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是观察中央对地方支持力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前不久,财政部公布了2024年中央财政预算。
预算显示,2023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预算总额100625亿元(不考虑增发的万亿元国债,2023年落实5000亿元),实际执行数为10.29万亿元,比预算高出2320亿元。202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同样突破十万亿大关,为102037亿元。
相比上一年10.29万亿元的执行数,转移支付的预算总额略有下降。但根据财政部的说明:“剔除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专项转移支付以及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补助资金等一次性因素后”,202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同口径“增长4.1%”。
山西五年中部六省垫底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主要目的是为促进全国地区均衡协调发展,于是我国有了财政收入在不同地区的腾挪。
2023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今年再次破10万亿。按照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今年3月在经济主题记者会上的阐释,“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是过去几年的趋势,从2019年到2023年,这笔支出增长了38%。
整体来看,今年除1.27万亿元尚未落实到具体地区外,其他近9万亿元资金已经分配至地方。
图片来源城市进化论
数一数二的还是四川、河南。2024年,中央给四川的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为为6184.89亿元,首次超6000亿元;给河南的预算为5335.67亿元。
据统计,自2015年财政部公布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分地区的情况以来,四川、河南获得的转移支付一直都在最前面。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此外,获得转移支付超4000亿元的还有湖南、湖北、河北、黑龙江4个省份,超3000亿元的有云南、安徽、广西、新疆、贵州、江西、山东、辽宁、内蒙古、甘肃10个省份。
山西为2184.64亿元,在以上地区中排在第21位,在中部六省中排在末位。
与2023年各省份获得的预算数相比,2024年有9个省份出现调减。其中,山西也在其中,与去年2277.74亿元元的预算,减少93.1亿元。
从中部来看,山西又排在最后,预算总额是六省末尾,河南预算甚至直接是山西的2.4倍,湖南是山西的2倍。就连调整,也仅有山西是减少的,其他五省都是增加。如安徽增加379.33亿元,河南增加240.46亿元,江西增加229.3亿元。
不止如此,过去五年,都是这样!
五年间(2019年-2023年),河南累计执行26289.75亿元,湖南累计执行21491.42亿元,山西累计执行11469.09亿元,不及河南1/2。
此外注意到,以前山西就算不多,增加也不多,但至少都是增加的,但在2024年,是中部唯一一个减少的,也是山西自2019年来首次减少。
“万亿国债”山西倒数
文章开头,有提到2023年增发的万亿元国债。
2023年,因我国多地去年遭遇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较重。加之,近年来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央提出“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于是在当年10月,经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并分 为两批,分别是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其余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而且,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
按照万亿元国债的安排,资金主要用于八个方面:
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从支持领域看,1万亿元增发国债中,超过一半用于防洪排涝等相关水利设施建设,超过2000亿元用于京津地等地的灾后重建,其余资金主要用于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以及森林火灾等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从这10000亿元国债公开流向来看,内蒙古最多为663亿元。中部五省中(安徽没有),湖南643亿元、河南256亿元、江西156亿元、湖北92亿元、山西28亿元。山西不仅是五省中最少的,而且还是下发到各地区中最少的。
山西“例外”
细分来看,今年的10.2万亿元,具体由8.92万亿元的一般性转移支付、7790亿元的专项转移支付和5000亿元的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补助资金组成。
与去年相比,缺少了近5000亿元的“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专项转移支付”,因为增值税留抵退税资金已于2023年清算完成,2024年不再安排这部分资金。
而在不变的其他三个方面来看,与2023年相比,一般性转移支付今年增加4.9%。
什么是一般性转移支付?
百度给出的解释是指中央政府对有财力缺口的地方政府(主要是中西部地区)按照规范的办法给予的补助。主要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财力补助;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
注意到,主要是中西部地区。
从2024年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来看,中西部仅有两个地区预算减少,其中一个就是山西,从2023年的2016.41亿元减少到2024年的1994.90亿元,直接减少21.51亿元。
这是自2019年来,中央对山西一般性转移支付预算的首次减少。减少后甚至不及2022年的2002.49亿元。
此外需注意的是,在今年中央转移支付再破10万亿元的同时,养老金转移支付也首破万亿。
根据《关于202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的说明》,转移支付的名目共分为32个领域,其中“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再细分了54个小项,主要集中在了教育、养老、医疗等方面。
与教育相关的资金,总额约有4085亿元,比2023年增加约百亿元。2024年涉及高中、学生资助的两项资金为增长,其他包括学前、高校、教师培训、特殊教育、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培训、职业教育等环节的资金,则为持平。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与养老相关的资金,重点体现为“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2024年该项预算数首次突破万亿元,为11160.52亿元,比2023年执行数增加1068亿元,增长10.6%。
增长的原因是,2024年将继续适度提高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以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但山西,似乎同样是个“例外”。
在2024年中央对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预算中,山西是为数不多的预算减少的地区。同时山西也是中部六省中预算最少的,仅有907.49亿元;还是预算减少最多的,减少46.39亿元。中部六省中另外一个减少的是湖南,仅微减4.73亿元。
中部崛起,山西能否“赶趟”
时隔5年,在3月20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习近平再次主持召开以“中部地区崛起”为主题的座谈会。
关于中部崛起,早在20年前便已备受关注。在2004年3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正式实施。“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长8.6%,增速居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之首,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超越。
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到要“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2023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近27万亿元,在全国占比超过1/5。
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中部六省中发展相对不足的山西,在次日便召开扩大会议,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
会议指出,要深刻领会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任务,坚持把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贯穿山西改革发展全过程,坚定扛牢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山西的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等重大使命,自觉把各项工作放到中部崛起战略中来定位、谋划和推进,更好承担起中部地区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
不过如今的情况是,山西不仅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中未占到优势,在中部崛起20年中虽有发展但也并非是崛起式发展。因此,不知在未来10年、20年,山西能否获得国家重点关注以及乘上中部崛起的东风,实现新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