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是国际HPV(人乳头瘤病毒)知晓日。资料显示,HPV和宫颈癌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99.7%宫颈癌都由高危HPV持续或反复感染所致,中国女性约98%的宫颈癌由高危型HPV导致。因为通过注射HPV疫苗、定期筛查就可以发现早期病变和癌前病变,宫颈癌有可能成为第一个被消除的癌症。
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HPV疫苗在中国适龄女性中的覆盖率较低,国内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仍存明显差异,宫颈癌防治仍存“洼地”。
3月3日,HPV知晓与预防新生态圆桌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呼吁,应尽快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同时提高公众对疫苗接种的认识,既不迷信科学,也不能误解科学。
专家呼吁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提高公众普及率
2023年,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启动“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三年后,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民政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2—2030年)》,明确到2025年,试点推广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服务;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到50%;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治疗率达到90%。到2030年,持续推进适龄女孩HPV疫苗接种试点工作;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到70%;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治疗率达到90%。
这些目标与宫颈癌的三级预防策略相对应。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魏丽惠表示,在所有肿瘤中,宫颈癌的三级预防策略是最成熟的:一次预防是指健康教育和接种HPV疫苗;二级预防指子宫颈癌筛查;三级预防指通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国际经验证明HPV疫苗接种和子宫颈癌筛查能显著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甚至“消除宫颈癌”。
具体来说,2006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全球首款HPV疫苗,瑞典从2007年5月开始陆续对10-18岁的女孩实施HPV疫苗国家接种计划,2012年开始补充接种女孩和成年女性。一项对瑞典167万女性追踪11年的研究显示,17岁前接种HPV疫苗的女性中,子宫颈癌的风险大幅度降低了88%。17-30岁间接接种HPV疫苗的女性,子宫颈癌的风险也下降了50%。
但目前,我国适龄女性的HPV疫苗接种率和子宫颈癌筛查率仍较低。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0年,国内适龄女性HPV疫苗接种率约为3%,9到14岁年龄段女孩接种率不足1%;20到64岁年龄段女性的子宫颈癌筛查率仅为21%,35到64岁女性的筛查率只有35%。
将防治关口前移,推动HPV疫苗接种工作至关重要。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乔友林表示,目前国内已有十个省份将HPV疫苗纳入地方性免疫规划,期待未来HPV疫苗能被纳入国家计划免疫,免费覆盖全国各地9-14岁的适龄女孩,使她们免除宫颈癌的危害。
二剂次接种简化流程,将推动小年龄段女性接种率提高
临近两会,关于“HPV疫苗”和“宫颈癌防治”相关的议题议案一直被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实际上,关于宫颈癌和HPV疫苗的话题一直是社会热点话题,此前引发业内关注的HPV疫苗接种程序变化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12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HPV疫苗立场文件,建议9—14岁女孩接种一针或二针HPV疫苗,15—20岁的女生接种一针或二针HPV疫苗,21岁以上女性接种二针HPV疫苗期间间隔6个月。
今年1月9日,默沙东宣布九价HPV疫苗的9—14岁女性二剂次接种程序(0,6—12月)已在中国获批,这意味着国内所有HPV疫苗均已简化接种剂次,9—14岁女性只需接种二针。
这一变化对国内宫颈癌防治的影响深远。《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表示,在未发生性行为的女性中接种HPV疫苗将获得最佳预防效果。WHO建议,9-14岁未发生性行为的女孩应该作为首要接种对象。
乔友林表示,这部分人群接种HPV疫苗容易激发更好的免疫反应,未发生性行为的女性接种HPV疫苗将获得最佳预防效果。“0,6—12月”的二剂次接种程序不仅降低了免疫接种成本,还简化了接种流程,释放了更多的疫苗资源,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小年龄段女性接种率提高,助力中国加速消除宫颈癌。
另外,HPV疫苗的产能提升、适应症扩展也是影响国内宫颈癌防治的重要因素。以默沙东为例,其中国总裁田安娜曾表示,公司投入超过10亿美元提高已有的HPV疫苗生产设施产能。2017—2020年,HPV疫苗供应量几乎翻了一番,随着产能的继续扩大,到2023年供应量预计将再翻一番。
目前,默沙东在国内开展多项HPV疫苗新适应证的临床研究,希望用中国研究成果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群。