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研究GDP50强城市公积金缴存数据的时候,他们发现几个城市出现了异常,他们是:郑州、烟台、洛阳等。
3年前,刘晓博首次提出了一个新的经济指标:把一座城市中“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缴存公积金人数占全部缴存人数的比重,定义为“体制强度指数”。并用这个指数的变化,来观察一座城市的“体制强度”及其变化。这其实就是城市的活力指数。
最近当他们把2023年数据整理出来,跟2020年数据对比的时候,惊讶地发现,有两座城市“体制内强度指数”反弹幅度最大,一个是郑州,一个是烟台。
在这个经济调整期里,郑州的体制强度指数反弹了18个百分点,烟台反弹了17.45个百分点。
这两座城市缴存公积金的总人数,在过去3年里没有下降,而是持续增长。这说明,有大量的人员从“体制外”进入了“体制内”。
郑州的变化,主要是外企占比大幅降低造成的,其实就是富士康重新布置产能,让郑州外企工作人员大幅减少44万人,其中部分人被体制内吸纳消化,部分可能转化为了内资企业的劳务外派。
烟台的情况跟郑州不同,它的“体制内指数”大幅反弹,是缴存公积金的民企员工大幅减少,并出现了向体制内转移造成的。
此前的文章,已经分析过郑州。所以,今天本文重点分析烟台。
在烟台市政府官网上,可以查到历年的住房公积金年报,里面数据丰富。
2021年时,烟台缴存公积金的人数为84.88万人。其中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占19.45%,国有企业占30.72%,城镇集体企业占0.63%,外商投资企业占11.98%,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占36.08%,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占1.14%。
到了2023年,缴存人数增长到90.58万人。其中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占24.63%,国有企业占42.19%,城镇集体企业占0.77%,外商投资企业占13.38%,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占17.20%,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占1.83%。
把最近几年的数据整理、归类,可以得出如下表格:
很显然,烟台缴存公积金的人员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
2021年的时候,民企缴存人数为30.6万人,达到了历史高点。后来,随着疫情、房地产出现拐点,带动经济出现调整,不少民企压缩规模。到2023年,烟台缴存公积金的民企员工减少到了15.6万人,几乎减少了一半。
与此同时,政府和事业单位、国企缴存公积金的人数大幅上升。政府和事业单位从2021年的16.5万人上升到了22.3万人,增加了5.8万人;国企从26.1万人上升到了38.2万人,增加了12.1万人。外企员工人数,也增长了将近2万人。
有没有这种可能:之前在政府、事业单位和国企工作的人,没有全部缴纳公积金,最近覆盖面更广了,造成了体制内缴存人数上升?也就是说,体制内工作人员数量并没有大幅增长。
刘晓博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体制内缴存公积金是比较规范的。烟台过去两三年体制内缴存人数大幅上升,主要原因还是“扩招”造成的。扩招的原因,可能跟民企裁员比较多有关,这部分人需要吸纳。
也就是说,“体制内”发挥了稳定器作用,在非常时期承接了部分就业人口,以降低失业率。
民企缴存人数大幅减少,主要原因是企业效益变差,采取了裁员或者停缴两种对策。由此造成了烟台“体制内强度指数”,从2020年的49.36%反弹到66.81%!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公积金“体制内强度指数”不超过33%是比较健康的,说明在这座城市“体制内”没有过于强大,民企、外企比较强,经济活跃度高。
上图是经济总量最大的50个内地城市,2023年的“体制内强度指数”。
苏州是最低的,只有11%,其次是常州、杭州、东莞、无锡、深圳、佛山、上海、宁波等,都没有超过22%。这些城市,都是当今中国内地经济最活跃、最有生机的城市。
“体制内强度指数”最高的10个城市,分别是榆林、哈尔滨、烟台、太原、徐州、襄阳、洛阳、唐山、郑州、南昌,都超过了55%。这些城市大部分是北方城市,民企不太发达的城市,经济在今年遭遇了一些问题的城市。
请注意,经过最近两三年的跃升,烟台已经是经济50强城市里“体制内强度指数” 排名第三的城市。这意味着警灯亮起,如果持续下去,烟台经济的活跃度可能不断走低。
查阅历史数据可以发现,烟台经济一度对房地产、建筑业依赖度比较高。
根据烟台2019年的统计公报,当年烟台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74.82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505.78亿元,这两大行业占当年GDP的比重是12.8%。2023年统计公报里,已经不披露这些数据了。
2019年时,房地产和建筑业占烟台税收的21.8%(下图)。注意,这没有包含卖地收入。卖地收入不是税,计入政府性基金收入。
“体制内”强力扩张,民企员工缴存公积金人数减半,影响到烟台经济了吗?
目前还看不出来,烟台2022年、2023年和今年一季度的数据表面上看都还比较靓丽。
但如果看GDP的含金量,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这座城市的经济质量不算高。
根据官方数据,2023年烟台GDP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162.46亿元,增速为6.6%。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345.2亿元。
由此可以计算出:烟台每1元GDP的含金量为1.3元。
同期,苏州、佛山、东莞的GDP分别为24653.4亿元、 13276.14 亿元、11438.13亿元,这三座城市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分别为53638.5亿元、 27524.35 亿元、26125.6亿元。
苏州、佛山、东莞每1元GDP的含金量为2.18元、2.07元、2.28元。
GDP和存款余额的关系是什么?GDP可以看做一座城市每年挣了多少钱,本外币存款余额(又称“资金总量”)是这座城市账上有多少钱。
这相当于:烟台说自己每年可以挣1块钱,但账上历年积累下来的只有1.3元;苏州、佛山、东莞说自己每年能挣1块钱,但账上分别有2.18元、2.07元、2.28元。
你说谁的经济效率高,谁的GDP更扎实?
中国的公积金制度建立后,率先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企和外企推进,民企跟进速度略慢一些,自由职业者缴存比例也在缓慢提升。
所以从全国范围内看,随着缴存面越来越广,公积金的“体制强度指数”整体是走低的。但烟台、郑州、洛阳等城市却突然大幅反弹,这种变化令人感到不安。
当“体制内强度指数”大幅反弹后,城市的经济活力一定是下降的。希望这个指标的异常,能引起相关城市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