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郝金玉  石勇  侯计香  张文泉  振兴小镇  戎子酒庄  吴沪先  ___  河南省晋商会  冯南垣 

践行金融为民 、提质服务实体,中原银行书写五篇金融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4-06-07 15:11     来源:财经杂志    浏览:302    
核心提示:2023年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举旗定向,擘画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
中国晋商俱乐部致力于建设服务创新型商业化晋商生态 | 主办全球晋商年度峰会“晋商年会”与“晋商国际论坛”

2023年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举旗定向,擘画“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蓝图,为牢牢把握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做好相关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一锤定音的重要指示,意义非凡。“五篇大文章”的提出,既有对过往发展成绩的充分肯定,审视当下,更有对未来的殷切期许。持续壮大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无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中原银行坚持强筋骨、练内功,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业务创新力、品牌公信力、社会影响力的现代化一流银行,综合竞争能力、稳健发展能力、风险管控能力位居全国城商行前列。沿着“五篇大文章”的宏观脉络,路径将更加清晰,战略将更加有效。

创新驱动发展,有赖于更加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绿色金融作为坚实后盾;推进共同富裕,需要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发展养老金融势在必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金融发展也要不断深化。

牢牢把握中央精神,中原银行正在用实际行动,充分释放和发挥“五篇大文章”强大潜力,支撑省定战略和任务扎实落地,答好服务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的答卷”。

精准点题“五篇大文章”蕴含重要意义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金融业无疑占据着重要位置。2023年底中央要求做好金融业“五篇大文章”,这一部署对实现我国金融现代化和整个产业体系的现代化都至关重要。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这一构想的提出可谓为金融业发展“精准点题”。

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必须有基础厚实和强大的实体经济做支撑。但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还需要提高效率、提高质量。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主体和核心,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是其根本。实体经济的更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更好发展。

近年来,我国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客观而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五篇大文章”,进一步明确了未来金融业在助力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发力点,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针对性部署,对于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着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上,“五篇大文章”提出之前,业内已有不同程度的实践和探索。近年来,针对科技创新、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等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已得到加强。

比如,根据央行公布的2023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1.28万家,获贷率47%,比上年末高2.7个百分点;绿色贷款余额28.58万亿元,同比增长36.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6.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98万亿元。

针对会议释放的明确信号,各大金融机构积极表态,表示将发挥自身业务特色与优势,精准助力中央指导精神和重点领域发展,将“五篇大文章”写好写深。

中原银行经营稳健捷报频传为改革增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在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道路上,中原银行稳中有进,始终契合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交出了助力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亮眼成绩。

2024年3月底,中原银行披露了吸收合并重组后的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成绩单”。2023年,中原银行总资产达到13464.46亿元,较上年末增幅1.5%。各项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7074.62亿元,较上年末增幅3.4%;存款余额(不含应计利息)8375.2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61.83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净利润32.06亿元。

在金融稳定方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10%、10.44%、11.64%,均满足监管要求。

过去一年,围绕打造一流城商银行目标,立足中原银行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深化内部改革,不断优化资负结构,中原银行业务发展整体平稳向好。

从经营层面来讲,重点在于持续围绕“打造核心竞争力”做文章,不断提升“客群经营能力、产品竞争能力、客户服务能力、渠道触达能力、风险控制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六个方面的能力水平。从源头出发,中原银行提出解决好敏捷性、精准性、综合性、系统性、基础性的问题。

敏捷性,即增强形势研判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对政策、市场、同业的前瞻预判,把准大局大势,及早抓住苗头性、趋势性的机遇。精准性,要求对客群定位精准,加强客户分层管理,了解和掌握不同客群的核心需求、风险点,以更加精准的服务赢得客户。综合性,就是要全面统筹全行各类业务资源,围绕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全谱系特色化金融服务。系统性,则要求增强系统思维,强化各条线、总分子之间高效沟通联动。基础性,强调打基础、蓄后劲、利长远,扎实做好产业研究、数据积累,培育优势。

2024年一季度,中原银行更是聚焦打造核心竞争力、当好金融豫军“排头兵”这一目标,立足自身发展定位,积极探索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路径,深化内部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各项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年的“开门红”,既表明中原银行发展成果显著,坚持业绩导向,持续调优结构,经营业绩边际向好,好的态势不断增强,更反映了地方经济的强劲韧性、动力,为中原银行在未来持续写好“五篇大文章”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金融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活水

“五篇大文章”其内在逻辑环环相扣,首要的就是发展科技金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金融专注于运用金融创新手段服务科技事业发展,通过改进服务模式和搭建服务平台,构建服务于科技创新创业的金融服务体系与金融生态环境,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

从基础科学技术研发到科技成果转化,再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都离不开科技金融的强有力支撑。反过来,科技与金融互为促进,通过科技手段的创新和应用,可以大幅提升传统金融服务业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

在科技金融领域,中原银行按照省委和省政府部署要求,一直致力于将资金投向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科创企业,努力实现金融和科技良性循环、互促成长,构建覆盖创新全周期的金融生态链。

首先是科学规划科技金融发展路径,在总行成立科创金融中心,制定科技金融三年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三年内支持科创企业贷款和债券投资累计不低于3000亿元,中长期流资和项目贷款比重逐步提升至50%,首贷客户累计达到600户,科创客群的融资覆盖度实现倍增等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本质在能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高质量发展创造相互促进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注入更多金融资源。

结合河南省发展情况,中原银行围绕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和重建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工作、中原科技城和中原医学科学城的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先后为中原科技城人工智能科技园、人才创业园、科技创新园项目,中原农谷平原示范区大郑北绿色智能科技园等多个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中原银行还聚焦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等重点客群,优化服务模式,定制金融服务方案——

聚焦种子期初创期,设立“商易贷”“科创订单贷”“法人房产按揭”等金融产品,满足引进人才、购置厂房、采购销售等资金需求,助力企业快速成长;聚焦成长期,加大“专精特新贷”“科技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推广,量身定制科技金融服务,助力企业长远发展;聚焦成熟期,量身定制“技改贷”“并购贷”“上市贷”,满足谋求上市和技术升级改造等需求,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提升高质量发展底色 绿色、普惠金融彰显质效

绿色金融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猛,绿色金融产品进入市场,能够倒逼传统行业向低碳绿色的方向转型发展,促进绿色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推动实体经济实现绿色转型,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金融助力。

近年来,中原银行积极服务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不断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实现绿色信贷投放强度保持高速增长,为我省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持续注入“金融动能”。

围绕绿色产业节能降碳、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七大领域,着力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保障体系。

截至2023年底,全行绿色信贷业务余额为336.91亿元,较2022年初新增199.48亿元,增速为145.15%;绿色信贷规模全省排名第八,较2022年初上升三名。今年一季度,绿色信贷余额突破400亿元,较年初增长63.4亿元,增速为18.82%,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16个百分点,实现了“开门红”。

在普惠金融方面,中原银行全面推动服务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和覆盖面。

一方面,是通过“开拓市场、服务客户、防范风险、创造利润”的战略部署,以有温度的普惠金融服务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末,全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837.77亿元,普惠小微信贷客户数15.82万户,2023年为小微客户提供普惠小微贷款709.77亿元。

一方面,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中原银行紧密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为普惠客群提供差异化、精准化的服务方案。通过“政府+机构+企业+行业”的渠道拓展和“场景批量策略+差异化策略+核心企业带动”客群营销模式的创新,为众多中小微实体提供精准扶持。

在产品支撑层面,围绕客户经营周转、资产购置等需求,建设3大业务模式8大场景共计20款贷款产品,建立了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普惠产品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的力度和深度。

持续深耕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基本盘”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

“五篇大文章”提到的养老金融,既是养老保险制度得以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设施”,也是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支撑载体,更是满足老年群体社会需求和确保生活质量的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产品服务,对提高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至关重要。

中原银行早已将养老金融纳入战略规划予以重点关注。目前,河南省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700万,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人作为资产最为稳定的一类客群,符合中原银行的差异化经营定位。

经过多年的深耕,中原银行在丰富个人养老金融产品,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研发,提供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等服务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立足本地化,中原银行将金融产品权益围绕当地需求而规划、产品依据当地特色而创设,不断提升服务的特色化水平。

据了解,目前中原银行老年客户700万,占全行客户数的30%,占全省老年客户的40%。老年客户已是中原银行的重点客群和稳定增长极。

而针对另一重点领域“数字金融”,一直以来,中原银行就在系统性构建自身数字能力,在数字支付、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上持续深耕和投入,促进金融和数字产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具体而言,就是构建以数字生态为核心的“3421”数字金融服务体系。

搭建“3”大生态,就是通过“金融、科技、数据”的深度融合发力,在与各相关方合作中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逐步将数据标准化、产品化和开放化。“4”个数字化,则是通过强化“数字化产品”“数字化经营”“数字化体验”“数字化风控”建设,来支撑C端、B端、G端三大生态体系的搭建,定位客群价值与需求,为不同客群提供差异化的产品组合。“2”大能力,是围绕数字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夯实“科技+数据”双轮驱动的数字金融底座,强化业务、数据和技术融合。“1”个支撑则要求建立数字金融服务体系的基础保障。健全数字化组织机制,做好数字化人才培养,丰富数字创新文化,才能真正促使数字金融长足进步。

通过多年实践,中原银行的科技基础设施和数据基础能力不断夯实,大数据应用在精准营销、风险防控和客户体验提升等方面均成效显著,产品迭代效率和线上化水平大幅提升,先后荣获业界多个数字化转型奖项和荣誉,树立了中原银行数字化转型品牌优势。

 

投诉邮箱:tougao@shanxishangren.com
 
更多>同类晋商资讯

鹏飞集团·郑鹏【中国晋商俱乐部名誉主席】 振东制药·李安平【中国晋商俱乐部荣誉理事长】 潞宝集团·韩长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聚义实业·王殿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振兴小镇·牛扎根【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融德创世·郝金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理事会企业动态
最新活动动态
优秀晋商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晋商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京ICP备13017153号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