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省商务厅联合商务部研究院组织编写的《山西省重点产业国际产能合作发展规划》在京顺利通过验收评审。本次评审会邀请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国资委、对外经贸大学、中信银行等相关专家,专家团对《规划》出台给予高度评价,表示它将是山西破解资源型难题的新路径,对山西经济结构调整、产能转型升级等战略部署有着重要意义,并将助推山西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实现产业走出去发展目标。
近年来,山西省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努力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推动企业“走出去”。2016年,山西省对外投资额约19461万美元,共有36家企业申请备案37个境外投资企业,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涉及矿产、农业、医药等领域。但从发展眼光来看,省内装备制造业、钢铁、水泥、煤化工、火电等支柱产业,其国际合作潜力优势尚未完全释放,同时,我省支柱产业存有对境外投资不够明确、缺乏科学判断等现状。该《规划》的诞生,历时8个多月,由山西省商务厅带头,各部门协调配合,走入山西企业实地考察,就是要立足我省煤电、钢铁、化工等领域的突出优势,考虑产能富余行业对外开展合作的实际需求,实现装备、技术、资金、人才等优势要素集群式走出去,降低山西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总体风险。
现场评审会上,商务部研究院课题组组长李志鹏研究员、梁桂宁研究员先作编写情况介绍,评审专家集体讨论认为,《山西省重点产业国际产能合作发展规划》实现三大创新:首先它破解了山西重点产业国际产能合作“去哪里”的难题;其次,系统解决了山西省重点产业国际产能合作“怎么去”的问题,即务实地提出了对重点国别开展产能合作的模式与路径;最后,《规划》实质性解决了山西省重点产业国际产能合作“干什么”的问题。《规划》通过商务、外交等渠道,接地气地提出了诸多合作项目,为最终实现相关产业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落地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作为全国首部省级层面的国际产能合作规划,《山西省重点产业国际产能合作发展规划》契合新时代赋予山西的历史使命,对于山西省乃至全国的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省商务厅厅长孙跃进有感而发:山西省是国家能源大省,创新就是创造,我们要秉承“开放精神”“晋商精神”,从供给侧改革出发,落地山西实际现状,打响能源革命转型战,此次《规划》是有针对性、科学化的指南,它将促进山西支柱产业抱团取暖,合力走出省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