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博物馆热”在太原持续升温,打卡博物馆成为市民节假日的休闲新方式。
这几天,气温逐渐回暖,不少市民乘着好春光,走进太原各大博物馆。记者跟随他们的脚步,以全新的视角,领略博物馆“高冷”外表下活泼有趣的一面。
开展研学活动,让博物馆成为“第二课堂”
“赵卿墓车马坑是太原市博物馆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里究竟有多少匹马……”
3月9日上午,以“探索赵卿墓车马坑”为主题的研学课堂在太原市博物馆开展,20名小朋友来到该馆三层活动中心,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走进那段车辚辚、马萧萧的传奇历史。
陪着孩子上课的杨女士告诉记者:“孩子今年8岁,是太原市博物馆研学课堂的‘常客’。从今年春节开始,我带着孩子参加了很多次博物馆开设的研学课堂。这样的活动寓教于乐,孩子可以在博物馆里看文物、做手工,还能交到很多好朋友,非常有意义。”
太原市博物馆公众服务部主任侯艳芳说:“自3月份起,我们不定期在太原市博物馆开展专题课堂,‘探索赵卿墓车马坑’就是其中之一。课堂共20期,具有‘晋阳’特色,更兼‘并州’风采,将带领更多青少年学生了解家乡历史,建立文化自信。”
近年来,博物馆逐渐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不少家长把到博物馆研学作为丰富孩子们课余生活的新安排,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获得学习新体验,也让他们的参观游览不再局限于走马观花、打卡拍照。集实践性、体验性、趣味性、研究性于一体的研学课堂在博物馆与孩子们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拉近了青少年与历史文化的距离。
打造数字产品,将博物馆“送”到游客身边
3月10日上午,在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游客王女士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按下“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云游北齐”按钮,在手机上游览了整个博物馆,还在“空中”俯瞰了该馆的全貌。她惊喜地说:“去年12月底,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刚开放的时候,我了解到这是全国首座原址建设的北齐壁画专题博物馆,当时特别想来参观,但是这里场场爆满,一直没预约到门票。没想到现在通过手机就能看清壁画的每个细节,真是太神奇了!”
“云展厅”将博物馆“送”到游客身边,让游客足不出户,就能游遍博物馆的每个角落。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多角度展现千年壁画的绚丽华彩。比如,游客站在遗址厅的封土堆旁,戴上VR眼镜,就可以穿越到徐显秀墓遗址中,一睹墓葬全貌,1400余年前北齐贵族的显赫威仪与奢华生活尽展眼前;徐显秀墓正面北壁的“夫妇宴饮图”被搬上互动投影墙,游客只要拨动琴弦,就可以与画中乐伎共弹一曲……
与北齐壁画博物馆同样,太原众多博物馆也使用数字技术、打造数字产品,为游客提供多种沉浸式体验场景,营造“人在画中游”的奇妙体验。
推出特色文创,让游客把博物馆“带”回家
“我来博物馆就是为了集章。第一次看到这套印章觉得很‘魔性’,后来越看越觉得可爱。文物的图案很有韵味,旁边配的文字也很有趣。”在太原市博物馆的文创商店内,消费者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这套印章后,就迫不及待地来集章,“你看,这个印章的图案是一个捧着心口的陶俑,右边写着‘我是真心的’,生动形象,好像古老的文物真的在和我们对话。”
除了集章打卡,有趣、实用的文创产品也成了文物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我每到一个新城市,都会去逛当地的博物馆,还会买很多文创产品带回家,一部分留作纪念,另一部分作为伴手礼送给亲朋好友。”来自临汾的王先生在太原市博物馆文创商店内买了不少冰箱贴、书签等文创产品,他表示,“这些文创产品兼具了实用性和美观性,不管送人还是自用,都是很好的选择。我现在用的手机壳、笔记本都是从博物馆买来的文创产品。”
如今,太原市博物馆之城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原的各个博物馆都在以更年轻、更具活力、更接地气的姿态吸引着大众,成为人们经常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文化空间,也让太原这座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