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郝金玉  石勇  侯计香  张文泉  振兴小镇  戎子酒庄  吴沪先  ___  河南省晋商会  冯南垣 

重磅!太原组建汾水资本和国调(太忻)产业基金,打造“迎泽数谷”,又一家奥特莱斯也有望年内开业……

   发布时间:2024-06-15 09:26     浏览:168    
核心提示:6月14日上午9时30分,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太原市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发布会,介绍太原市建设区域现
中国晋商俱乐部致力于建设服务创新型商业化晋商生态 | 主办全球晋商年度峰会“晋商年会”与“晋商国际论坛”

6月14日上午9时30分,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太原市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发布会,介绍太原市建设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地相关情况。

微信截图_20240615092834

基本发展情况简述

“十四五”以来,太原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占GDP比重受疫情影响短暂回落后,2023年又提高至57.2%,是推动全市经济复苏的主引擎;占全省服务业总量的比重达到29.1%,是全省服务业发展的主阵地;服务业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比重稳定在66%以上,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天美杉杉奥特莱斯、龙城万达广场、吾悦广场等商业综合体相继开业运营,方特、钟楼街、北齐壁画博物馆等文旅消费新地标建成开放。2023年,太原市共举办展会102场,专业场馆办展89场,1万平米以上的展会达到30场。

太原市现有境内外上市企业2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2家,“晋兴板”挂牌企业288家。太原市城六区现有商务写字楼宇313栋,总建筑面积1060万平方米,“东、西、南、北、中”都有相应的楼宇集聚区,楼宇税收占全市税收收入的比重在30%左右。

下一步举措

1.打造区域消费中心。一是建设高品质消费地标。拓展柳巷-朝阳、长风-亲贤等重点商圈服务功能,推进公元1991奥特莱斯商业广场、清源水城等商业综合体年内开业投运,加快超大型晋阳湖国际性文旅商综合体建设。支持钟楼街创建国家级示范步行街。二是稳定扩大传统消费。抓住国家推动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机遇,制定并落实好支持汽车以旧换新、旧房改造和家装换新等具体实施办法,重点促进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商品消费。三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持续开展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示范基地及电商直播基地认定。积极创建国家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试点打造一批智慧商圈、智慧商店。放大演唱会政策效应,打造具有太原特色的演艺消费矩阵,把演艺“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四是完善消费配套设施和服务。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试点建设,深入开展“诚信经营 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大力推广小额消费纠纷快速解决机制。

(注:PARK1991奥特莱斯项目是太原市重点工程、迎泽区东部发展的重要商业项目,同时也是太原服装城集团商圈转型发展、提档升级、优化服务业占比、商业模式转变、文旅商有机融合的产业引领项目。按照此前规划,PARK1991奥特莱斯整体规模近20万㎡,其中地上四层、地下二层,由街区+商业盒子连通而成,共规划商铺500余间,停车位2000余个,开业后预计年销售额可达到15亿元以上。)

2.打造区域会展中心。一是建设会展集聚区。加快完善潇河国际会展中心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省展览馆等特色场馆改造升级,打造会展产业核心区。二是推进展会品牌化发展。持续提升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等现有品牌展会论坛的规模和品质,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聚优势,争取更多学术会议、论坛来并举办,打造1-2个永久落户的会展品牌。三是培育一流会展企业。鼓励支持会展场馆运营机构、展会主办单位通过模式复制、并购重组等方式,打造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会展领军企业。四是推进“会展+”产业融合。围绕“一高两先三特三新”重点产业链体系,培育引进一批影响力强、与产业发展关联度高的专业论坛和主题博览会,力争“一个细分行业一个专业展会”。

3.打造区域金融中心。一是打造金融集聚样板。鼓励引导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及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向迎泽大街、南中环街、府西街等金融中心区聚集,高标准打造金融核心集聚区。二是加快建立产业基金。组建汾水资本和国调(太忻)产业基金,积极对接国盛资本、海通证券等头部基金和头部资本,推动设立专项产业基金。三是优化企业上市发展环境。评选重点上市后备企业,鼓励中小微企业登陆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场外交易市场。四是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广“三晋贷款码”,便捷银企对接。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门槛,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收取的担保费率保持在1%以下。

(注:去年以来,太原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高度重视促进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并以此为抓手,积极开展工作。太原市已与中国诚通签订国调(太忻)产业基金投资合作备忘录,建立国调(太忻)产业投资基金。当前太原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正在积极推动组建市级财政资金的出资主体(太原汾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争取年底前完成汾水资本和国调(太忻)产业基金的组建工作。

据公开信息,太原市汾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3月12日,注册资本50亿元,由太原市财政局全资持股。

目前,太原市汾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已经展开项目投资。6月11日,半导体龙头企业沪硅产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投资建设集成电路用300mm硅片产能升级项目,预计总投资约132亿元,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将落地山西太原。

据悉,太原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太原晋科硅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暂定名,以下简称“晋科硅材料”)。

而晋科硅材料是由三方发起成立——沪硅产业全资子公司上海新昇或其下设子公司(拟出资28亿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拟出资15亿元)、太原市汾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或其下设子公司(拟出资12亿元),三方共出资55亿元。

此外,太原还积极对接国盛资本、海通证券等头部基金和头部资本,努力寻求合作,推动设立专项产业基金,致力形成太原市产业转型的政府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为主体的基金集群,利用基金投资带动后备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尽快达到上市标准。)

4.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一是推进楼宇提质扩容。加快华润太原长风中心、中海商务广场等在建楼宇项目竣工投运。全力盘活城六区闲置楼宇,提升硬件水平和产业服务功能,着力提高楼宇“亩产效益”,推动更多楼宇晋级“亿元俱乐部”。二是培育一批专业楼宇。在城六区各打造特色楼宇5个以上。将楼宇打造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重要载体,每年认定市级集聚区3-5个。积极推动工业上楼,发展总部型、创新型都市工业。三是引入培育总部企业。以迎泽大街改造提升为契机,持续引进一批金融机构总部。积极承接高端产业转移,重点招引央企区域总部、优质民企总部等入驻楼宇,提升楼宇总部经济发展能级。

(注:在今年4月,迎泽区委书记李慧便强调,要加快金融核心集聚区建设,以迎泽大街改造提升为契机,持续引进一批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总部,率先打造立足迎泽、服务太原、影响全省的金融服务集聚中心。加快数字经济先行区建设,高标准打造“迎泽数谷”,推动中泰、龙堡数字经济产业园延伸产业链条,引深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

提问环节

山西经济日报记者:建设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地,太原市商务局有什么具体举措?

太原市商务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  夏文武

一是积极提升重点商圈、特色街区的服务功能。

有序推进钟楼街二期建设。目前钟楼街二期正在有序推进区域招商及各品牌进场装修工作,区域拟定铺位数40余家,确认合作品牌近80%,主要动线已全面开启,动线周边品牌已陆续进入经营状态。二期将在一期基础上布局增加时尚潮流零售、人气餐饮及酒吧娱乐等业态,同时再次强化属地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地标旗舰。

逐步推进传统商圈改造,倡导商圈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和人文特色、市场需求,实现差异化发展,以增加品质消费供给为着力点,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鼓励商圈内企业积极引进中国首店、华北首店、山西首店及国际国内一线品牌。

二是积极培育具有太原特色的“老字号”品牌。

组织企业积极申报“中华老字号”、“三晋老字号”,持续开展“太原老字号”认定工作,从支持老字号企业品牌挖掘传承、传统技艺创新发展,品牌宣传推广等方面落实政策,促进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

三是实施电子商务主体培育工程。

培养壮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着力打造本土生活性服务业电商群体。引导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电商运营水平,开展全渠道营销,培育壮大直播电商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微信截图_20240615092848

国际在线记者:请问太原市对打造区域会展中心城市有什么工作思路?

太原市贸促会党组成员、副会长  曹忠建

太原市贸促会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会展工作的决策部署,锚定“六地”发展定位,聚焦区域会展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将引育一批外向关联度大、招展引企能力强的会展主体,加快发展以专业型、贸易型为主的会展业,推进“会展+”产业融合,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一、强化组织保障,统筹推进落实。

成立由市领导任召集人,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会展联席会议制度,研究会展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统筹协调重大会展活动的服务保障;市贸促会成立会展工作专班,全力推进会展工作。全市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动各项会展任务落地见效。

二、完善政策支撑,创优办展环境。

市政府先后出台《太原市促进会展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太原市招商引资支持会展业发展措施》等政策文件,启动会展奖补资金。

今年,还将出台《太原市支持会展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优化会展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开通“一站式”会展服务平台,不断优化会展营商环境,为办展企业提供便利条件。

三、培育会展市场,壮大市场力量。

一是积极引进国际会展机构,如国际知名会展主办单位、会展服务机构等落地太原,引导太原市会展业发展,提高太原会展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是通过引进国家级品牌展会带动我市展会的专业化、市场化和品牌化水平。如2023年引进第94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今年9月还将引进举办第二届中国食品工业品牌博览会,计划展览面积10万㎡,是首个国家级食品工业全产业链的综合型博览会。

三是培育现有展会品牌,推动会展项目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太原煤炭(能源)工业技术与装备展览会”、“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等会展项目,推进“会展+”产业融合,实现“展”促“产”,以“展”促“商”,为我市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微信截图_20240615092859

山西日报记者:请问太原市对进一步提升企业获贷便利度有哪些举措?

太原市委金融办副主任  元继光

一是优化线上平台和线下大厅服务功能。

设立太原金融综合服务大厅,组织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机构实体入驻,引入不动产抵押、车辆抵押和公证业务窗口,同步建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与“三晋贷款码”平台联动发力,一站式提供匹配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

二是建立常态化政银企融资对接机制。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分行业、区域以及首贷等不同融资类型,邀请银企双方开展“面对面”专场融资对接活动,提高融资成功率。

三是设立信保基金为企业贷款增信。

设立2.66亿元的信用保证基金和50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与金融机构建立信贷风险共担机制,为轻资产、科技型企业融资提供支持。

四是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功能,为中小微企业减费让利。

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落实“提效降本”要求,简化审批流程,减少或取消反担保措施。

五是使用应急周转金让企业低成本续贷。

省、市财政出资4000万元设立应急周转金,为还款困难的企业提供低成本临时周转资金,年化费率参考一年期LPR确定。

六是建成地方征信平台助力企业获贷。

在全省率先建设地方征信平台,归集工商、税务、社保、医保、不动产、公积金、供水、天然气以及各类资格认定等企业重点信息,以数据画像呈现企业经营状况,助力企业以信获贷。

微信截图_20240615092910

山西广播电视台黄河plus 记者:请问围绕加快推进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地提质增效方面,太原市招商部门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举措?

太原市外来投资局四级调研员  申慧杰

去年,我们在北京举办“锦绣太原·京彩未来”太原市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醋、酒特产展销会,签约项目36个,总投资188.6亿元,签订订购协议4.97亿元;多次组织本地企业赴国内重点区域,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参展参会;2023年,争取省级会展业发展资金486万元,助力打造区域会展中心。

围绕推进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地建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目前已推动天美杉杉奥特莱斯、泰康太原旗舰康养社区、华为矿山军团全球总部暨山西区域总部项目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落地太原市,不断夯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提升招商能力,完善机制,创新打法,狠抓落地,以“太原招商”新形象,招引更多优质项目,为太原市推进区域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一是组织企业“走出去”。利用“中博会”“投洽会”“进博会”等国内重要会展平台,组织人员、企业赴展参会,积极宣传太原,开展合作交流。

二是推动合作“引进来”。开展现代服务业专题招商活动,盘活闲置楼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太原航空总部基地已落地我市,晋阳湖文旅度假区项目正在快速推进。

三是做好服务保障。坚持中枢调度,用好分级调度,完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高效推进项目落地,持续开展“八小时外”坐班服务,真心实意为企业发展助力。

微信截图_20240615092926

太原市委宣传部三级调研员  胡燕萍

记者提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记者朋友如有进一步采访需要,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可继续采访相关负责同志。

希望媒体朋友围绕“建设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地”主题,持续跟进、深度报道,切实为太原市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感谢各位发布人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媒体记者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投诉邮箱:tougao@shanxishangren.com
 
更多>同类晋商资讯

鹏飞集团·郑鹏【中国晋商俱乐部名誉主席】 振东制药·李安平【中国晋商俱乐部荣誉理事长】 潞宝集团·韩长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聚义实业·王殿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振兴小镇·牛扎根【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融德创世·郝金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理事会企业动态
最新活动动态
优秀晋商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晋商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京ICP备13017153号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