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下称世卫组织)近日发布2023年全球疫苗市场报告,显示全球疫苗分配不均问题严峻。
近年来,全球疫苗价值(去除新冠疫苗影响)持续增长,但其增长主要由成人疫苗市场和私人HPV市场所驱动。目前,在向低收入国家提供的疫苗中,成人疫苗占比不到10%,而高收入国家这一比例达到51%。
4月7日是2024年世界卫生日,主题为“我的健康,我的权利”,旨在倡导每个人获得优质卫生服务等权利。而在全球公共卫生议程中,疫苗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难题却日益凸显。
前述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大约85%的疫苗价值依然流向10家制造商,近50%流向两家制造商。美国制造商生产了全球采购量的35%,主要供应给美洲区域、东南亚区域、欧洲区域和西太平洋区域。东南亚地区以全球不足10%的人口使用了全球约30%的疫苗,非洲区域接收了全球其他地区生产疫苗的12%(低于新冠疫情前的20%),但生产量仅占全球的1%。
供给侧的集中和巨头“垄断”,影响了国际组织采购(下称“国际采购”)中的议价空间,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球疫苗供应量的稳定。根据报告,2022年全球有82个国家存在至少一种疫苗缺货的现象。
全球疫苗“缺货”国家数创历史新高
根据报告,2022年全球出现疫苗短缺问题的国家数是近12年来的最高值,为82个,比上一年增加了32个。相当于有4成左右的世卫成员国出现了至少一种疫苗缺货现象。
“多数情况下,疫苗缺货是因为需要进口和/或国际采购。报告中疫苗生产集中在头部企业的事实也可佐证这一点。”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中国国家代表、商务与联盟管理负责人袁瑗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不同于基本依赖国内生产和自主采购的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主要通过国际组织采购,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疫苗制造商处进口疫苗。
报告显示,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自我生产的疫苗,在体量上占全球疫苗市场的七成左右,在价值上则达到九成。剩余约三成左右的全球疫苗市场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泛美卫生组织(PAHO)等国际组织通过集中采购机制向低收入地区分配。
这些短缺疫苗主要指世卫组织推荐接种的儿童常见疫苗。2022年,存在口服脊髓灰质炎(OPV)疫苗缺口的国家数最多,超过30个;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和百白破等儿童常见疫苗,受中高收入国家高采购价格和高疫苗接种覆盖影响,已成为当年全球疫苗价值的主要贡献因素,但全球“缺货”的国家也均接近20个。
与此同时,新冠大流行之后,在全球多国相继提出麻疹疫苗“强免”之际,2022年麻疹疫苗的“缺货”同时出现在超过25个国家,疫苗分配的不平等问题有所扩大。截至2023年7月195个国家中仍有116个国家未能恢复到疫情前的表现。
为什么会出现疫苗“缺货”?报告认为,采购延误和筹资延误是主要原因。
“疫苗采购流程比较复杂。”袁瑗认为,采购和筹资延误可能由多重原因所致。
她分析说,比如,生产商根据预测生产疫苗,但因预测发生变化未能发货,导致疫苗货架期缩短,然而采购方不愿接受货架期短的产品;由于他国出口限制,导致部分低收入国家难以获得如注射器等耗材。
运输能力短缺也同样影响国际疫苗交付。“运费曾大幅上涨,一度增加至原来的三倍多。”袁瑗表示。
2022年,新冠疫苗的全球采购量显著下降,但仍占全球60%左右的疫苗市场份额。在疫苗供应高度集中的背景下,新冠疫苗的优先生产一定程度上也对其他疫苗的全球供应造成影响。
一方面,由于全球疫苗产能被重新分配用于支持新冠疫苗的生产,一些季节性疫苗如流感疫苗的生产计划被推迟,有的疫苗甚至出现原材料短缺。一些疫苗制造商的灌装能力,无论是自行生产还是外包,都遇到瓶颈。另一方面,由于新冠疫苗的优先放行,生产商和国家监管机构推迟了常规接种疫苗的批签发。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是一个全球性的公私合作联盟,由世界银行为其制定经济和筹资战略,由UNICEF作为全球发展中国家疫苗的最大买家和供应商,通过整合多方力量,保障低收入国家免疫计划的实施。Gavi向第一财经提供的书面回复中表示,采购的资金、需求高于预期(通常是由于疫情不受控制所致)或生产过程的延误,均可能造成疫苗短缺。
除了儿童常见疫苗在不具备疫苗生产和采购能力的低收入国家出现更严重的短缺问题外,全球疫苗分配不均的问题也可能出现在高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中。
“除了采购延误,报告也提到了筹资延误导致疫苗缺货。从Gavi‘毕业’(不再作为受援国)的中等收入国家更容易出现筹资问题。”袁瑗说。
例如,2022年通过PAHO采购,HPV疫苗在国际采购中的成本价约为10美元/剂,而由中高收入国家自行采购的价格平均在21~67美元。中等收入国家一旦出现资金短缺,也可能出现“缺苗”问题。
如何促进全球疫苗分配公平?
供应集中而需求分散,是全球疫苗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要想改变这一点,短期来看,需要通过集中采购实现疫苗降价和供应稳定,长期来看,则需要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具备本地化生产能力。
“与单打独斗相比,集中需求总能在谈判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从而压低价格。这就是为什么Gavi自2000年成立以来能够支持超过10亿儿童的疫苗接种。但也应该承认,全球范围内的疫苗制造能力的分配不均问题,肯定还有改进的空间。”Gavi方面对第一财经表示。
通过世卫组织预认证是一个国家疫苗具备参与联合国全球采购资格的必要条件。截至2023年11月,仅63个国家和一个区域经济体通过世卫组织预认证的合作注册程序,数量不到世卫成员国的1/3。
近年来,中国、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疫苗企业的加入,为国际采购中疫苗的降价起到积极作用。2022年,9家疫苗制造商总共提供了全球约70%的疫苗供应(不含COVID-19疫苗)。其中,三家制造商位于印度,一家位于中国(中国生物)。
但也有国内企业界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尽管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疫苗生产国国家监管当局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国家疫苗监管体系评估,但能够达到预认证门槛的企业仍占少数。
“更何况,获得世卫组织预认证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疫苗厂商参与国际组织采购的‘入场券’。”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高级项目官杜珩进一步对第一财经表示。
“在疫苗的国际援助中,哪怕是免费或低价提供,受援国也有权利选择他们所需要的疫苗产品,他们往往会选择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而且,完全依靠Gavi支持的受援国对价格不敏感,卫生当局容易对已经广泛使用多年的疫苗产品或者免疫规划纳入前示范项目所采用的产品形成依赖,更换产品需要更多的论证、审批和协调,所以‘后发’的发展中国家疫苗新进入采购清单,即使价格更低,要想在这些国家获得一定市场份额也并不容易。”因此,杜珩认为,仅仅通过引入更多供应商竞争来实现国际组织采购降价的方法,存在一定阻力。
杜珩认为,对于供应厂商数量少且在低收入地区有较大需求的疫苗产品,为减少筹资和采购延误而造成的疫苗“断供”问题,国际组织可以通过研发阶段的预先采购承诺、采购量担保、跟企业达成多年采购和供应计划等多种方式,换取更多采购议价权。而对供应厂商而言,可以考虑先从将要启动该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的国家以及从Gavi受援状态“毕业”的国家开始发力,进入国际市场。
Gavi方面也对记者提到了在供给侧“塑造市场”的重要性。“我们通过提供一定资金支持健康需求,支持有竞争力和可持续的制造商。这种方式可以激励创新,并加强疫苗供应安全。”
此外,一名国内疫苗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国际采购并不会覆盖所有疫苗种类。在覆盖不全的情况下,对于没有相关疫苗生产和采购能力的国家和地区,意味着这部分健康权无法释放。
报告显示,去除新冠疫苗影响,2022年约50%的全球疫苗市场价值由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季节性流感疫苗和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三种疫苗所驱动。同年,带状疱疹疫苗(52%)和HPV(26%)疫苗市场价值的增速最显著。
这些疫苗销售增长均得益于中高收入国家市场。比如,美国带状疱疹疫苗使用数量在2022年增加了约30%,中国HPV自费市场在当年增长显著。
袁瑗表示,新冠大流行以来,成人疫苗接种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当低收入国家还在努力实施儿童疫苗接种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有购买力和意愿为更广大的人群实施疫苗接种;健康素养高的人群有更高的接种意愿,使得人群对疫苗的需要(need)转化为需求(demand),这也是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疫苗在全球疫苗采购中占比更大的原因之一。
“加入成人疫苗这个维度,疫苗接种方面的全球不公平可能加剧。这种不公平不仅有经济原因,还受到疫苗犹豫影响(指对疫苗接种持有抵触或犹豫的态度,延迟或拒绝接受疫苗接种服务),这是全球疫苗免疫亟待解决的另一面。”袁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