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心理咨询师、广东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 马健文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高嘉悦
丁克,即“双收入,无子女”的缩写,是现代社会中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选择。如今,丁克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我国有逾60万丁克家庭,2022年丁克人口已占到总人口的14%左右。
上世纪80年代,“丁克”概念以舶来品之姿进入中国。现在国内第一批践行丁克的夫妻已陆续步入中老年阶段,如何规划未来的养老,成为他们即将面对的、最为现实的问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心理咨询师、广东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马健文表示,在养老问题上,无论丁克家庭还是选择单身的人都会面临挑战。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是依靠子女。丁克家庭没有子女,就必须提前做好规划,以其他方式代偿这部分责任人的缺失,包括如何保证经济来源、确定合适的养老方式等。
经济准备。经济准备是丁克家庭养老规划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晚年生活的质量,建议准备丁克的家庭早做规划,如储蓄、投资、购买保险等。通过制定合理的理财计划,确保资金的保值、增值,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医疗费用、日常生活支出等需求。
建立社交圈。丁克家庭要注重社交网络的构建,多结识其他丁克家庭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不仅有助于丰富晚年生活,减轻孤独感,提高幸福感,还可以进行“组团式养老”。马健文提醒,在挑选“组团式养老”的人选时,建议选择经济状况相当、有一定共识的家庭,人数最好4人及以上,能达到更好的互助效果。
注重身体健康。定期体检、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心理健康管理都不可忽视。健康的身体不仅可以降低生活和医疗成本,还能提高晚年生活质量。无论是“组团式养老”或旅居养老,良好的身体状态都是健康养老的基础。
马健文认为,丁克家庭的养老问题还需要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和支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为丁克提供更多的养老保障和服务,如建立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选择;相关机构也可更多参与到养老行业中,为丁克家庭的养老提供更多实际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