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郝金玉  石勇  侯计香  张文泉  振兴小镇  戎子酒庄  吴沪先  河南省晋商会  ___  冯南垣 

编辑与作者的恩怨情仇

   发布时间:2024-06-07 14:52     来源:经观书评    作者:刘晗    浏览:181    
核心提示:一本书诞生的背后需要多少付出?个中辛酸只有编辑大人最有发言权。卡罗尔费舍萨勒 (Carol Fisher Saller)长期深耕于语言、写作领
中国晋商俱乐部致力于建设服务创新型商业化晋商生态 | 主办全球晋商年度峰会“晋商年会”与“晋商国际论坛”

一本书诞生的背后需要多少付出?个中辛酸只有编辑大人最有发言权。卡罗尔·费舍·萨勒 (Carol Fisher Saller)长期深耕于语言、写作领域,身兼专栏作者、学术撰稿人、童书作家等多重身份。《叛逆的文字编辑——相处之道:作者、同事及自己》一书融汇了她在《芝加哥手册》问答栏目编辑的诸多工作经历,除了业内必须遵守的准则,还有她在职业生涯里与同事、作家交往的满满回忆,揭开了编辑与作者共同为读者呈现优质文本的路上“双向奔赴,相爱相杀”,又相互成就的往事。

微信图片_20240607145243

《叛逆的文字编辑——相处之道:作者、同事及自己》

[美]卡罗尔·费舍·萨勒 | 著

卢文婷 |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4年1月

可以说,这本书是她多年从事编辑工作的心路历程,那些年趟过的雷、踩过的坑写出来供同行贻笑大方,吃一堑长一智,也提醒准备入行的新手引以为戒。萨勒所说的“叛逆的文字编辑”绝不是破罐破摔,瞎删滥改博眼球,鼓动编辑和作者唱对台戏。比起老生常谈的教条铁律,萨勒更倾向于和同行一道随机应变,打破“规则”,回归做编辑的初衷,毕竟那些旨在服务文本和读者,而不是让文字编辑背负压力,为他们本就繁琐的工作制造无尽的不安和焦虑。

与其拧巴,不如和平共处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开过出版社,理应对编辑的一系列案头工作得心应手,可当她修改新完成的长篇小说时,却是负能量爆棚——本以为不过是写作难,殊不知改稿更难。她在日记里吐槽自己写的“半成品”:“我对《奥兰多》厌烦透了,现在一个字也写不出。一周内改完了校样,再也写不出一个句子。我讨厌自己滔滔不绝的样子,讲起话来为什么总是喋喋不休?同时,我几乎丧失了阅读能力。由于每天修改校样要花上5到7个小时,还要仔细地在这儿或那儿写上几笔,我的阅读能力严重受损。晚饭后拿起普鲁斯特的作品,又只好放下。这是最糟糕的时刻,逼得我想自杀……”

伍尔芙读写两难、人格分裂的处境是每个编辑都经历过的扎心时刻,因为热爱阅读而选择做一名编辑,“烂稿”看多了导致强迫症等职业病,到头来阅读的兴趣也消耗殆尽,连个普通读者都做不成了。萨勒说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如何编辑书稿,而在于如何在编书的同时好好生活”,说出了编辑的心声。往往不是因为那几行字,几页纸,而是长年累月的心力交瘁——书稿编校周期长,编辑要反复修改核对,生怕看错看漏,出版之后又担心招架不住来自大众的投诉和挑错。身处出版业底层的编辑承受得太多了,而无论地位还是收入都远远不及他们的付出。

与其惶惶不可终日,不如自信优雅,胸有成竹地面对读者。编辑与作者,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最终还得是编辑把作者从他们自设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编辑的代入感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和作者站在同一战线:“读稿子的时候,你会聆听作者的声音,化身为他的理想读者,主动将文章的风格规范与字里行间传达的意义相连。你要学着思作者之所思,但也要时刻准备通过编校,把他从偏离方向的小路上拉回正道。他想写的某些内容,有时反而会让他远离更重要的主题,一旦发现这种情况,你就必须立即干预叫停。”

不过编辑的噩梦还远不止于此。在萨勒的职业生涯中,遇到过拒绝修改,甚至连商榷余地都没有的大咖,碰上这样固执己见、无限拖延的“恶霸”,二话不说只改硬伤,其他也就不能再苛求了,留好来往证据以备不时之需即可。作者之所以强硬,原因多种多样,或是对方有来头,出于虚荣,将编辑提出的修改要求视为挑衅,亦或是刻意让文本含混不清。

编辑与作者交往的尺度影响着他们的合作,萨勒听说过的最恐怖的八卦,莫过于编辑意外得知作者抄袭起家之后神秘死亡。好奇害死猫,编辑只管纸上捉虫,过多介入作者的私生活,拿捏不好深浅,失去了彼此的信任反而得不偿失。萨勒不幸吃过这方面的亏,她私以为和一位有过合作的女作者关系熟络,以糗事当笑话讲给对方,以为这番打趣能博对方一笑,没想到却等来了她勃然大怒,还在同事面前出了丑。

与其拧巴,不如和平相处。《我只是一个编辑》的作者多萝西·康明斯(Dorothy Commins)讲述了丈夫萨克斯·康明斯 (Saxe Commins)在兰登书屋做高级编辑期间与尤金·奥尼尔、威廉·福克纳等多位知名作家的交往。奥尼尔立下遗嘱要将所有的作品都交给萨克斯全权处理,足以见出他对编辑的信任。萨克斯为福克纳操办参加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礼的礼服,可见他们二人私下的交往早已超出了工作范畴,更像是相识多年的老友。

即便做不到像萨克斯那样与作者亦师亦友的交往,编辑心中也要有一把尺,正如萨勒得来的痛的领悟,作者虽然拥有署名权,但他无权冒犯或误导读者、破坏语法规则、隐去出处来源,更无权拉低出版社的水准。但是,身为编辑投机取巧擅自做主修改书稿,对于作者也是不公平的。而作者心目中理想的编辑是能化腐朽为神奇,修改出作者心心念念的亮点。

善用规矩,但求不破不立

编辑与作者对文字权的争夺由来已久,互相埋怨、各执一词,逐渐演变成了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作者将自己的心血之作托付给编辑,编辑则是甘为他人做嫁衣的文字裁缝。世界破破烂烂,总有人缝缝补补。在文本“过招”中,编辑往往因作者表达或细节处理不当而不知所云、语句不通、修辞浮夸而倍受精神摧残,为了应付差事,不得不亲自上阵“屎上雕花”,职业伤害不言而喻。与其说编辑是帮助作者生产作品的“助产士”,不如说他们是作者的保姆。

对出版不甚了解的读者,大概率会以为编辑的工作仅仅是修改错别字,事实上,随着行业的发展,这种日复一日枯坐对稿的编辑早已不复存在,文字校对和梳理内容逻辑只是最基础的操作。如今没有编辑是一座孤岛,走出舒适圈的编辑身兼多职,从交付稿件到印刷、出版、营销全流程都需要编辑跟进,与作者以及各个环节协调沟通,疏通各种关系等等才是最考验编辑的判断和见识的。无论哪个环节甩锅、掉链子都会影响出书进度。

编辑不只是文字搬运工,而是术业有专攻且通晓社交法则的“杂家”。如《天才的编辑》里那个成为众多知名作家的伯乐的麦克斯·珀金斯(Maxwell Perkins),这位天才编辑成就了诸多文学巨匠以及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低调谦逊的珀金斯除了编辑的本职工作之外,还兼具着作家们的理财管家、心灵导师等多重身份。在与诸多名流作家的交往中,他始终正视自己与他们的位置,“坐在大将军肩头的小矮人,指导将军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被人发现”,在他们需要帮忙时助一臂之力:帮托马斯·沃尔夫处理感情困扰,为菲茨杰拉德找房子、解决债务危机,陪海明威钓鱼。如此保姆级的编辑也会招致不满,舍伍德·安德森怪他在宣推上拉胯,菲茨杰拉德成天追着他要预付版税,更要命的是,他差点被沃尔夫的情人一枪崩了。成人之美,为好书倾其所有,就像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H.G.Wells)说的“世间最快活之事,莫过于改他人的文字”。要是不够幸运,赶上“烂稿”,就算是神仙也无力回天。编辑与作者在博弈的过程中,闹得两败俱伤。知识分子往往碍于面子,遭殃的是作品,受害的是读者。

世界的完美,恰在于它的不完美。无论是碰上“烂稿”还是严苛的审读法则,都不是劝退编辑的理由。毕竟“把一篇疙里疙瘩的稿子改得文通字顺,那种满足,只有手艺人才能理解”,稿子出街、新书开卖,编辑也会深感荣幸。作者与编辑的争论意味着双方在呈现最优质的内容、实现最佳的阅读体验上挖空心思,二者联手做出口碑与商业双赢的好书才是王道,也是双方的使命所在,所以才如此较真。然而有些时候多重外部因素叠加导致事与愿违,加深了彼此矛盾,演变成个人恩怨。因此,作为编辑的萨勒提出建议,将作者的优先权“置顶”,助力作者打磨出优质作品,甚至可以叛逆一把,打破现有的规范。

不破不立,日本出版人见城彻(Toru Kenjo)在1990年代初所谓“出版大崩溃”的动荡时期创办了幻冬舍,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玩法却让他创造了日本出版史上的神话,创业14载,出版了14种百万级畅销书。在他看来,破除世界行规才能超越编辑常态,“编辑是要跟作者精神私奔,既然是私奔,去向就只是地狱,不会是天堂。可是,对于表达来说,地狱却正是黄金之地,所以简直是被分裂的一天天……把悲惨变成黄金的瞬间,我就在那诞生的地方,那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陶醉境地。这就是编辑的准确的病症之所在”。《编辑这种病》全是他的呓语,但字字玑珠,与其成天卖惨,不如想办法打造爆品。

拘泥语法,还是见机行事

萨勒看到了过分拘泥于语法、标点编校规则的弊端。编辑不只囿于文字技术,必须在语言和写作技巧上有所革新。无论是编辑还是写作者都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潮流,正如萨勒在新版中更新了出版实操和技术细节。编校规范并非铁板一块,“编校规范的意义并不在于永远‘正确’,而在于它能帮助编辑更加自信地为读者服务”。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某些编校规范,或许在一篇文章里特别合适,但用在另一篇中很可能就完全行不通。反之,如果一篇不那么符合编校规则的好文章,越界之处不但无伤大雅,反而会是亮点。

大多数编辑都是被动且默默付出的,《非虚构的艺术》讲述了一位作家和一位编辑在几十年的共事中的经验之谈,“无论作家多么踌躇、胆怯和缺乏自信,在同编辑的关系中,他们一直是男子汉式的刻板形象,不论其性别如何。作家发出声明,编辑对此作出反应”。面对作者和文本,编辑忌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毕竟没有几个像出版人罗伯特·戈特利布(Robert Gottlieb)那样,敢对克林顿说“不是我为你工作,是你为我工作”。

无知无畏的编辑大刀阔斧地过度修改,会让本来烙印着写作者个人风格的稿子变得死气沉沉。那些斤斤计较细枝末节的编辑大多性格强势,因为他们除了炫自己所知的编辑技能,再无其他本事。作者也会对编辑的无知感到崩溃,如果他被编辑“持续轰炸”去修改这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就会不得不怀疑编辑的判断力。对于编辑来说,最大的委屈莫过于“我们熟知规则,辛辛苦苦遵照规则编辑书稿,换来的却是作者的反感与抵触”。遇到不懂的问题直接向作者求助,不耻下问的姿态不会让作者感到厌烦,反而会让对方察觉到编辑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反之,作者遇到问题也应和编辑开诚布公地沟通,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在和编辑抱怨完某个词的拼写要求之后,出版方将编校手册中的拼写指导改成了厄普代克喜欢的那个,可见,如果作者提出的意见合理,编辑就会欣然采纳。

作者有多难“伺候”,当过编辑的都有一肚子苦水,文笔是否过关先不说,有的作者甚至连格式规范都做不到。《芝加哥手册》被编辑和作者奉为编校宝典,从标点符号到字母大小写规则,从数字到符号,不仅为出版业树立了标准,也成为英文写作的典范。从内部文件到纸质本、线上版、移动版,《芝加哥手册》在百年间以媒介多元化适应编辑的多场景需求。萨勒正是就职于《芝加哥手册》编辑部,编辑们总能收到来自包括在校生、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商务人士等等各个阶层读者的来信,询问写作规范相关的疑问,足以见得这本诞生于上个世纪初的编校手册在英语世界的重量。

然而,由于出版机构的标准和习惯不同,再加上编辑各自的知识储备和偏好各异,这种超强的主观性导致最后改稿的方式和结果千差万别,所以说,没有完美的稿子,只有不断完善的编辑。但人无完人,编辑也会犯错,以改错为业的人,改不好错就意味着失职。文字处理软件可以处理机械性的枯燥任务,但一不小心就会造成灾难性错误。

文本无定法,该放手的时候大胆舍弃,是时候坚持也别松懈。编辑的期望其实并不多:清爽的稿件,顺畅的沟通,必要的理解和宽容。既然没有拍板的权力,有时退一步也是海阔天空。

 

投诉邮箱:tougao@shanxishangren.com
 
更多>同类晋商资讯

鹏飞集团·郑鹏【中国晋商俱乐部名誉主席】 振东制药·李安平【中国晋商俱乐部荣誉理事长】 潞宝集团·韩长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聚义实业·王殿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振兴小镇·牛扎根【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融德创世·郝金玉【中国晋商俱乐部常务理事长】
理事会企业动态
最新活动动态
优秀晋商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晋商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京ICP备13017153号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