是李白的一句诗,但他的创意是,把雪花儿做成一个天大的雪花,导演用了4万多块电子(显示)屏,用了投影,用了技术的融合,形成了一个科技感很强的现代化艺术画面。
其中还有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又是李白的一句诗,这两句诗通过他的技术和艺术创造,形成了一个绝美空间。但它放在了中央电视台播放,它是不收老百姓钱的。对国家来讲叫文化事业。
再比如,同样是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江红》。
内容是一首诗,创意是他编了若干个故事,品牌是从张艺谋到沈腾到易烊千玺全是一批明星,场景是把它放在了电影院。所谓三微理论,它是经过若干个微创意,形成一个大创意,通过众多老百姓几十块钱门票的微消费,形成几十个亿的大消费,它就是文化产业。
当然,这里最关键的两个点是创意和品牌。《满江红》大家都知道,电影院谁都能去,但创意的学问就高了。有灯光的,舞美的,导演的,编剧的,演员的,若干个微创意形成了大创意,品牌也很重要,如果不是这些大牌儿明星来演,不是张艺谋来导,那它的票房要差得多。
所以说,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最难得的是创意和品牌。一个艺术家要想形成他的价值,需要前后产业链全部完成。我们观唐文化也恰恰要在技术、美学、创意与品牌打造上下工夫。
谈“数字化与艺术的结合”:“过程中要体现美学价值”
《中国企业家》:数字化时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也成为现实。在城市改造、文化焕新过程中,数字化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李保刚: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前提的。从1863年英国人发明了复印机开始,曾“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很多书画作品,则以一种新的方式面世。随着技术的发展,科技水平快速更新,目前有了更多的技术,AR、VR、元宇宙等等,我们将这些技术手段统归为技术创意手段。
关于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基本理论,我们本着以下思路:第一,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形成新的业态;第二,守正创新,守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用,用科技手段挖掘传统文化,用世界的语言来讲中国的故事;第三,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第四,培养众多的创意人才。
城市改造是一个综合的内容,不光要有美丽得体的建筑与园林,还要有恰当的内容植入,这就关乎我们消费水平的提升。而这些文化内容的植入,离不开我们所说的“三微”理论和“四要素”理论。尤其是本地优秀文化内容的挖掘,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形成一个可观赏、可传播的业态,更具有美学观赏性、生活趣味性、传播便捷性,这些工作都离不开数字化的工作。
《中国企业家》:近几年,观唐与故宫、敦煌等传统IP的合作备受关注,“故宫观唐”“敦煌观唐”已成为文化符号,备受时尚圈和年轻人推崇。你如何找到了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对话方式?
李保刚:我们通常在一个城市的内容改造中,会给它输入30%的文化,比如故宫的、敦煌的、“三孔”的等等,还有70%是要挖掘地方的文化,比如山西是山海经的神话故乡,我们会挖掘到山海经。比如青岛有海鸥,我们会把海鸥作为一个IP。
在城市文化数字化的过程中,我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过程中要体现美学价值。现在有很多做数字化的公司,他们在美学上的水平是不够的。一个没有美学的数字化产品,我认为是不及格的。
过去三五年,我们跟故宫联合成立了故宫观唐公司。我们还成立了敦煌观唐公司,以便从敦煌的内容中挖掘出更多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我们还和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数字艺术实验室,目的是在我们落地数字化的过程中,融入更多美学价值。
再比如说,我们给山西某城市做城市更新,我们的团队有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有国外的知名建筑师,还有我们观唐文旅学院的设计师。过程中,我们会把这座城市的一些标志性建筑的美学及内容的美学充分体现出来,让这个城市整体体现出艺术美学、技术美学和生活美学。
关于故宫观唐品牌,明确了故宫的品牌不是代表帝王将相与才子佳人,而是中国劳动人民5000年来的审美结晶和工匠精神的结晶。它也是当代中国主流意识文化的代表。
关于传统与当代、传承与创新的点,观唐文化近四五年来也做了很多案例。
比如我们“行走的故宫文化”,就是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对故宫石渠宝笈书画作品进行了二次创新,在许多城市展出,深受青少年欢迎。再比如,我们将在北京创立的敦煌文化交流中心,也运用了大量数字手段和演艺手段,将古老的敦煌文化经过二次创造,以便广大消费者更易接受。
谈“观唐艺术区”的缘起:“自己做了一件美好的事情”
《中国企业家》:观唐艺术区就像你的孩子,如何评价它的成长状态?你曾在2018年说,“好的建筑,必须有一个时间的沉淀。”和6年前刚落成时相比,它“浮”下去了什么,“沉”下来的又是什么?
李保刚:“树小墙新画不古,一看就是清知府”,这句话形象形容了暴发户的状态。
6年前园区刚成立时,尽管建筑外观已达到标准,但缺乏文化的沉淀。6年过去,园区栽的小树有的已长成了参天大树,比如我们的梧桐树,还有些银杏、元宝枫长得慢,也充满生机了。如果再过5年,可能又不一样了,总之年代越久,园区会越来越漂亮。
还有就是我们文化内容的沉淀。观唐已拥有众多的知识产权:包括许多数字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包括故宫、敦煌等知名的品牌的商标所有权。
更重要的是,这里沉淀了一支有智商、有情商、有美商的团队。6年前我们的团队还比较浮躁,做文化产业用的是做地产和金融的方法,后来发现不对,经过几年的磨炼,大家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走到了“知道自己不知道”,继而发展成了“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观唐文化几年来,积累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八大关系”“三维理论”及“四要素”理论。加上我们积累了一批有智商、有情商、有美商的人才,就使我们这个艺术区从仅有一个华丽的外表,转而成为有深刻内涵、有优秀人才聚集、可以走出去形成产业输出的“聚合体”。
这一切最终都提高了我们的认知。过程中,我们也去掉了一些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的干扰。
《中国企业家》:观唐艺术区已成为京城文化地标,有趣、有味、有文化。听说这座艺术区历时6年才落成。如今回想,还有没有一些记忆碎片,历久弥新?观唐艺术区寄托了你怎样的事业初心和生活理想?你又想通过它,传递给世人什么样的感受、收获?
李保刚:2017年7月,我发过一个朋友圈,写下一句诗:“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月梦里飞”。其实大家都不知道背景,因为当时的观唐有几个实力很强的股东,有地产行业的大咖,有金融界的领袖,有艺术界的大师,他们对打造观唐艺术区一事是持反对意见的。只有我一意孤行。
因为要投资8亿(元),如何回报,我讲不清楚。大家不会为我的情怀去买单。记得公司有个小股东对我说,“你知道股东是怎么看你吗?”我也是委婉回答:“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当然,我也不会让股东为我的理想而买单,既然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我用了几个亿的资金,将其他股东的股权收购了。我走我的“独木桥”,于是就有了那句“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月梦里飞”的句子。观唐艺术区开园的第一个展是“桃花源”,这也寄托了我内心的一个理想。
直到今天,当我看到各类游客驻足观唐艺术区而流连忘返时,当我坐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夕阳西下和雨后彩虹时,我总会觉得,自己做了一件美好的事情。
文化艺术的确需要金融和资本去推动,但文化艺术又对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发展有更大的推动力。
我做艺术区的初衷,还有一个和美学相关的事。
我是北京四中毕业的,记得上中学时,15岁那年,特级语文老师顾德希讲到陆游的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从那时起,这首诗就像一个美丽的种子,植入了我们这些少年的心。
从此,我们会把一切美好的事物与“杏花春雨”相联,有杏花的地方会有好酒,“牧童遥指杏花村”;有杏花的地方会有佳人,“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后来又在做观唐别墅。
如今有了观唐艺术区这样更大的机会,让我在园林中做了300亩的园林改造。
如果你来观唐艺术区,不同的时节会有不同的体验:初春时你会感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境,会闻到北方春天雨后泥土的香气。你还会感受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境,继而感受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景象。待到仲春时节,你会看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春色胜景,到了暮春则会感到“万紫千红总是春”。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他的《选择性批判》中讲过,艺术是沟通科学和道德的桥梁。在功利和道德面前,有人选择功利,有人选择道德,就是(因为)他们在少年时接受美的教育的不同。
在我们的八大关系中,有一条是工匠精神和低成本运营的关系,什么是工匠精神?又怎么体现?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作品。怎么做到运营的平衡,我们也只能通过自身的实践来完成。
谈“路线选择”:“3.0版本的艺术区,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
《中国企业家》:艺术园区改造有很多路径,比如同在北京的798、首创郎园,它们走的是老厂房改造+出租路线,很像传统开发商的城市更新路线。与之相比,观唐艺术区从一开始就是“焕新”路线,不管是结构、布局还是业态分布等,都比较符合当代艺术产业条件。为什么这样做?
李保刚: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余丁院长将目前的中国艺术产业园划分为三个版本,即1.0版本、2.0版本和3.0版本。
1.0版本,比如早期的798为代表的主要是废旧的厂房的改造,租赁给艺术家,形成一个艺术产业生态,这些1.0版本的产业园区,目前在国内有些成功的案例,但失败的案例居多。
798之所以成功,其中有一个先天的条件,即这些建筑都是德国的包豪斯建筑,有很强的建筑艺术风格和很舒展的空间,而且交通位置好。如果建筑底色差且改造的水平不高,就很难成功了。所以艺术园区在我的定义中,是一定要有艺术氛围,首先就是它的建筑本身是不是艺术。
2.0版本仍以旧房改造(形式)为主,但在建筑模式与业态引入上,已经是专门为艺术区而建了。此外,运营模式也仍以房租收入为主。
观唐艺术区被余丁教授命名为3.0版本艺术区。主要指规划在先,专门为艺术建筑而作,且不以租赁为收入模式的艺术区,它的作用,一是IP的聚集,二是产业的孵化,三是人才的聚集,四是消费的聚集,由此形成了一个文化艺术的产业生态。
还有一个原因。2015年,中国还没有一个像样的艺术产业园,后来法国的让努维尔在青岛设计了西海艺术湾,一位日本大师在深圳设立了南海世界,观唐艺术区则是由德国设计师莱恩做的。
恰巧作为这三个艺术区的创始人,我们都同期在中央美院艺术教育学院学习,且目的都是为了建设3.0版本艺术区。
1.0版本的艺术区,建设成本低、代价小,适合我们那个时代的发展。而3.0版本的艺术区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我们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总值还不到5%,而发达国家占到了20%~30%。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一个3.0版本的艺术区。
谈“角色价值”:“往回观历史,往后观未来”
《中国企业家》:当虚拟的文化与实体的城市空间结合,这门生意最远能走到哪里?你是否思考过,文化如何与城市融合、共生?站在艺术和商业、文化和产业、传统和现代的交汇口,你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价值?
李保刚:文化产业介于理论与实践,介于入世与出世,介于虚拟与实体。比如,要“轻资产重落地”,要“品位高,人气足”,要“去除封建糟粕,取其民族精华”,其实这门生意是永远做不完的。回望历史,或者去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发达的同时,文化和美学也发达,人们才有幸福感。
我们公司为什么叫观唐?因为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同时发达的时代,留下了灿烂的诗歌和艺术。李白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留给了我们今天灿烂的文化。
所以观唐要做的事,就是用优秀的技术挖掘传统的文化,用世界的语言来讲中国的故事,是站在这个时代,往回观历史,往后观未来。丘吉尔说过一句话,人对自己的历史看得多远,就能对未来看得多远。观唐就是在这个时代的这个点上来链接这件事情的。
谈“人才管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中国企业家》:管理一家企业,归根到底还是管理人。文化产业中的人才,个性鲜明,自由自在,也许会“不服管”“不好管”,如何在创意激发和有效管理中做好平衡?你有什么经验?
李保刚:我一直讲,观唐文化是一家创业企业,而创业企业成功的要素有愿景、努力、认知和时运,公司管理问题是要解决效率与公平的问题。管理固然重要,但经营更重要。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主要靠人的创意。而对人的管理,就像你所说的,是件最不容易的事儿。
尤其是对知识分子和创业人员的管理,我们必须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比“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更重要。
我在北京大学上哲学课的时候,参加过一次辩论赛,当时的题目就是论语中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哪个对管理更有效。当时我是正方四辩,我用《孙子兵法》中的那句“凡取胜者有五,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来证明,将和法要排在道、天、地之后。
观唐的管理对创意者有着充分的自由,公司方面主要帮助大家提高认知。从选人方面,我们也是注重选那种智商、情商、美商“三高”的人才。智商决定了他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再深一层能否转化成自己的思想,更深一层能否转化成创意理论,因为有了思想,有了理论,才能带团队。
有了情商,才能够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客户关系。美商则是观唐公司区别于其他公司的特质,我把美商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境界是能够创作美,诸如艺术家、设计师们。第二是能辨别出美与丑。一般人员具备这点就可以了。第三是美丑不分,这样的人在观唐是不合格的。
过去有句老话,叫“宁领千军万马,不领一堆杂耍”。确实艺术家们有独往独来的特质,对艺术家的管理和合作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所以我们的团队是要有搭配的。如果让一个艺术家去搞商业模式,或者让一个数学家、金融家去创造一个艺术产品,都是与其本身能力相悖的。
我们的团队领导不需要有创造艺术的能力,但一定要有鉴别美的能力。一个好的设计方案,一个好的图片,一个好的设计是能够看得懂的,是能够辨别的。一个坏的东西也是能够看得懂的,能够挑得出毛病的,这样的人,才能作为我们团队的领导。
在创业与管理上,我特别认同实践原理,所以我们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中,也一定要锤炼出一批青年人。我们要求,这个人本身应该有高“三商”,再经过实践活动,慢慢成长起来。
我认为人才分为两种,一种叫因智而勇,一种叫因勇而智。
一个伟大的事业,要有层出不穷的为这个事业奋斗的各类人才。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还很稀缺,所以我们想通过观唐的实践活动,培养一批人才,并且希望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更多人才。当然,其中一定有个“大浪淘沙”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